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寻找/第*辑
  • 寻找/第*辑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寻找/第*辑

正版全新

16.93 4.7折 36 全新

库存7件

上海浦东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雪涛 主编

出版社大象出版社

ISBN9787534792564

出版时间2017-1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36元

货号1574751

上书时间2024-03-13

文学书专卖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书    名】 寻找/第*辑
【书    号】 9787534792564
【出 版 社】 大象出版社
【作    者】 李雪涛 主编
【出版日期】 2017-12-01
【版    次】 1
【开    本】 16开
【定    价】 36.00元

【编辑推荐】 
本刊的创意来源于沈迦的新书《寻找·苏慧廉》(新星出版社,2013)取得的成功和引起的反响。《寻找》这样一本集刊,意在提供一个平台,让海内外掌握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史重要线索的人,在其“正经八百”的研究之余将其研究中发现的档案、照片、故事等材料,以散文随笔的形式公诸世人,希望能增人兴趣,发人幽思,启人心智,并能和同道中人交流切磋,与同好之人分享消息,为同情之人增进了解。

【内容简介】 
明末以后,关于中国历史的书写,已不仅仅局限于中文世界。几乎世界各地都有有关中国历史的文献。创办《寻找》这个集刊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个平台,让海内外掌握近代中外文化交流史重要线索的学者,将其研究中发现的档案、照片、故事等材料,以多元的视角,用散文随笔的形式,通过实例和个案的具体研究,挖掘中外文化交流目前的人物、事件、媒介、影像等材料,以重建当时的景象,阐发深层意义。
本书是《寻找》(靠前辑),由李雪涛主编。

【目录】 
发刊词
李雪涛
特稿
东学西渐视野里的“中国位置”
叶隽
人物
苏慧廉的引路人――英国传教士阚斐迪与温州早期基督教史
沈迦
瀑布
张依苹
“死亡帮助他们寻觅着‘道’”――阿尔布莱希特·豪斯霍夫和他的《摩亚必特十四行诗》
李雪涛
保加利亚艺术家瓦塞尔·查哈里叶夫教授个人档案里的中国
海丽娜(EvelinaHein)著龚婧译
媒介
历史的回响,记忆的旋律――《喀秋莎》
[德]韦凌
托莱多大教堂的汉籍收藏
姜迎
中国清代服饰欣赏
事件
李鸿章与克虏伯――以1896年在克虏伯庄园的访问为例
李洁
辜鸿铭致卫礼贤的21封信
吴思远译
读《汉译首英语诗<人生颂>及有关二三事》
吴礼敬
编辑手记
吴礼敬

【文摘】 
道路沿着海湾蜿蜒,中间还穿过一风景不错的山谷,怒放的杜鹃花漫山遍野。
每块可耕种的土地上都种植着小麦和罂粟。我们能看到大片大片的用于制造鸦片的罂粟花。那时节,罂粟已长到四到十英寸高。路上还邂逅一群僧侣,他们已行走了近两千英里。他们戴着既能遮阳又能避雨的箬笠。这种用棕榈叶巧妙编制而成的帽子很好厚实。
我们经过一座奇特的石头建筑物,名叫“十二珍宝桥”。这个名字来源于一则传说,据说那里曾有十二只小鸡,属于一贫穷但虔诚的老妇人,很后变成了十二块银子。
我们很高兴到达了内地会设置的一个传教站,并在那儿度过了舒服的一晚,终于吃上了一顿中意的晚餐,有茶及热腾腾的黄油面包。我们从宁波出发时就随身携带着面包和黄油。当晚有聚会,我分享《罗马书》第七章。
星期五,我们照例和挑夫进行了友好的讨价还价。一两小时后,再次上路了。我们在山间穿行,充满活力的农耕场面和无处不在的美丽风光让人赏心悦目。蓝白相间的紫罗兰盛开在脚下的草地上,漫山遍野的松树显示这里有丰富的木材资源。松树下是杜鹃花,给群山增添了色彩。我们攀越过一条陡峭的岩间石阶,然后又花了的时间行走二十英里,终于欣喜地见到一处充旅店的茅屋。茅屋外山茶花盛开,要是屋内的布置也同样迷人的话。我们简直要怀疑是找到了失落已久的伊甸园。
村里的人对我们都很好友善。
我们获允在他们的祠堂举行了一次聚会。我讲述《圣经》中关于丢失银子的故事,并在结束时回答了些问题。虽然我们的床仅由木板和干净的稻草铺成,但这一夜却过得甚为安宁。
翌日(星期六)早晨出发前,我们在村里的小路上进行了祈祷,然后踏上新的旅程。
我们顺着山谷而下,直奔天台,那里因佛教寺庙而出名。田野里到处都是小麦和黑麦,还有丛生的乌柏树,当地人用它的果实制作蜡烛。也有大片的土地被用来种植罂粟,这让我们深感惊讶。
到达天台后,我们就雇了条小船,在船上度过了平静的一夜。第二天(周日)休息,也与愿意靠近我们的人交流。
天台不久前刚发生一次骚乱,所以人们建议我们不要进城。
星期一早晨,我们穿过小城,一路上还卖掉了几本书。我们听说骚乱的原因是增加额外的农业税。
星期二早晨,抵达台州,那里有一个属于内地会的传教站,现由中国人管理。我们在那里逗留了几个小时,随后雇了另一艘小船开始了一段四十英里的水路。船上空间狭小,所以那一晚过得相当痛苦,几乎睡不着觉,但是和蔼可亲的船老大却很兴奋,一路唱着歌。
4月14日,星期三,下船后步行两英里来到运河,转雇另一条船。我们刚在船上坐定,暴雨倾盆而至。船老大说:“这下就算皇帝老子,也没有法子喽。”
暴雨过后,我们希望船老大能马上开船,可是他让我们再等半小时,等他把大烟抽完。
这段航程的船只小且平底,行船的方式也有点古怪。
船夫在岸边走,用一根短而结实的竹竿推着船前行。如此行进了十三英里后,我们来到了运河的另一段。在那里又换了一条船,又走了十三四英里,于星期四早晨到达温岭。随后,我们步行两英里,爬过一座山。来到了海边渔村――江下。
如果幸运的话,我们将搭顺路的渔船,穿过温州湾,然后溯江而上,抵达温州城。
但我们仅能搭上一条运输石灰原料、贝壳的小船。现离温州还有七十英里,潮汐也不利于我们,于是星期四下午,我们只能先走访些村庄。
等到周四晚上。终于可以乘船出发了。这条船是花了七十先令雇来的,但只有一个船舱可用。舱内又湿又脏,到处都是亮闪闪、生龙活虎的蟑螂和其他害虫,暂不赘述了。
蟑螂数量太多,无法消灭干净。把那些大个头的杀死,我们已感到很满足了。
铺上从岸上带来的干草,以避免直接躺在污浊的地面上。
星期五,顺风顺水,有望在当天抵达温州。
以前过温州湾时,由于害怕强盗来袭,我们会做好各种准备,并且还得安抚船老大,让他鼓起勇气向前。不过这次航行既顺利又平静,于星期五下午,在温州落锚下船。
这意味着走接近程,我们花了十天的时间,其中九天是在路上:四天走陆路,或翻山越岭,或海岸步行;五天四晚走水路,过河、渡江、穿海。旅途中的变数足以满足任何一人的好奇心,而漫长的行程也让每一个旅者渴望尽快回家。
其实全程不足两百英里。
P13-15

【前言】 
发刊词李雪涛美国著名的历史学家麦克尼尔(William H. McNeill,1917—2016)认为,与外来者的交往是社会变革的主要动力,这种动力推动着欧亚共生圈的形成和发展,直至影响全球。 近代以来,中国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融入了世界。中国和世界的互动,铸就了今天的中国和世界。在全球化的今天,世界的一切都在相遇。 以往德语里有一个开玩笑的说法“Es ist so wichtig wie wenn in China ein Sack Reis umf?llt”,意思是说:这件事情如此重要,就像在中国倒了一袋大米一样(意思是根本不重要,在中国倒了一袋大米跟我们西方一点关系都没有)。 但今天的情形完全不同了。 实际上,明末以后,中国历史的书写就不仅仅局限于中文世界了,有关中国历史的文献也不仅仅收藏在中国。 如果我们放眼罗马耶稣会档案馆、梵蒂冈图书馆、美国国会图书馆、英国不列颠图书馆、法国国家图书馆、日本东洋文库等著名的档案馆和图书馆的中国档案、手稿、印刷品的话,一定会惊叹于其所藏文献之丰富。20 世纪下半叶以来,随着全球史概念的出现和 80 年代以后的普及,一种从思想观念、研究视角、历史叙述等层面反思欧洲中心主义的去中心的思想逐渐形成。 对他者的感知交往反映出的不仅仅是他者,同时也反映出自我对他者的想象、建构、阐释的模式。 因此,全球史在某种程度上也就构成了反思自我、反思历史的一种重要视角。1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发展进程中,作为殖民主义产物的民族志学(eth?nology),在经历了解构之后,文化上的他者、异族不再是被征服的对象或与动物并列的研究客体,而获得了重要的建构意义。 我想,这也是为什么福柯(Michel Foucault,1926—1984)特别重视“外部思维”视角的原因,因为它为反思主流话语、经典建构机制提供了基础。本刊的创意来源于沈迦的新书《寻找?苏慧廉》(新星出版社,2013)取得的成功和引起的反响。 像苏慧廉(William Edward Soothill,1861—1935)这样在近代中西文化交流中扮演过重要角色的人,西方和中国还有很多,但由于材料的限制和渠道的阙如,目前大家对他们的了解还较为有限或说不够全面,导致这些人或形象贫瘠单一,或事迹湮没不彰,或影响不出象牙塔以外。创办这样一本集刊,意在提供一个平台,让海内外掌握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史重要线索的人,在其“正经八百”的研究之余将其研究中发现的档案、照片、故事等材料,以散文随笔的形式公诸世人,希望能增人兴趣,发人幽思,启人心智,并能和同道中人交流切磋,与同好之人分享消息,为同情之人增进了解。打破史学研究的专业和学科局限,力求运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全球史的视野实际上就是要打破各种学科之间的阻隔。 本刊没有枯燥的理论阐述,而是通过实例和个案的具体研究来展示中西方对在历史中相遇、碰撞、排斥、欣赏、适应、融合过程的审视与反思。本刊主要围绕中西文化交流史展开,依靠海内外研究近代中外文化交流史的学者和对相关领域颇有心得的作者,利用他们丰富的资料积累和多元的叙述视角,依托大象出版社的出版发行优势和在社会上的影响力,挖掘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人物、事件、媒介、影像等材料,力图重建当时景象,阐发深层意义。进入读图时代以后,图片已变成文字的一种,可以在一瞬间展现文字无法描绘的丰富和真实,拉近读者和历史之间的距离。 传统的学问往往只注重文字史料,中国儒家的文化传统更是重视文字,强调“文以载道”———以文字传承历史。 但以希腊哲学、罗马文化和基督教信仰为源头的西方文化传统同样重视“以图载道”———用图像等造型艺术来记载历史,《圣经》的故事和重大的历史事件往往都用绘画的形式记录了下来。 从这个角度来看,史料的范围绝不应仅仅局限于文字资料,图像中蕴含的历史信息往往超出了文字。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不仅希望通过文字,更借助于这些难得的图像资料,来研究这段历史,以使彼此相得益彰。 希望读者在将文字同这些图像资料参照研读时,能发现更多有意义的新信息,而有些新信息单靠文字是无法传递的。2017 年 2 月于北京外国语大学全球史研究院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