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易经讲堂:周易概论、乾、坤、屯阐微2
  • 易经讲堂:周易概论、乾、坤、屯阐微2
  • 易经讲堂:周易概论、乾、坤、屯阐微2
  • 易经讲堂:周易概论、乾、坤、屯阐微2
  • 易经讲堂:周易概论、乾、坤、屯阐微2
  • 易经讲堂:周易概论、乾、坤、屯阐微2
  • 易经讲堂:周易概论、乾、坤、屯阐微2
  • 易经讲堂:周易概论、乾、坤、屯阐微2
  • 易经讲堂:周易概论、乾、坤、屯阐微2
  • 易经讲堂:周易概论、乾、坤、屯阐微2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易经讲堂:周易概论、乾、坤、屯阐微2

正版现货实图拍摄

40 5.3折 76 九品

仅1件

上海闵行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黄汉立 著

出版社黄山书社

出版时间2011-01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16

上书时间2024-01-30

聚源閣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黄汉立 著
  • 出版社 黄山书社
  • 出版时间 2011-01
  • 版次 1
  • ISBN 9787546114569
  • 定价 76.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字数 360千字
【内容简介】
《易经讲堂1-周易概论》

  本书是根据香港大学教育学院中文教育研究中心主办、黄汉立老师演讲的易学课程《如何打开之门》的录音整理而成的,内容既涉及《易经》、易传《十翼》与易学发展的重点介绍,也精辟地阐述了《周易》与占筮、太极图、太极拳及丹道的关系与精粹所在,并旁及西方文化以作比较,可视为开启中国文化宝库不可多得的钥匙。

  《易经讲堂2-乾、坤、屯阐微》

  本书是作者继其 “易经讲堂①”讲述《易经》概论后,进一步具体而深入地分析卦、爻的著作。

  书中以传统的“阴阳之学”,及时、位、中、承、乘、比、应等义例,去解释天道、地道、人道种种变化无穷的规律,从而让读者明白所谓“吉凶得失”皆自取,以及进德修业之重要。
【作者简介】
黄汉立 ,1939年生,幼承庭训,研习《易经》《老子》《庄子》《史记》等,又得族叔传授龙门派炼养功诀,幼年已通任督二脉。   香港中文大学文学士、香港大学文学硕士,在学期间,深得钱宾四、牟润孙、罗慨烈、伍叔傥、柳存仁诸师悉心启迪,于中国文史哲学研究上,颇有心得
【目录】
《易经讲堂1-周易概论》

 序一 获益良多的《易经讲堂》 霍震寰

 序二 跟黄老师打开《易经》之门 谢锡金

 序三 学易者的最高境界 李安

 自序 黄汉立

 第一章 《易经》是一本怎样的书

  引言:《易经》释名

  《周易》、《易传》如何变成经

  《周易古经》的体例与来源

  八卦的由来与象征

  从八卦发展至六十四卦

  代表宏观总论的卦辞

  代表时空细节的爻辞

  判断辞的意义与条件性

  《周易古经》的作者及创作时代

  《周易古经》的内容特色

  《周易古经》的性质

 第二章 《十翼》要义简介

  引言:《十翼》的作者及写作年代

  《十翼》七种十篇简介

  《十翼》的重要规律

  以《乾卦》为例看《十翼》对《易经》的阐释

 第三章 易学与占筮

  引言:如何看《周易》的占筮法

  《周易》的天地之数与五行之关系

  《周易》的占筮法

  占筮产生别卦的过程

  卦爻象征万事万物变化的规律

  占卜示范

  朱熹的变占法则

  占筮的利与弊

 第四章 易学与《太极图说》

  引言:易学之象数学派

  “河图”、“洛书”简介

  周敦颐太极图的出处

  无极而太极

  太极是什么

  太极如何运动

  阴阳而后生五行

  化生万物

  人性与天性

  天人合一与生死观

  周敦颐的贡献

 第五章 易学与太极拳

  引言:太极拳与易学的关系

  “太极”是什么?

  太极拳如何利用“太极”原理

  一阴一阳之谓道

  对待与互相渗透

  流行的两种可能:渐化与顿变

  如何将对待、流行应用于太极拳?

  太极拳定式的重要性

  如何应用五行于太极拳?

  心为太极的方法

  太极拳的养生之道

 第六章 易学与丹道

  引言:易学与丹道关系之始

  阴阳鱼太极图之来源与特点

  阴阳鱼太极图的开创性

  十二消息卦图与气候及卦象

  阴阳鱼太极图与丹道

  阴阳鱼太极图与周天功

  周天功功法如何配合天地运行

 第七章 如何深入探讨《易经》

  引言:《易经》成为易学的经过

  易学两大派:象数与义理

  汉朝易学,象数为主流

  晋唐易学,义理抬头

  宋明易学,象数义理并重

  清朝易学,以汉易为师

  如何深入研究《易经》?

  基本参考书目简介

 附录:基本参考书目

《易经讲堂2-乾、坤、屯阐微》

 序一 承先启后的《易经》阐微

 序二 《易经》与教育的变易理论

 序三 我对《乾》、《坤》、《屯》三卦的体会 自序

 第一章 《周易》导论

  何谓《周易》之“周”?

  何谓《周易》之“易”?

  《周易》的体例——六十四卦

  何谓“数字卦”?

  何谓“卦”?

 第二章 《乾卦》阐微(一)——卦辞、爻辞

  《乾卦》卦名

  《乾卦》卦辞

  何谓“爻”?

  “爻位”三大原则

  《乾卦》之“初九”爻辞

  象辞与占辞

  《乾卦》之“九二”爻辞

  “应”的规则

  《乾卦》之“九三”爻辞

  《乾卦》之“九四”爻辞

  《易经》的基本精神

  《乾卦》之“九五”爻辞

  《乾卦》之“上九”爻辞

  《乾卦》六爻全变

  《乾卦》爻辞总结

 第三章 《乾卦》阐微(二)——《彖传》、《大象传》、《小象传》

  《彖传》的“爻位说”

  《彖传》对《乾卦》的诠释

  《大象传》对《乾卦》卦辞的诠释

  《小象传》对《乾卦》爻辞的诠释

 第四章 《乾卦》阐微(三)——《文言传》

  《文言传》对《乾卦》卦辞的诠释

  《文言传》对《乾卦》爻辞的诠释

  “元亨利贞”的引申

  读《易经》的方法

  “阴阳”的引申

  “推天道以明人道”的引申

  “天人合一”的引申

  “时位”与“物极必反”的引申

 第五章 《坤卦》阐微(一)——卦辞、爻辞、《彖传》、

  《大象传》、《小象传》

  《坤卦》卦名

  《坤卦》卦辞

  《彖传》对《坤卦》的诠释

  《大象传》对《坤卦》卦辞的诠释

  《小象传》对《坤卦》爻辞的诠释

 第六章 《坤卦》阐微(二)——《文言传》

  《文言传》对《坤卦》的引申

  “顺”义的引申

  “杜渐防微”与“见微知著”的引申

  “敬义兼修”的引申

  《乾卦》、《坤卦》两卦相反相成

  “阴阳交感”的引申

  守持“中道”的引申

  “卦主”的厘定

  “阴阳合德而生万物”的引申

  “由柔变刚”的引申

 第七章 《屯卦》阐微——卦辞、爻辞、《彖传》、《大象传》、《小象传》

  《屯卦》卦名

  《屯卦》卦辞

  《彖传》对《屯卦》卦辞的诠释

  《大象传》对《屯卦》卦辞的诠释

  《屯卦》的“卦主”

  《小象传》对《屯卦》爻辞的诠释

  《屯卦》的“互体”、“约象”

  与《坤卦》“六三”、“六四”比较

  与《乾卦》“九五”比较

  与《坤卦》“上六”比较

  《屯卦》的“互体”

  《屯卦》各爻与“卦主”的关系

  《屯卦》的引申

  分析六十四卦的步骤与原则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