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世纪中国戏剧史(上)
  • 20世纪中国戏剧史(上)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20世纪中国戏剧史(上)

正版全新

65.17 6.7折 98 全新

库存5件

上海浦东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傅谨 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ISBN9787516164990

出版时间2016-12

装帧其他

开本128开

纸张胶版纸

定价98元

货号1257809

上书时间2023-12-12

就是爱看书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书    名】 20世纪中国戏剧史(上)
【书    号】 9787516164990
【出 版 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    者】 傅谨 著
【出版日期】 2016-12-01
【版    次】 1
【开    本】 128开
【定    价】 98.00元

【编辑推荐】 
傅谨著的《20世纪中国戏剧史》介绍:中国戏剧在20世纪发生的种种变化,既受到内部诸种因素的制约,更有外部世界的冲击。它从20世纪初开始了现代性探求,源于传统的本土化的力量也无时不在。无论是对戏剧政治的、艺术的或娱乐的解读,都因这两种相反相成的力量,而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内涵。因此,现代性和本土化是准确理解20世纪中国戏剧发展进程的两个基本维度,它和对戏剧政治、艺术和娱乐三个不同层面的阐释,构成中国戏剧的错综复杂的发展轨迹。通过这个网状的结构,我们或可为20世纪的中国戏剧,描绘出一幅尽可能清晰的图景。

【内容简介】 
《20世纪中国戏剧史》兼具学术性和可读性,试图尽可能完整全面地描述中国戏剧在20世纪的发展轨迹。下卷纵论1949-2000年中国戏剧的发展,有“戏改”的波动,有“*革”的奇观,有新时期的多元景象。有传统的坚守与回归,有政治和艺术的博弈,有现代性的追求和反思,有舞台形态的剧烈变化。这就是精彩丰富的20世纪中国戏剧。

【目录】 
第*编 新剧种,新舞台

第*章 京剧的发育与成熟(5)  

  一 徽班进京与宫廷演剧(5)  

  二 堂会与茶园的商业演出(9)  

  三 题材与形式(13)  

  四 伶界大王谭鑫培(18)  

  五 京剧的流播(23)  

第二章 小戏走上舞台与平民美学(31) 

  一 花鼓滩簧的兴起(31)  

  二 评剧与成兆才(41)  

  三 新剧种运动的涵义(49)  

第三章 戏剧改良运动与新观念(58)  

  一 戏曲改良公会(58)  

  二 戏曲改良和政治剧曲(65)  

  三 汪笑侬与志士班(79)  

  四 新剧之滥觞(88)  

  五 新舞台(103)  

第*编小结(111)

第二编 更新观念,贴近市场

第四章 戏剧改良的新路向(115)  

  一 易俗社(115)  

  二 新社和老戏(124)  

  三 南通伶工学社(134)  

  四 民国政府的戏剧政策(143)  

  五 楚剧和沪剧的艰难历程(158) 

  六 新剧的成功(169)  

第五章 演出市场的新变化(191)  

  一 城市戏院与“海派” (191) 

  二 省港大班与粤剧(206)  

  三 三大贤(218)  

  四 女伶与女性观众(226)  

  五 时装戏与古装戏(241)  

第六章 戏剧观念与戏剧文学(254)  

  一 昆剧传习所与昆曲传承(254) 

  二 从新剧到话剧(265)  

  三 曹禺和话剧创作的成熟(289) 

  四 传统与现代并存的戏曲创作(297) 

  五 走向世界的梅兰芳(305)  

第二编小结(312)  

第三编 剧场竞争烈,抗日烽烟起

第七章 日伪占领区和孤岛戏剧(315) 

  一 伪满时期的东北戏剧(315)  

  二 北平与华北地区的戏剧发展(321) 

  三 台湾和岭南地区的戏剧(334) 

  四 孤岛中的京剧与沪剧(341)  

  五 女子越剧的崛起(353)  

  六 抗战时期的上海话剧(364)  

  七 日伪政权的戏剧管治(374)  

第八章 抗战与戏剧(383)  

  一 国防戏剧与战时的戏剧演出(383) 

  二 战时国民政府的戏剧政策(397) 

  三 重庆的戏剧盛况与郭沫若(401) 

  四 戏剧节和西南剧展(410)  

第九章 延安和红色政权下的戏剧(419) 

  一 “红色戏剧” 的萌动(419) 

  二 延安与“演大戏” (423)  

  三 延安平剧研究院(430)  

  四 《逼上梁山》(441)  

  五 “抗敌” 与“民众” (451) 

第三编小结(461)  

楔子:战后的戏剧(464)

【文摘】 
南洋公学是今上海交通大学的前身,盛宣怀光绪二十二年(1896)创建于上海,与北洋大学堂同为中国近代历目前中国人自己很早创办的大学。当一批中国的学生,在中国的土地上编排并且演出了这些中国时事题材的新剧目时,我们可以确切地知道,话剧这种和传统戏剧形态迥异,原本只是西方人在租界里用西方语言演出、供西方侨民们欣赏的艺术样式,现在已经被引进到中国,开始为中国人尝试着接受。
当然,更重要的是,1900年南洋公学的学生演剧并不是偶然的孤立的现象,从南洋公学的学生演剧始,20世纪初的上海,学生演剧渐渐蔚然成风,并且逐渐将新剧推向社会,与校外戏园里的演出以及普通观众建立起很初的联系。1903年育材学堂演出的《张汶祥刺马》,就是此后的很多年里,全国许多地区由不同的剧团陆续上演的剧目。同治九年,两江总督、封疆大吏马新贻为刺客张汶祥所杀,是清末一桩引起朝野震惊的轰动大案,其中缘由的曲折离奇,尤其是刺客张文祥作为太平天国残部的特殊身份,激发了人们许多想象空间。民间谣诼纷传,就在刺马案尚未审结时,上海戏园就已经编出了新戏《张汶祥刺马》,平江不肖生著的小说《江湖奇侠传》里的《刺马详情》,更把张汶祥刺杀马新贻的故事演绎成一桩江湖侠士奇事。育材学堂的学生上演该剧时,想必参考了小说甚至参考了王鸿寿在上海编演的极受欢迎的京剧新戏《张汶祥刺马》,但他们所演的并非京剧,更可以看成依据流行的京剧改编的时事新戏。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