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律哲学:司法方法的体系
  • 法律哲学:司法方法的体系
  • 法律哲学:司法方法的体系
  • 法律哲学:司法方法的体系
  • 法律哲学:司法方法的体系
  • 法律哲学:司法方法的体系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法律哲学:司法方法的体系

36 6.1折 59 九五品

库存3件

河南周口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谢晖 著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09

版次1

印刷时间2017

装帧平装

货号F7

上书时间2020-07-16

一步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谢晖 著
  •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7-09
  • 版次 1
  • ISBN 9787511858368
  • 定价 59.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84页
  • 字数 430千字
  • 丛书 谢晖法学论著系列
【内容简介】
《法律哲学》论述的是法律规范的病理和医理。全书共设3个病理:法律的模糊不明、法律的冲突、法律的漏洞。针对这三个病理,以3编:法律模糊及其救济、法律冲突及其救济、法律漏洞及其救济,9章:法律解释与法律模糊的释明、法律推理与法律模糊的释明、法律论证与法律模糊的释明、效力识别与法律冲突的消解、利益衡量与法律冲突的消解、事实替代与法律冲突的消解、类推适用与法律漏洞的填补、法律发现与法律漏洞的填补、法律续造与法律漏洞的填补进行医理论述。
【作者简介】
谢晖,1964年生于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法学学士,哲学博士。现任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教于宁夏大学、宁波大学、山东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曾获得首届“教育部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首届山东省“泰山学者”,山东大学“泰山学者特聘教授”,首届山东大学人文社科“杰出学者”,山东省第yi届、二届“百人工程”人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等奖励、称号。出版、发表个人学术、文学作品25部,其中合著两部;发表学术论文210篇,学术随笔和散文220余篇;主编《法理文库》、《公法研究》、《民间法文丛》、《法意文丛》、《民间法》、《法律方法》等学术丛书和刊物。组织和主持系列学术会议“全国民间法/民族习惯法学术研讨会”、“全国法律方法论坛”等学术活动。
【目录】
导论:规范分析方法 

一、何以我国法学长期以来方法缺席? 

二、法学领域中的三种实证 

三、规范分析方法:一种合法非法、运行效果、 

权利义务分析方法 

四、规范分析方法的普通对象:制度事实 

上篇法律模糊及其救济 

导言法律的病灶之一:模糊不明 

第一章法律解释与法律模糊的释明 

一、法律解释、一般问题与法律模糊的释明 

二、法律解释、字面辨析与法律模糊的释明 

三、法律解释、意义限缩与法律模糊的释明 

四、法律解释、意义扩张与法律模糊的释明 

五、法律解释、历史溯源与法律模糊的释明 

六、法律解释、比较分析与法律模糊的释明 

七、法律解释、目的(体系)说明与法律模糊的释明 

典型案例(一)许霆案:扩张解释还是类推定罪? 

第二章法律推理与法律模糊的释明 

一、法律规定与案件事实之对接与乖张 

二、法律推理,在法律解释所不及处 

三、演绎推理、大前提与模糊释明 

四、归纳推理、小前提与模糊释明 

五、辩证推理、实质性抉择与模糊释明 

六、类比推理、判例制度与模糊释明 

典型案例(二)彭宇案:通过推理确定小前提 

第三章法律论证与法律模糊的释明 

一、观点多元、复杂推理与论证解决 

二、理性论辩、法律论证与模糊释明 

三、主体互动、推理交锋与模糊释明 

四、疑难复杂案件、解决方案交涉与模糊释明 

五、实质合理、可接受性与模糊释明 

六、协商辩驳、理性妥协与模糊释明 

典型案例(三)河鲈科淡水小鱼案:通过论证释明模糊 

中篇法律冲突及其救济 

导言法律的病灶之二:法律冲突 

第四章效力识别与法律冲突的消解 

一、效力识别、原则优先与法律冲突的消解 

二、效力识别、上位法优先与法律冲突的消解 

三、效力识别、特别法优先与法律冲突的消解 

四、效力识别、新法优先与法律冲突的消解 

五、效力识别、程序法优先与法律冲突的消解 

六、效力识别、国际法优先与法律冲突的消解 

典型案例(四)李慧娟法官判决种子纠纷案:法官效力识别的边界? 

第五章利益衡量与法律冲突的消解 

一、利益衡量、价值冲突与法律冲突的消解 

二、利益衡量、利益冲突与法律冲突的消解 

三、利益衡量、主体身份与法律冲突的消解 

四、利益衡量、社会规范与法律冲突的消解 

五、利益衡量、社会舆情与法律冲突的消解 

六、利益衡量、社会形势与法律冲突的消解 

典型案例(五)泸州“二奶”遗赠案:公序良俗原则优先 

第六章事实替代与法律冲突的消解 

一、事实替代、调整不能与法律冲突的消解 

二、事实替代、事物规定性与法律冲突的消解 

三、事实替代、既有规则与法律冲突的消解 

四、事实替代、两造协商与法律冲突的消解 

五、事实替代、社会交涉与法律冲突的消解 

六、事实替代、(法官)规范构建与法律冲突的消解 

典型案例(六)顶盆过继案:以习俗替代契约 

下篇法律漏洞及其填补 

导言法律的病灶之三:法律漏洞 

第七章类推适用与法律漏洞的填补 

一、法律漏洞、类推适用与漏洞填补 

二、类推适用、事实判定与漏洞填补 

三、类推适用、效力等级与漏洞填补 

四、类推适用、法律限制与法律漏洞的填补 

五、类推适用、可接受性与漏洞填补 

六、类推适用、判例规则和漏洞填补 

典型案例(七)中国网游第一案:虚拟财产也是财产 

第八章法律发现与法律漏洞的填补 

一、法律发现、法律不能与漏洞填补 

二、法律发现、个案规定与漏洞填补 

三、法律发现、民间规范与漏洞填补 

四、法律发现、社会政策与漏洞填补 

五、法律发现、法学理论与漏洞填补 

六、法律发现、生活常理与漏洞填补 

典型案例(八)里格斯诉帕尔默案:从公共政策中发现法律 

第九章法律续造与法律漏洞的填补 

一、法律续造、法律拟制与漏洞填补 

二、法律续造、法官造法与漏洞填补 

三、法律续造、内心确信与漏洞填补 

四、法律续造、道德取向和漏洞填补 

五、法律续造、政治倾向与漏洞填补 

六、法律续造、法官能力与漏洞填补 

典型案例(九)米兰达诉亚利桑那州:通过判例续造宪法权利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