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德经中的教育智慧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道德经中的教育智慧

正版全新

37.33 6.3折 59 全新

库存11件

上海浦东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唐曾磊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2529583

出版时间2019-07

装帧其他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定价59元

货号1057682

上书时间2023-10-04

社科书专卖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书    名】 道德经中的教育智慧
【书    号】 9787302529583
【出 版 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作    者】 唐曾磊
【出版日期】 2019-07-01
【版    次】 1
【开    本】 16开
【定    价】 59.00元

【编辑推荐】 
作者讲《道德经》是讲《道德经》中的教育智慧。基于对《道德经》的
本质理解,然后将对这些思想的理解应用于教育的方方面面,这就是他讲解《道
德经》的意义所在。我们实际上是学习《道德经》当中的智慧,以解决教育问题。

经典之所以称为经典,它必有超出一般图书的意义所在。往往经典给你的
知识是极少的,它会直接进入人的心智,提升你的智慧。

作者带领读者不断地讲经典,跟大家一块去体悟经典当中的智慧,点亮自己的智
慧之光,以此来做好教育事业,帮助孩子,帮助身边的人。也就是让经典中的
智慧成为自己的光,点亮别人。这就是作者讲解《道德经》和其他经典的意义所在。

【内容简介】 
本书把深奥难懂的经典理论,以极其简洁的方式给出解释,并从教育的角度给出恰当的案例,读者可以通过理论讲解和案例分析,学习到智慧在教育中的正确反应和操作模式,本书讲解经典的同时不断地给予读者智慧的熏洗和破除执着的训练。

【目录】 
目录

第*章 / 1

第二章 / 4

第三章 / 8

第四章 / 11

第五章 / 15

第六章 / 18

第七章 / 21

第八章 / 24

第九章 / 27

第十章 / 31

第十一章 / 34

第十二章 / 37

第十三章 / 40

第十四章 / 43

第十五章 / 47

第十六章 / 50

第十七章 / 53

第十八章 / 57

第十九章 / 60

第二十章 / 63

第二十一章 / 67

第二十二章 / 70

第二十三章 / 74

第二十四章 / 77

第二十五章 / 80

第二十六章 / 83

第二十七章 / 87

第二十八章 / 91

第二十九章 / 95

第三十章 / 98

第三十一章 / 101

第三十二章 / 104

第三十三章 / 107

第三十四章 / 110

第三十五章 / 113

第三十六章 / 117

第三十七章 / 120

第三十八章 / 124

第三十九章 / 128

第四十章 / 132

第四十一章 / 135

第四十二章 / 139

第四十三章 / 142

第四十四章 / 145

第四十五章 / 149

第四十六章 / 152

第四十七章 / 155

第四十八章 / 158

第四十九章 / 161

第五十章 / 164

第五十一章 / 167

第五十二章 / 171

第五十三章 / 175

第五十四章 / 178

第五十五章 / 181

第五十六章 / 185

第五十七章 / 188

第五十八章 / 191

第五十九章 / 194

第六十章 / 197

第六十一章 / 200

第六十二章 / 203

第六十三章 / 206

第六十四章 / 209

第六十五章 / 212

第六十六章 / 215

第六十七章 / 218

第六十八章 / 221

第六十九章 / 224

第七十章 / 227

第七十一章 / 231

第七十二章 / 235

第七十三章 / 239

第七十四章 / 243

第七十五章 / 246

第七十六章 / 249

第七十七章 / 252

第七十八章 / 255

第七十九章 / 258

第八十章 / 261

第八十一章 / 264

【文摘】 
16 道德经中的教育智慧
这就是人在带着偏见来评价万物。
包括我们对太阳的歌颂,好像太阳是为了讨好我们、特别喜欢我们而出来
的,其实没有。
古人说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无私照。天无私覆,天不会说我非要在谁
头顶上,哪个人不好我就不去盖着他。地无私载,地不会觉得这是一个圣人我
承载着他很幸运、很幸福,一个流氓踩在我的头上我就觉得受了侮辱,在我上
面盖个高楼大厦我不会觉得有多么荣耀,建个厕所我也不会觉得有多么耻辱。
日无私照,太阳不会因为一个人丑陋而不去照他,也不会因为一个人漂亮就多
照他一分。天地日都是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圣人”就是治理天下者,以前的尧舜禹,我们都称为圣人。大家认为他
们有德有才,于是就推举他们做全国的圣人,把国家大权交给他们。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圣人不贪着百姓之用,就是不想去利用百
姓收税,享万人之上的威风,从百姓中选出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圣人不会贪
着百姓之用而表现出仁义。
从教育的角度,我们可以说:“家长不仁,以孩子为刍狗。”就是我们不
贪着孩子非要学习好,非要听话,不贪着这些,而是平等对待孩子,以孩子自
身的发展为发展。
“不仁”就是我们不会因为孩子学习好了就赶紧对孩子特别好,孩子学习
不好了就马上对孩子不好。那样孩子会觉得“你爱我是有条件的,我学习不好
了你就不爱我了”,这种感觉会让孩子很伤心。
我们做家长的也是一样,如果我们有好吃的给孩子,他就过来轻轻地叫你
一声爸爸妈妈,你手里没有好吃的他就不理你了,那你想想你伤心不伤心?
家长爱孩子是无条件的。
我们的接纳就是“家长不仁,以孩子为刍狗”。无条件的爱叫接纳。家长
不以条件为爱,比如说看到了孩子,你就是去抱抱他,而不是问今天考得怎么样,
一听成绩不好,马上脸拉下来了。老师给你打电话说孩子没好好上学,在课上
跟别的孩子闹。孩子回来以后,开开心心地想让妈妈抱抱,而你死活都不愿意
抱他。这就是家长不接纳孩子,不以孩子为刍狗。
你对孩子的爱有条件,孩子在你身边就会很不舒服。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犹”是好似,像。“橐龠”是古代用来鼓
风吹火的器具,我们可以想成风箱。天地之间就像风箱,它的本体是虚的,但
是它又有大用。风箱里面是空的,以其内空而有用。

“虚而不屈”,它自己是虚的,它就能够以虚而坦然自处。它不会觉得我
虚着我很委屈,我需要去改变什么。比如一些家长来问我:“唐老师,我的孩
子比较内向,怎么办?”他是觉得孩子内向不行。也就是说,他不能以孩子本
然的情况坦然处之,这就是问题。

“动而愈出”,如果要用它,以它的机用就可以造作不休,可以产生很多
的利益。

【前言】 
前言

《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所著,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
著作之一。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圣经》
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多的文化名著。

《道德经》长期以来广为流传,大家读后会产生不同的理解,
并且差别非常大。

《道德经》确实是不容易理解的。我们普通人看到《道德
经》中的一些话会觉得它是矛盾的,跟我们的逻辑相反。另外,
它又很玄妙,很多人会拿它的玄妙作为炫耀的资本。

《道德经》非常出名,我相信很多中国人都知道《道德经》,
但是大家不一定真正好好研究过它,不一定真正理解它。大家
对《道德经》中的一些话耳熟能详,如“道可道,非常道”,
可能大家都知道,但这些话大家是不是能明白就很难说了。可
能没有多少人真能明白这些话。

有人说:“大家解释的都是大家的《道德经》,不是老子
的《道德经》。”那么老子的《道德经》是什么呢?

老子的《道德经》就是《道德经》原文。

你对《道德经》做解释,就难免会受自己固有的知识、经验、
修行水平的影响,这些都决定着你所讲解的《道德经》到底是
什么样的。

孔子如果讲《道德经》就可能会讲到儒家去,一个军事家如果讲《道德经》
就可能会讲到军事方面去。但是以《道德经》来讲军事,是不是能把《道德经》
中的核心、精要悟到,用以指导我们的军事?

我现在讲《道德经》是讲《道德经》中的教育智慧。基于对《道德经》的
本质理解,然后将对这些思想的理解应用于教育的方方面面,这就是我讲解《道
德经》的意义所在。我们实际上是学习《道德经》当中的智慧,以解决教育问题。

经典之所以称为经典,它必有超出一般图书的意义所在。往往经典给你的
知识是极少的,它会直接进入人的心智,提升你的智慧。

我们会不断地讲经典,跟大家一块去体悟经典当中的智慧,点亮自己的智
慧之光,以此来做好教育事业,帮助孩子,帮助身边的人。也就是让经典中的
智慧成为自己的光,点亮别人。这就是我讲解《道德经》和其他经典的意义所在。

《道德经》的作者是老子。对于老子有很多传说,有人把他当成神仙,有
人说他是天上的太上老君。这些说法我们都无从考证,姑且知道有这么一说。
还有传说老子的母亲怀孕八十年才生下他,他生下来就白头,所以称为老子。
这种说法蛮有趣的,但是其真实性不得而知。

老子是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今河南省鹿邑县太清宫镇)人,姓李名耳,
字伯阳,还有人称他为老聃,聃是耳朵大的意思。他曾经在周朝做小吏,从小
喜欢钻研。

在我的《爱学习、会学习》那本书里,曾经引用了一个他问问题的过程。

他有一位老师叫商容,商容说开天辟地,轻清者上浮为天,浊重者下沉为
地。老子就问:轻清者之上是什么?商容说:更轻清者。老子说:轻清者你给
我穷尽它,你不要说更轻清者了,一直到底,后面是什么?开天辟地之前是什
么?商容说:史料未载,我不知道。这个不是我能够判断和教你的。老
子很失望,出去逢人就问,问了三天也没人告诉他问题的答案,于是他三天三
夜不吃饭,盯着天看。慢慢地他就养成了思考的习惯,到*后他所悟到的东西
极少有人能理解。

孔子曾去拜访老子。有人说孔子是老子的学生,这种说法不确切。孔子并
非长期跟着老子学习,老子对他思想的影响是有限的。

孔子问礼于老子,老子对他说:“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
在耳。”这句话的意思是,你所说的礼,倡导它的那些人与骨头都已经腐朽了,
唯独他的言还在。“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君子就是有
志之士,“得其时”和“不得其时”,是说在遇到不同的形势时,对社会行不
同的影响或教化。“驾”指的是驷马之车,“蓬累而行”就是戴着蓑笠,穿着
破衣烂衫从容而行。老子还说他的一些观念:“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
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
以告子,若是而已。”这几句是说一个有智之士不会去张扬,不会有骄横之气
和多欲之心,不会在人前卖弄,不会有骄奢淫逸的表现,这些对人是没有好处的,
我所能告诉你的就是这些。

孔子回去以后对弟子说:“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
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
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天上的鸟我知道它能够飞,鱼我
知道它能够游,野兽我知道它能够匍匐而走。那么,能够走的野兽可以用网来
捕住,游泳的鱼可以用丝线钓上,飞鸟可以用箭射下,但是龙我不知道怎么办。
它能够乘风云而上天。我今天见到老子,他就像龙一样。

这是老子给孔子的印象:像神龙一样见首不见尾,无从去描绘他怎么样,
不知道他有什么样的行动规律。

常人的行动规律是比较容易了解的。大部分人所关心的东西都是相似的,
比如金钱,这世上大部分人或者绝大部分人都可以用金钱来收买。金钱是人们
都关心并且想要得到的东西,你用这个就有效。这就是常人的行迹。对于男人
来说,英雄难过美人关,美女可以把他俘获。对于女人呢,帅哥可以把她俘获。
有了家庭,家庭就成为人们的挂碍。你会发现,拿家庭来压服一个人,对方就
没有办法。这些都是孔子说的前几句,鸟知其飞,兽知其走,鱼知其游,其实
都是有规律的。常人都是有规律的。但老子绝非常人,我们不知道他的心思到
底是什么。那么,我们怎么去了解他?

老子自己修行到一定程度,就要出函谷关去隐居。关主尹喜把老子截住,
说你要隐居,必须得留下一本书,把你的思想记录下来,否则不让你走。于是
老子就写了一部《道德经》,分上下篇,言道德之意,共五千余言。后来他就
出关而去,莫知所终。

老子的行踪再次验证一点:他这个人神龙见首不见尾。以前大家可能还在
这个社会上见到他,后来根本就见不到了。

他留下的这部《道德经》,对后世影响很大。有很多人对《道德经》去做
注释,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庄子相对来说是继承了老子的思想,并且做了
更详尽的阐发,就在《庄子》那本书里。我想能够理解老子,并且把老子的思
想解释清楚的,也许就是庄子了。研究庄子可以说是理解老子的一个很重要的
程序或者一部分内容。

《道德经》是不容易理解的一部经,大家听的时候难免会有一些不容易体
悟到的东西。《道德经》讲了八十一章,实际上要讲一个道理,不需要八十一章。
讲八十一章是在举例子,让大家去更多地体悟到底什么是道,怎么去理解这个
道,并且在生活当中得大自在。这是《道德经》的宗旨。

唐曾磊

2019年5月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