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木楼十六年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木楼十六年

正版全新

50 7.4折 68 全新

库存11件

上海浦东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杜艾洲

出版社安徽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39675992

出版时间2022-12

装帧其他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定价68元

货号3614932

上书时间2024-06-03

文学书专卖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书    名】 木楼十六年
【书    号】 9787539675992
【出 版 社】 安徽文艺出版社
【作    者】 杜艾洲
【出版日期】 2023-10-01
【开    本】 16开
【定    价】 68.00元

【编辑推荐】 
一部真实记录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检察事业发展历程的文学作品

【内容简介】 
作者以纪实文学的方式,描述了我国人民检察机关恢复重建后(1984年至2000年)的十六年间,人民检察制度走过的不平凡历程。
  作品以皖北砀山县检察机关大楼为背景,通过一系列案例讲述了我国人民检察机关职能的历史变迁;从检察机关第*次统一着装“军式”检察服,到脱下“绿军装”换上西服这一着装的变化,昭示了人民检察机关执法理念的转变;通过对新老检察人工作日常的描绘,展示了老一代检察人的铁血柔情及对年轻一代的关爱、培养,体现了一代检察人薪火相传、接续创业的奋斗史。

【目录】 
序 篇

木楼影像 / 003

 

上 卷

特殊招干 / 013

键盘上的音符 / 020

那些年我穿过的军式检察服 / 027

统计趣事 / 033

暗室情结 / 038

在经济检察科做内勤 / 045

电台自播 / 051

为“辍笔”找个理由 / 058

乡镇挂职 / 065

考察前那次谈话 / 078

 

中 卷

特殊任务 / 085

参加华政函授学习 / 093

出差归途 / 098

画书证 / 102

举例笔录 / 107

漫谈举报 / 112

一次特别调研 / 118

赵科长锯门鼻子的故事 / 123

木楼响起电话声 / 127

 

下 卷

同向发力 打击经济犯罪 / 135

一次快捷的抓捕行动 / 140

吉普车能坐多少人 / 146

再生证据是这样形成的 / 150

起赃故事 / 156

新疆追赃 / 164

大城奇遇 / 173

铤而走险的“暴发户” / 183

印泥口红 / 188

“霸王别姬”那道菜 / 195

 

尾 篇

告别木楼 / 205

【文摘】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body{font-size:1.28em}
                img {max-width:100%;}

            特殊招干



  1984年暑假,在第三次接到高考落榜通知后,伤痛与不甘的心情紧紧交织在一起,我的心里像憋了一股无名之火,随时可能把胸口炸开。

  暑假即将过去,快到学子们迎接新学期的日子了。这天中午,我一个人蹲在红薯地里翻红薯秧子,累了,独自坐在地垄上歇息,看碧空如洗的蓝天,看各种造型的云彩。连举不第,作为一名农家子弟,我已心灰意冷,没有再复读的打算了,准备子承父业,只想死心塌地种好庄稼。这时,妹妹来喊我,说是高中学校的两位老师来了,让我回家。我疑惑不解,在新学期开学伊始,老师来找我,猜想只能是动员我继续回校复读,除此之外,我想不出别的理由。

  走进村口,我老远就看到高中母校的刘瑞祥校长和张瑞峰老师正推着自行车站在我家门口。见到两位师长,我紧张、慌乱,不知所措,愧疚自己没有考出好成绩,辜负了他们的期望。然而,令我没想到的是,他俩见到我,满面笑容。在距离我还有四五米远时,刘瑞祥校长高声对我说:“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检察院从高考分数线里招干,你正好符合条件!”

  刘校长一边说,一边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一张纸递给我。这是他在县***门口手抄的招干通告。通告的大概意思是,安徽省检察机关从低于高考录取分数线五分以内,语文单科成绩七十五分以上的考生中招录三百名检察干警,招录条件没有限制农业户口或非农业户口。虽然通告没有明确限制户口,但我仍然不敢相信天上会掉下馅饼。我怯懦地问两位师长,我不是城镇户口,也能报名吗?

  张老师手指通告说:“你仔细看看,哪里说非得城镇户口的考生才能报名了?”我又反复阅读通告,的确没有这项规定。刘校长微笑着对我说:“城镇户口和农业户口的考生都可以报名,就这件事,我专门问了县***的领导,他们的答复是肯定的。”

  此刻,那一张誊抄通告的纸张在我手里不停抖动。我太激动了,激动到不能自已。从纸张上的书写笔迹看,刘校长应该是蹲在地上,把纸张放在膝盖上誊抄的通告。虽然纸张上有多处被钢笔尖划破的痕迹,但写的字却仍然遒劲有力,字里行间透着一股兴奋和欣慰的心境。

  对于我来说,这真是天大的喜讯!我已经三次参加高考了,前两次分别以三分之差、两分之差落榜,这一次又以一分之差名落孙山。我的语文单科成绩是99.8分,这个附加条件似乎是为我量身定制的。我被突如其来的喜悦冲昏了头脑,竟然忘记给两位师长搬凳子、倒水,傻傻地站在那里,感觉像是做梦。张老师催促我找成绩单,马上到县检察院去报名。他说:“你也不看看,今天已经是截止报名的*后一天了。”

  虽然我已把那张通告反复阅读几遍,却没在意截止日期这个时间点。说实在的,那段苦难的日子,那份糟糕的心情,我根本就不知道那天是几号。在张老师的热心提醒下,我进屋去找成绩单。因为分数没过线,成绩单早被我扔得不知去向,翻箱倒柜也没有找到。两位老师心里也很着急,刘校长说:“抓紧走吧,我们俩和你一起去说明情况。”

  他们是一路打探,骑行近三十里路程才找到我家的。此时,已是农村人家开始做午饭的时间。父母还没从田间劳作归来,家里也没做饭。他俩一口白开水都没喝,就急忙带着我去了城里。不凑巧,走到一个叫薛口的集镇,刘校长的自行车轮胎被扎破了。我们推着自行车走了很远,才找到一个修车铺。趁着修车的间隙,张老师买来一盒饼干,我们每人吃了几块,就打发了午饭。

  到达县城,绕过木楼前那堵高高的围墙,拐进县检察院大门口,刘校长迎头碰上他的一个熟人——县检察院办公室副主任赵家珍。赵主任手提一个黑包,推着自行车迎面而来,我们和他碰个正着。刘校长和赵主任打招呼,两人见面格外亲热。赵主任问刘校长,快到下班时间了,你到检察院来有什么事。刘校长说明来意,赵主任巴掌一拍,惊呼道:“真是太巧了!这不,报名材料都在我包里。我明天一早就坐五点的汽车,报送到宿县地区检察院。”

  我们随赵主任一起又回到办公室。当赵主任得知我的成绩单没有找到时,二话没说,拿起摇把电话,直接让总机接到县***局长办公室。赵主任是从教育系统调来的,认识***局长。正巧,局长还没下班,当即答应让档案室重新给我补一张成绩单。张老师要和我一起去***拿成绩单,赵主任说什么也不让去,他说:“你们都在这歇歇吧,还是我去。快下班了,别再出差错。”

  大约过了半个小时,赵主任气喘吁吁地赶回来了。他把成绩单递给我,说:“你看看,成绩没有誊错吧?”我接过成绩单,寸许纸条在手里犹有千斤分量。是它,打开了我人生里程的第*道关口。

  那天下午,在刘校长、张老师的见证下,我坐在检察院办公桌前,工工整整地填写了相关招干报名表格。我清楚地记得,填写完报名表格后,天已经黑了。赵主任不在县城住,家在城东一个叫侯楼的地方,为了我的前途,他是摸黑赶回家的。

  我跟随两位师长回到母校——张新庄中学。毕业班的同学们已经开学,晚饭在刘校长家吃的,晚上住在学生宿舍。张新庄中学,虽是一所农村高中,那时却是全县升学率*高的两所中学之一。每年,从这里走出一批又一批大学生,学校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栋梁之材。我不知道,其中还有没有像我一样让两位师长如此费心的学生。

  我就是这么幸运。*后一天的机会,一步之差的邂逅,是巧合注定了我的人生,还是我人生注定遇到了三位贵人?任何人都能从幸运的背后读出一份感恩之情。这是一份让人难以忘却的情感,以至于在三十多年后,两位师长及赵主任的一言一行,我都记忆犹新,没齿难忘。

  接下来是面试、体检、政审,我都顺利通过。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