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市公司收购
  • 上市公司收购
  • 上市公司收购
  • 上市公司收购
  • 上市公司收购
  • 上市公司收购
  • 上市公司收购
  • 上市公司收购
  • 上市公司收购
  • 上市公司收购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上市公司收购

8 5.3折 15 九品

仅1件

上海浦东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陈忠谦 著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03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3-02-04

福缘书局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陈忠谦 著
  •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7-03
  • 版次 1
  • ISBN 9787503671500
  • 定价 1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170页
  • 字数 138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上市公司收购》市场经济是竞争的经济,竞争的结果是经济的集中,上市公司收购又是现代经济集中和市场规模化的一种最为重要的方式。因此,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上市公司收购这一证券交易活动。上市公司收购作为重大的证券交易活动,涉及上市公司控制权的转移、目标公司董事会的重组、股票市场的波动等异常复杂的问题,如果处理稍有不慎,则会影响到上市公司股东和广大公众投资者的利益。因此,各国均从法律层面对上市公司收购的基本原则、方式、程序以及监管和反垄断问题作出明确规定,以确保上市公司收购的规范运作。从各国上市公司收购的立法和实践来看,上市公司收购的基本问题主要包括上市公司收购的基本原理、上市公司收购的基本原则、上市公司收购的方式及其程序以及上市公司收购的监管和反垄断问题。
上市公司收购的基本原理主要包括上市公司收购的概念及其特征、上市公司收购与竞争和垄断的关系、上市公司收购法律关系人、上市公司收购的动因及其发展趋势、上市公司收购的经济影响等问题。《上市公司收购》首先对上述问题进行了论述,以便能对上市公司收购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为下文的研究奠定一个基础。
上市公司收购的基本原则问题被认为是上市公司收购研究的基石之一。目前学界大都认为上市公司收购的基本原则主要有股东平等待遇、保护中小股东利益以及信息公开这三原则。笔者认为从本质上讲,这三原则是“公开、公平、公正”三公原则作为证券法基本价值观念在上市公司收购制度中的具体体现。其在保护目标公司股东利益和维护证券市场秩序方面,均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三项基本原则相互独立,同时又相互融合,共同体现在上市公司收购的各项具体制度中,并共同构成了现代上市公司收购制度的基石。因此,本文也以这三项原则为中心深入而细致地探讨了上市公司收购的基本原则问题。
上市公司收购的方式和程序问题是上市公司收购的核心问题之一。上市公司收购的方式目前主要有两种:上市公司的要约收购和上市公司的协议收购。在证券市场发育比较完善的国家和地区,比较盛行的是透明度比较高的要约收购;而在证券市场发育欠缺的国家和地区主要是以协议收购的方式进行。笔者在分析了西方发达国家的上市公司收购方式的转变的历史后,认为由于我国证券市场发育还不成熟,尤其是我国证券市场中存在大量不能流通的法人股和国有股,因此,在我国目前还是要以协议收购作为上市公司收购的主要方式。但是考虑到要约收购的透明性及其对中小股东利益的充分保护,我国仍然需要逐步扩大要约收购方式的使用范围。在分析上市公司收购方式选择问题的同时,《上市公司收购》还对我国上市公司收购的程序问题进行了论述,认为我国目前有关上述两种收购方式的程序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可操作性不强、相关条文规定模糊等问题,建议向证券市场发育成熟的发达国家和地区学习,细化我国有关收购程序的规定。
上市公司收购由于涉及复杂的证券交易活动,因此,各国及地区均对其实行不同程度的监管。从各国及地区上市公司收购的监管实践来看,主要有美国武和英国式两种监管模式。前者是政府型监管体制,而后者是自律型监管体制。笔者认为,鉴于我国证券市场还不完善的实际情况,应采取政府型监管为主,自律型监管为辅的监管模式。上市公司收购的反垄断立法问题本来也属于上市公司监管中的一个问题,《上市公司收购》对英美法系国家上市公司收购的反垄断立法及其特点进行了分析,然后对大陆法系国家上市公司收购的反垄断立法及其特点进行了分析,最后对各国及地区上市公司反垄断立法进行了比较研究。
在分析和研究了我国上市公司立法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笔者最后对我国上市公司收购立法模式、要约收购立法、协议收购立法、持股方式立法、反收购立法、反垄断立法的完善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想法。
【目录】
前言(1)
一、我国上市公司收购法律制度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3)
二、上市公司收购学术研究简要回顾(4)
三、本书的研究重点及研究方法(13)
四、本书基本结构(14)
第一章上市公司收购基本理论(1)
第一节上市公司收购的概念(1)
一、我国证券法律对上市公司收购概念的界定(3)
二、我国法学界对上市公司收购概念的界定(4)
三、本书对上市公司收购概念的界定(6)
四、上市公司收购与相关概念的比较(9)
五、上市公司收购的分类(12)

第二节我国上市公司收购的法律特征(17)
一、上市公司收购的目的(18)
二、上市公司收购的客体(18)
三、上市公司收购的主体(19)
四、上市公司收购的方式(19)

第三节上市公司收购关系人的法律分析(20)
一、收购人及其类型(20)
二、目标公司(22)
第四节上市公司收购与竞争、垄断的关系(24)

第五节我国上市公司收购的动因与发展趋势及其经济影响(26)
一、我国上市公司收购的动囡(26)
二、我国上市公司收购的发展趋势(28)
三、上市公司收购的经济影响(30)

第二章上市公司收购的基本原则(34)
第一节股东平等待遇原则(34)
一、股东平等待遇原则的法理分析(34)
二、股东平等待遇原则的具体内容(35)

第二节信息公开原则(40)
一、英美等国收购信息披露制度的历史回顾和披露哲学的转变(41)
二、信息披露制度的具体内容(42)

第三节保护中小股东利益原则(46)
一、强制收购期间制度(46)
二、强制收购要约制度(47)
三、股东撤回权制度(48)
四、强制购买剩余股票制度(49)
五、反收购措施的限制使用(49)
六、禁止内幕交易制度(50)

第三章上市公司收购的方式和程序(52)
第一节上市公司的要约收购(52)
一、上市公司要约收购的构成要素(53)
二、上市公司要约收购的程序(56)
三、上市公司部分要约收购制度(70)

第二节上市公司的协议收购(72)
一、协议收购的概念界定(72)
二、美、英等国家适用协议收购制度的经验(73)
三、我国上市公司协议收购的实践与立法(75)
四、我国上市公司协议收购的具体程序(78)
五、我国上市公司协议收购的特点(79)

第三节上市公司收购的反收购(80)
一、我国上市公司反收购的实践(81)
二、反收购法律措施分析(84)
三、英、美两国反收购措施规制的立法模式(87)
四、我国采取英国反收购规制模式的具体构想(9(1)
五、我国反收购立法的基本原则(92)

第四章上市公司收购的监管(99)
第一节上市公司收购的监管模式(99)
一、上市公司收购的两种监管模式简介(99)
二、对英、美上市公司收购监管的评介(101)

第二节我国上市公司收购监管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105)
一、我国上市公司收购的监管现状(105)
二、我国上市公司收购监管存在的问题(106)
第三节上市公司收购信息披露的监管(108)

第四节《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中规定的监管措施及其法律责任(110)
一、关于收购者超持股份的问题(110)
二、关于不履行报告、公告义务的问题(111)
三、关于虚假记载文件、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疏漏的问题(111)
四、关于股东清偿对公司负债、解除公司为其提供担保的问题(112)
五、有关中介机构弄虚作假的问题(113)
六、有关收购信息保密的问题(114)

第五节上市公司收购监管中的反垄断(115)
一、上市公司收购垄断法律规制概述(115)
二、英美法系国家上市公司收购的反垄断立法(116)
三、大陆法系国家上市公司收购的反垄断立法(123)
四、上市公司收购反垄断规制法律责任(128)
五、我国现有的上市公司收购反垄断规制法律规定(128)

第五章完善我国上市公司收购立法建议(131)
第一节我国上市公司收购的立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131)
一、我国上市公司收购的立法现状(131)
二、我国上市公司收购立法中存在的问题(135)

第二节完善我国上市公司收购的立法建议(140)
一、关于我国上市公司收购立法模式的选择(140)
二、关于我国上市公司要约收购的立法完善(142)
三、关于我国上市公司协议收购立法的完善(143)
四、关于上市公司收购中的持股方式的立法完善(144)
五、关于我国上市公司收购中反收购立法的完善(145)
六、关于我国外资收购境内企业的立法完善(146)
七、关于我国上市公司收购监管立法的完善(146)
八、关于我国上市公司收购的反垄断立法完善(151)
结论(157)

主要参考文献(159)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