• 突破与变异——16-17世纪儒学思想变迁探微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突破与变异——16-17世纪儒学思想变迁探微

正版全新

36 7.5折 48 全新

库存7件

上海浦东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曲辉 著

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5716010

出版时间2017-03

装帧其他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定价48元

货号1551624

上书时间2023-09-13

享阅心理学书城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书    名】 突破与变异——16-17世纪儒学思想变迁探微
【书    号】 9787565716010
【出 版 社】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作    者】 曲辉 著
【出版日期】 2017-03-01
【版    次】 1
【开    本】 16开
【定    价】 48.00元

【内容简介】 
自诞生之日起,儒学便处于不断地发展与变化当中,政治生态、经济形势、朝代更迭等因素都影响着儒学,而儒学往往也在理念与方法等方面顺势革新,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16-17世纪是儒学发展的又一个重要节点。王阳明心学在此期间创立,随后发展出各种流派,一时之间“阳明心学”蔚为大观。然而,王门后学有发挥阳明精义者,也有陷入“狂禅”“归寂”者:明清鼎革,王学末流的空疏备受指责,经世致用之学大盛,“以礼代理”说、考据学等活跃于当时。
  《文思丛书 突破与变异:16-17世纪儒学思想变迁探微》试图对该时期儒学的发展与演变进行尽可能全面的梳理,同时将儒学发展置于社会、文化背景之下,力图廓清源流,呈现儒学发展的原因、方向及面貌。

【目录】 
导论

第*章 明代政治环境与士人心态
第*节 “岂非骨鲠之臣已空于建文一代”
第二节 “君子思不出其位”
第三节 “无事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恩”

第二章 明代学术的发展
第*节 “得君行道”与“觉民行道”
第二节 “盈天地间,只有气质之性,更无义理之性”
第三节 “日用常行”与“慎独…‘意根”

第三章 清代学者的反思及以礼代理的出现
第*节 “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
第二节 “吾辈今日学问正从日用常行中见”

第四章 儒学由内到外的转变及其影响
第*节 由“内在超越”到“外在规范”的转变及原因
第二节 清代士大夫气节之转变
第三节 “以礼代理”的困难

【文摘】 
《文思丛书 突破与变异:16-17世纪儒学思想变迁探微》:
  晚明刘宗周曾经斩钉截铁地对朱子哲学的心性论提出批评:“盈天地间,只有气质之性,更无义理”,这是明代心性论的一个新发展,后来陈确的“人欲恰好处即天理也”;颜元的“非气质无以为性,非气质无以见性”等都从此出,可见当时对程朱,特别是对朱熹的心性论已普遍提出质疑,而这种质疑是与当时社会和学术发展分不开的。
  作为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在心性理气方面都有比较系统的论述,这里主要阐释一下他关于理气、心性的一些说法,以与明代做比较。儒家关于性善的学说,始于孟子:“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孟子·告子上》),所谓:“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孟子·滕文公上》)然而,孟子对性善的论证并没有充分展开,特别是对人们行为中恶的行为一面没有做出说明。之后,又出现了荀子的“性恶说”、扬雄的人性善恶相混说等。至宋代二程提出“性即理”,也就是说人性符合宇宙秩序及其在人家社会的运行规则,但是这种天授式的人性理论还是没有具体到个人的性格品质。至朱熹则提出天地之间理气皆有,人物的产生是禀受天地之气为形体,人类禀受的天地之理为人的本性,而人形质由气形成,人性是理与气融合而成。同时,朱熹对孟子的说法提出了不满,他认为:“孟子只是大概说性善,至于性之所以善处也少得说。须是如说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成之者性也处,方是说性与天道尔。”这里“继之者善”是指天命之理,“成之者性”是指人物之性,朱熹认为孟子的“四端说”只是从道德情感活动追溯,还是没有阐明人性的根本依据和来源。朱熹认为人性是“天地之理”的一部分,人物之性是接受到的天地之理。因此,从这种意义上说人性本来是善的:“继之者善,成之者性,这个理在天地间时只是善,无有不善者。生物得来,方始名日性。只是这理,在天则日命,在人则日性。”①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性本无不善,但是实际上:“人性皆善,然而有生下来善底,有生下来恶底,此是气禀不同。”②由于人是由形质组成的,形质在朱子看来是形而下的气,而气又有清浊偏正,人禀气的清浊偏正决定了人的圣贤愚不肖:“又云,只是一个阴阳五行之气,滚在天地中,精英者为人,渣滓者为物,精英中又精英者为圣为贤,精英中之粗渣者为愚不肖。”当然,不论是人禀受天理还是人形质的清浊偏正,都是一个自然的、无意识的过程,气禀的复杂多样性完全是一个偶然的过程。同时,气质对性理起到了遮蔽作用。朱熹除了认为气质直接决定人的善恶品质之外,朱子更注重气质的浑浊对善的本性的隔蔽:“且如此灯,乃本性也,未有不光明者。气质不同,便如灯笼用厚纸糊,灯便不甚明;用薄纸糊,灯便明似纸厚者;……撤去笼则灯之全体著见。”③也就是说,对一个人来说,本来性是全体具备的(只是仁义礼智可能不是很平均),但是由于气质不同则表现出来就不同。有了气质,则有气质之性。在朱熹看来气质之性是指天理之性与气质的混杂:“不容说者,未有性之可言,不是性者,已不能无气质之杂矣。”可见,由于人物都是禀气而生的,则气质之性是人所必有的。又因为气质是朱熹为了解释善产生的原因而引入人性论的观点,因此气质之性必然是负面的、是与恶相联系的。然而,朱熹并不是一味斥责气质之性,而是认为:“性只是理,气质之性,亦只是从这里出。若不从这里出,有甚归着。”
  ……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