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古代陵寝制度史
  • 中国古代陵寝制度史
  • 中国古代陵寝制度史
  • 中国古代陵寝制度史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古代陵寝制度史

35 九品

仅1件

广东深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杨宽 著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05

版次1

印数3千册

装帧平装

货号D1 7a

上书时间2023-10-28

可方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有划线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杨宽 著
  •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8-05
  • 版次 1
  • ISBN 9787208073487
  • 定价 2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大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55页
  • 字数 201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专题史系列丛书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以皇陵为重点,从而纵观了中国坟丘墓的发生及其演变过程。所涉及的年代,上起春秋、战国,下至明、清,达二千几百年。它的特色,不仅在于叙述了皇陵的形态和规模,而且详尽地阐述了相关的祭祀制度及其相应的设施。原题以“陵寝制度,,为研究对象,原因就在于此。
  再回过来看日本对古坟的研究现状,尽管对古坟的形态、内部结构及其随葬品和地域分布等方面的探讨极为精细,但是有关古坟的祭祀制度的实际情况,至今还没有探讨清楚。而且在这方面的研究中,所提出的见解,大都未能超出推测的范围。正因为如此,杨宽教授对于中国皇陵变化的研究内容,有关皇陵祭祀制度的详细探讨,不雷对于日本古坟研究者提供了崭新的富有参考价值的知识。
【作者简介】
  杨宽(1914-2005)1914年生,上海青浦人。上海光华大学中国文学系毕业年任上海市博物馆馆长兼光华大学历史系教授,1953年任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1960年转任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1970年始专任复旦大学教授,1986年赴美国定居。著有《中国上古史导论》、《中国历代尺度考》、《西周史》、《古史新探》、《中国古代冶铁技术发展史》、《中国古代陵寝制度史研究》、《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等,发表论文225篇。
【目录】
二 陵墓的起源(春秋、战国之际)
从文献记载结合考古资料来看,中国的中原地区,最初墓葬是没有坟丘的。坟丘式墓葬的普遍推行是在战国时代。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晚期,该和春秋战国之际发生的社会变革有关。
1殷周时期的墓葬
殷周的墓葬是没有坟丘的。《易·系辞传下》说:“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臧(藏)之中野,不封不树。”“不封”是说没有封土堆,“不树”是说不种树木。西汉末年刘向具体指出:“殷汤无葬处,文(周文王)、武(周武王)、周公葬于毕,秦穆公葬于雍橐泉宫祈年馆下,樗里子葬于武库(指后来西汉国都长安的武库所在),皆无丘垄之处。”(《汉书·楚元王传附刘向传》)东汉崔寔《政论》也说:“古者墓而不坟,文(周文王)、武(周武王)之兆(指墓地的兆域),与平地齐。”(严可均辑本)
从现在考古发掘和调查的结果来看,刘向和崔寔的说法是事实。殷代的武官村大墓和妇好墓(即小屯5号墓),都不见有坟丘。至于在今陕西咸阳以北毕原上坟丘很高的所谓“周王陵”,是出于后人的张冠李戴。这原是战国时代秦惠文王(公元前337一前311)、秦武王(公元前310一前307)的公陵和永陵。三国时代编辑的类书《皇览》和唐代编辑的地理书《括地志》(佚文)早已指出这点,清代顾炎武《日知录》更进一步辨明这点。
……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有划线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