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小书 红楼梦研究(精) 俞平伯 “新红学” 北京出版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大家小书 红楼梦研究(精) 俞平伯 “新红学” 北京出版社

正版全新

30.51 5.3折 58 全新

库存11件

上海浦东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俞平伯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ISBN9787200173802

出版时间2022-12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纸张胶版纸

定价58元

货号3663053

上书时间2024-05-23

文学书专卖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书    名】 大家小书 红楼梦研究(精)  俞平伯 “新红学”  北京出版社
【书    号】 9787200173802
【出 版 社】 北京出版社
【作    者】 俞平伯
【出版日期】 2024-03-01
【开    本】 32开
【定    价】 58.00元

【编辑推荐】 
本书依据棠棣出版社1952年9月第1版,是俞平伯的经典之作。

【内容简介】 
本书是著名 红学家 俞平伯先生红学研究的经典之作,也是“ 新红学派”的代表作之一,着重对 《红楼梦》的风格和后三十回《红楼梦》之原貌等红学基本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索,是广大《红楼梦》爱好者、研究者不可或缺的读物。  俞平伯是现代著名学者、文学家、红学家,他于1923年发表的《 红楼梦辨》一文,从多个角度和层面分析论证了《红楼梦》后四十回非属 曹雪芹原著而系出自 高鹗伪续,并对后四十回有很严厉的批评。此文与 胡适的 《红楼梦考证》一样,是新红学的开山之作,新红学的学术地位从此得以确立。1953年9,俞平伯把他在30年前写的 《红楼梦辨》稍经修改,易名为《红楼梦研究》再次出版,不料竟然因此陷入**。而此书也因此 红学史及至 中国文学研究史上具有重要而独特的地位。此次出版,配以精美插图200幅,以便读者更好地领略大师经典的风采。

【目录】 
001 / 自 序

005 / 论续书底不可能

011 / 辨后四十回底回目非原有

019 / 高鹗续书底依据

050 / 后四十回底批评

081 / 高本戚本大体的比较

105 / 作者底态度

117 / 红楼梦底风格

130 / 红楼梦地点问题底商讨

141 / 八十回后的红楼梦

175 / 论秦可卿之死

187 / 所谓“旧时真本红楼梦”

195 / 前八十回红楼梦原稿残缺的情形

204 / 后三十回的红楼梦

230 / “寿怡红群芳开夜宴”图说

248 / 红楼梦正名

255 / 红楼梦第*回校勘的一些材料

     附 录

261 / 红楼梦脂本(甲戌)戚本程乙本文字上的一点比较

268 / 读红楼梦随笔二则

272 / 乐知儿语说《红楼》

308 / 跋

【前言】 
自 序

一九二一年四月到七月之间,我和顾颉刚先生通信讨论《红楼梦》,兴致很好。得到颉刚底鼓励,于次年二月至七月间陆续把这些材料整理写了出来,共三卷七十篇,名曰《红楼梦辨》,于一九二三年四月由上海亚东图书馆出版。经过了二十七个年头,这书并未再版,现在有些人偶尔要找这书,很不容易,连我自己也只剩得一本了。
这样说起来,这书底运道似乎很坏,却也不必尽然。它底,我方且暗暗地欣幸着呢,因出版不久,我就发觉了若干的错误,假如让它再版三版下去,岂非谬种流传,如何是好。所以在《修正红楼梦的一个楔子》一文末尾说,(见一九二八年出版的《杂拌》一一一页)“破笤帚可以掷在壁角落里完事。文字流布人间的,其掷却不如此的易易,奈何。”
读者当然要问,错误在什么地方?话说来很长,大约可分两部分,(一)本来的错误;(二)因发见新材料而证明出来的错误。各举一事为例。第*个例:如中卷第八篇《红楼梦年表》曹雪芹底生卒年月必须改正不成问题,但原来的编制法根本就欠妥善,把曹雪芹底生平跟书中贾家的事情搅在一起,未免体例太差。《红楼梦》至多,是自传性质的小说,不能把它径作为作者的传记行状看啊。第二个例:我在有正戚本评注中发见有所谓“后三十回的红楼梦”,却想不到这就是散佚的原稿,误认为较早的续书。那时候材料实在不够,我的看法或者可以原谅的,不过无论如何后来发见两个脂砚斋评本,已把我的错误给证明了。
错误当然要改正,但改正又谈何容易。我抱这个心愿已二十多年了。*简单的修正也需要材料,偏偏材料不在我手边,而且所谓脂砚斋评本也还没有经过整理,至于《红楼梦》本身底疑问,使我每每发生误解的,更无从说起。我尝谓这书在中国文坛上是个“梦魇”,你越研究便越觉糊涂。别的小说底研究,不发生什么学,而谈《红楼梦》的便有个诨名叫“红学”。虽文人游戏之谈却也非全出偶然,这儿自然不暇细谈,姑举*习见的一条以明其余。
《红楼梦》底名字一大串,作者的姓名也一大串,这不知怎么一回事?依脂砚斋甲戌本之文,书名五个:《石头记》,
《情僧录》,《红楼梦》,《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人名也是五个:空空道人改名为情僧,(道士忽变和尚,也很奇怪。)孔梅溪,吴玉峰,曹雪芹,脂砚斋。(脂砚斋评书者,非作者,不过上边那些名字,书上本不说他们是作者。)一部书为什么要这许多名字?这些异名,谁大谁小,谁真谁假,谁先谁后,代表些什么意义?以作者论,这些一串的名字都是雪芹底化身吗?还确实有其人?就算我们假定,甚至于我们证明都是曹雪芹底笔名,他又为什么要顽这“一气化三清”底把戏呢?我们当然可以说他文人狡狯,但这解释,您能觉得圆满而惬意吗?从这一点看,可知《红楼梦》的的确确不折不扣,是第*奇书,像我们这样凡夫,望洋兴叹,从何处去下笔呢!下笔之后假如还要修正,那将不胜其修正,何如及早藏拙之为佳。
*后,我也没机会去修改这《红楼梦辨》,因它始终没得到再版底机会哩。
现在好了,光景变得很乐观。我得到友人文怀沙先生热情的鼓励。近来又借得脂砚斋庚辰评本石头记。棠棣主人也同意我把这书修正后重新付刊。除根本的难题悬着,由于我底力薄,暂不能解决外,在我真可谓因缘具足非常侥幸了。我就把旧书三卷,有的全删,有的略改,并为上中两卷。其下卷有一篇是一九四八发表的,其余都是零碎的近作。《后三十回的红楼梦》篇名虽同旧书,却完全改写过,所以也算他新篇。共得三卷十六篇。原名《红楼梦辨》,辨者辨伪之意,现改名《红楼梦研究》,取其较通行,非敢辄当研究之名,我底《红楼梦》研究也还没有起头呢。

一九五〇年十二月,俞平伯序于北京。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