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体制雷达对抗导论
  • 新体制雷达对抗导论
  • 新体制雷达对抗导论
  • 新体制雷达对抗导论
  • 新体制雷达对抗导论
  • 新体制雷达对抗导论
  • 新体制雷达对抗导论
  • 新体制雷达对抗导论
  • 新体制雷达对抗导论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新体制雷达对抗导论

120 九品

仅1件

河南周口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锡祥、肖开奇、顾杰 著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01

版次1

装帧精装

货号B36

上书时间2022-11-30

一步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张锡祥、肖开奇、顾杰 著
  • 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0-01
  • 版次 1
  • ISBN 9787564029425
  • 定价 58.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35页
  • 字数 446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国防特色院士文库
【内容简介】
  用大量的文字、理论分析、试验数据、计算数据和图表,介绍了对新体制雷达的干扰原理、干扰方法、干扰机及被保护目标间的配置距离和干扰效果。重点阐述的内容包括:雷达和雷达对抗的发展;对合成孔径雷达的干扰技术;对脉冲压缩雷达的干扰技术;对脉冲多普勒雷达的干扰技术;一机对多制的干扰技术;对不同体制雷达安装在不同平台上的有效干扰压制区和干扰暴露区的分析计算;对相控阵雷达的干扰技术;对双(多)基地雷达干扰技术;雷达干扰机在解决所需要的等效干扰大功率、高接收灵敏度、宽频带和多频段多天线间的收发隔离宽带天线技术等技术。
  《新体制雷达对抗导论》还介绍了对干扰机主要参数的设计和计算方法及一些参数的实用取值,对干扰机天线的收发隔离和单一平台安装多频段多天线的综合收发隔离顶层设计,提出了具体的方法和数学模型。
  《新体制雷达对抗导论》内容丰富、新颖、实用,概念阐述清楚、理论推导严谨、分析举例切合实际、结论明确。《新体制雷达对抗导论》可作为高等院校电子对抗及相关专业教材,也可作为相关技术人员的培训资料和各级军事指挥员的参考书。
  未经作者许可不得以任何方式复制《新体制雷达对抗导论》内容。
【目录】
第1章雷达和雷达对抗的发展
1.1雷达的发展概况
1.1.1雷达的起源
1.1.2雷达的基本原理
1.1.3雷达的基本方程
1.1.4雷达的基本组成
1.1.5雷达的主要弱点
1.1.6雷达的频率
1.1.7各类目标的反射面积典型统计平均值
1.1.8雷达天线
1.2雷达对抗的发展
1.2.1国外雷达对抗的发展概况
1.2.2我国雷达对抗的发展概况
1.2.3雷达对抗技术发展概况
1.2.4常规脉冲雷达的干扰方程
1.2.5对圆锥扫描雷达的干扰
1.2.6对隐蔽圆锥扫描雷达的干扰
1.2.7对单脉冲跟踪雷达的干扰
1.2.8对捷变频雷达的干扰
1.2.9对“百舌鸟”反辐射导弹的对抗
1.3电子战向信息战方向发展
1.3.1信息化作战的战场概况
1.3.2信息战与信息化作战的概念
1.3.3用信息战对付信息化作战

第2章对合成孔径雷达的对抗技术
2.1SAR的工作原理
2.1.1SAR方程
2.1.2SAR的组成
2.1.3SAR的重频选择
2.2SAR的干扰原理
2.2.1SAR的干扰方程
2.2.2对SAR所需的干扰等效功率
2.3SAR干扰压制系数的测量和分析
2.3.1计算机仿真测量
2.3.2在室内用小功率对正式SAR干扰仿真试验
2.3.3机载SAR干扰压制系数飞行试验
2.3.4对机载SAR干扰压制系数飞行测试的数据分析
2.4对点目标反射等效面积取值的分析
2.4.1雷达目标高频散射机理
2.4.2复杂目标散射中心等效反射面积测试
2.4.3规则物体的RCS
2.5对星载SAR的适时侦察
2.5.1对星载SAR适时侦察的必要性
2.5.2对星载SAR适时侦察的可行性
2.5.3对星载SAR适时侦察站的指标要求
2.5.4星载SAR适时侦察站的组成
2.6对星载SAR的适时压制干扰
2.6.1对星载SAR适时压制干扰的可行性
2.6.2星载SAR单部压制干扰站的干扰保护区
2.6.3星载SAR多部压制干扰站的干扰保护区
2.6.4星载SAR的压制干扰站组成
2.7对雷达识别系统的干扰
2.8对变极化测目标高度SAR的干扰
2.8.1干涉SAR三维成像的图像
2.8.2随机极化干扰原理

第3章对脉冲压缩雷达的干扰
3.1预警飞机载脉冲压缩雷达
3.2预警飞机脉冲压缩雷达工作原理
3.2.1脉冲压缩雷达的工作原理
3.3对脉冲压缩雷达的干扰原理
3.3.1对预警飞机雷达的干扰方程
3.3.2对脉冲压缩雷达干扰压制系数的取值
3.3.3对预警飞机雷达的干扰暴露区分析
3.4对脉冲压缩雷达干扰压制系数和干扰暴露区的测试
3.4.1对被试雷达天线方向图和极化特性的测试
3.4.2对脉冲压缩雷达干扰压制系数和干扰暴露区的测试
3.4.3对脉冲压缩雷达干扰压制系数的实测与推算
3.5机载干扰机对地面脉冲压缩雷达的干扰压制区

第4章对脉冲多普勒雷达的干扰
4.1对脉冲多普勒雷达的干扰原理
4.1.1脉冲多普勒雷达的工作原理
4.2脉冲多普勒雷达干扰压制系数分析
4.2.1脉冲多普勒雷达干扰压制系数的确定
4.2.2对脉冲多普勒雷达等效干扰功率的计算
4.2.3脉冲多普勒雷达干扰压制系数实例
4.3脉冲多普勒雷达的干扰暴露区

第5章雷达干扰统一方程和“一机对多制”干扰机
5.1雷达干扰机的干扰统一方程
5.1.1脉冲压缩雷达的干扰压制系数计算
5.1.2脉冲多普勒雷达干扰压制系数的计算
5.1.3对SAR干扰等效功率的计算
5.2“一机对多制”的雷达干扰机
5.2.1“一机对多制”的必备要素
5.2.2“一机对多制”干扰机的组成
5.3“一机对多制”雷达干扰机对空对天一体化布局

第6章雷达干扰机与被保护目标的配置分析
6.1地面对空中作战飞机雷达的干扰,保护地面重要军事目标
6.2地面干扰机对预警飞机雷达的干扰暴露区
6.2.1对预警机雷达干扰暴露区的理论计算
6.2.2预警机雷达的实测干扰暴露区
6.2.3舰载干扰机掩护舰队形成的干扰暴露区
6.3地对空干扰机对机载SAR干扰暴露区和干扰有效区分析
6.3.1对机载SAR的干扰有效区的分析计算
6.3.2机载SAR的干扰有效区实测步骤和方法
6.4对星载SAR的干扰有效区分析计算

第7章对双基地雷达的干扰
7.1双基地雷达的基本工作原理
7.2双基地雷达的干扰方程和干扰暴露区
7.2.1对双基地雷达的自卫干扰
7.2.2对双基地雷达的掩护式干扰时干扰暴露区
7.3对双基地雷达干扰暴露区的特点分析
7.4对双基地雷达干扰时,干扰天线波束宽度的选择
7.4.1天线方位波束宽度选择
7.4.2干扰发射天线的仰角波束宽度的选择
7.5对多基地雷达的干扰
7.5.1对多基地雷达的掩护干扰
7.5.2对多基地雷达的自卫干扰
7.6双基地雷达干扰机的组成原理框图
7.7对双基地机载SAR的干扰

第8章宽带天线技术
8.1宽带天线主要指标描述
8.2多模天线技术
8.2.1小孔径宽带Adcock天线阵
8.2.2四臂螺旋天线
8.2.3多模对数周期天线阵
8.3多波束天线技术
8.3.1Bootlace透镜多波束形成器
8.3.2龙伯透镜波束形成
8.3.3二维多波束面阵天线
8.3.4带匹配层的介质透镜天线
8.4宽带相控阵天线
8.4.1宽带相控圆阵天线
8.4.2宽带相控发射阵天线
8.4.3宽带有源相控阵天线
8.4.4宽带平面相控阵天线
8.5宽带阵列及反射面复合天线
8.6数字波束形成技术
8.7宽带天线系统
8.7.1宽带天线罩
8.7.2宽带极化罩
8.7.3天线收发隔离度技术
8.7.4宽带天线系统构架

第9章对相控阵雷达的干扰
9.1相控阵雷达的概况
9.1.1相位扫描
9.1.2频率扫描
9.1.3典型相控阵雷达
9.1.4平面阵列波束
9.1.5稀疏阵和小阵列的方向图
9.1.6低副瓣相控阵
……
第10章电子战新概念新技术
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