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的烦恼-茅盾文学奖获奖者散文丛书
  • 阅读的烦恼-茅盾文学奖获奖者散文丛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阅读的烦恼-茅盾文学奖获奖者散文丛书

正版全新

18.52 4.7折 39 全新

库存2件

上海浦东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炜

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39994925

出版时间2018-11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纸张轻型纸

定价39元

货号1176321

上书时间2024-03-12

文学书专卖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书    名】 阅读的烦恼-茅盾文学奖获奖者散文丛书
【书    号】 9787539994925
【出 版 社】 江苏文艺出版社
【作    者】 张炜
【出版日期】 2018-11-01
【版    次】 1
【开    本】 32开
【定    价】 39.00元

【内容简介】 
《阅读的烦恼》是作家张炜*的散文集。共分二辑。*辑明天的笔:是作者对自己写作经历的回顾穿插了作者自身的经历以及作者独有的对自然对生活的感悟。第二辑传统与现代:作者对写作的态度和和用真诚创造了这些文字的过程。他的散文极富思想性,充满了作者更多的反思和回顾。张炜对文学个性化的坚守和自然纯朴的创作风格在中国文坛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录】 
第*辑明天的笔

003明天的笔

005羞涩和温柔

019水手

024寂寞营建

026人生麦茬地

031关于乡土

033望海手记

084夜思

112时代:阅读与仿制

119非职业的写作

122语言:品格与魅力

126诗人

127阅读的烦恼

第二辑传统和现代

165八位作家待过的地方

186当代文学的精神走向

195有一个梦想

198想象的贫乏与个性的泯灭

208把自己准备好

213传统和现代

218纸与笔的温情

224中年的阅读

228筑万松浦记

240世界与你的角落

267精神的地平线

275西双版纳笔记

280未能终结的人文之辩

【文摘】 
明天的笔

书籍让人不安分,让人沉静,让人幻想,让人痴迷地向往未知……我读了很多杂书,其中有不少文学作品,也有很多的“禁书”。在那个混乱的年头,我的中学生活过得并不愉快,但因为有了这些书,就使我心中常常充满了各种的憧憬和希望。

我用一支笔涂抹起来,写着自己的激动和感想、各种各样的梦幻。我于是懂得了没有的可以在编织中获得满足,希望可以平展展地、活蹦鲜跳地摆放在纸上。我觉得这一切是那么有趣。我因为课余时间做着这些事情,就常常有一种难以言传的兴奋和感动。这种兴奋和感动是属于自己的,我想周围的伙伴大概是没有的吧。也许就因为这个,一种窃窃的、夹带着某种私心的骄傲与得意,在胸间鼓涨着。我不断地写,一个内在的、只有自己才明了和洞彻的、绚丽灿烂的世界不断扩大。它使我非常满足,使我在现实的时光里能够忍受了,使我得到了真正的补偿。这种活动进行了很久很久,一个概念才在心中明晰起来:这就是“写作”。

有时我脑子里也涌出一些扫兴的念头。因为那个年代里让人绝望的事情太多了,无论对于一个大人或是儿童,都足够残酷无情。我想我们毕业以后,都要各自忙自己的事情,要像大人们那样“过日子”了。我隐隐地感到,将来,只是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有什么来催逼我。到了这一天,我会扔掉笔杆——这当然是被迫的。生活可不轻松,它会逼迫我将今天钟爱的笔,扔到明天的一个角落里,让它在那儿静静地蒙上一层灰尘。这真可怕。

不过我不会甘心的。我想,明天,我也轻易不会告别这样一支笔。也许沉重的劳动会把我的手指磨得僵硬,但手中的笔却不会松脱到地上。我还那么年轻,生活才刚刚开始,明天一定会更多地使用手中的笔。

当然,我那时候完全知道用笔的危险性、它的艰难与不测,况且以笔为生的人在这个世界上毕竟是极少数。可我将来无论做什么都离不开笔啊。我可以用笔给朋友写信,和远方的人交谈我的痛苦与欢乐;我可以用笔写日记,记录我的生活;如果有谁严重危害了我们,也可以用笔去控告……或许日子真的太累太累,再也没有时间去拾起它了。那时我的心将枯死。我不会甘心的,是的,人生来就要畅想、幻想、追逐一个又一个梦境。我将描绘出美丽而神奇的自然,寥寥数笔勾勒出一个栩栩如生的人来,那是多么好啊!那是多么重要啊!

就这样,我常常想象着明天的笔,结束了我的童年。

这种想象,给了我无限的激励。我在这特异的兴奋中迎送着日子,企盼和等待明天。明天像是没有尽头的。这支笔为了明天、寻找了明天,记录了“明天”之前的一刻。这支笔永远有明天在等待它——我的和别人的明天。这就使我懂得了,一支笔有多么神圣。它重若千斤。它直沉。

每一支笔都不过是在记录“明天”之前的一刻。

“明天”会证明它、考验它、鉴别它、质询它。这支笔既属于现在,更属于明天。

1985年4月羞涩和温柔

不知道人们心目中的作家该有怎样的气质、怎样的形象。因为关于他们的一些想象包含了某种很浪漫的成分,是一种理想主义。我也有过类似的想象和期待。我期望作家们无比纯洁,英俊而且挺拔。他不应该有品质方面的大毛病,只有一点点属于个性化了的东西。他站立在人群中应该让凡眼一下就辨认出来,虽然他衣着朴素。

实际中的情形倒是另外一回事。我认识的、了解的作家不尽是那样或完全不是那样。这让我失望了吗?开始有点,后来就习惯了。有人会通达地说一句,说作家是一种职业,这个职业中必然也包括了形形色色的人。这个说法好像是成立的,但也有不好解释的地方。比如从大家都理解的“职业”的角度去看待作家,就可以商榷。

不是职业,又是什么?

源于生命和心灵的一种创造活动,一种沉思和神游,深入到一个辉煌绚丽的想象世界中去的,仅仅是一种职业吗?不,当然不够。作家是一个崇高的称号,它始终都具有超行当超职业的意味。

既然这样,那么作家们——我指那些真正的作家——就一定会有某些共通的特质,会有一种特别的印记,不管这一切存在于他身体的哪一部分。

我看到的作家有沉默的也有开朗的,有的风流倜傥,有的甚至有些猥琐。不过他们的内心世界呢?他们蕴藏起来的那一部分呢?让我们窥视一下吧。我渐渐发现了一部分人没有来由的羞涩。尽管岁月中的一切似乎已经从外部把这些改变了、磨光了,我还是感到了那种时时流露的羞涩。由于羞涩,又促进了一个人的自尊。

另外我还发现了温柔。不管一个人的阳刚之气多么足,他都有类似女性的温柔心地。他在以自己的薄薄身躯温暖着什么。这当然是一种爱心演化出来的,是一种天性。这种温柔有时是以相反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不过敏锐的人仍会察觉。他偶尔的暴躁与他一个时期的特别心境有关,你倒很难忘记了他的柔软心肠,他的宽容和体贴外物的悲凉心情。

这只是一种观察和体验,可能偏执得很。不过我的确看到它是存在的,因为我没有看到有什么例外的艺术家。一个艺术家甚至在脱离这些特征的同时,也在悄悄脱离他的艺术生涯。这难道还不让人深深地惊讶吗?

如果生硬地、粗暴地对待周围这个世界,就不是作家的方式。他总试图找到一种达成谅解的途径,时刻想寻找友谊。他总是感到自己孤立无援,所以他有常人难以理解的一片热情。他太热情了,总有点过分。有人不止一次告诉我,说那里有一个大作家,真大,他总是冷峻地思索着,总是在突然间指出一个真理。我总是怀疑。我觉得那是一种表演。谁不思索?咱就不思索吗?不过你的思索不要老让别人看出来才好。他离开了一个真实的人的质朴,那种行为就近乎粗暴。这哪里还像一个艺术家?

我认识一个作家,他又黑又瘦,不善言词,动不动就脸红,可是他的文章真好极了,犀利,一针见血。有个上年纪的好朋友去看过他,背后断言说:他可能有些才华,不过不“横溢”。当然我的这位老朋友错了。那个人的确是一个才华横溢的人。我的朋友犯的是以貌取人的错误,走进了俗见。因为社会生活中有些相当固定的见解,这些见解对人的制约特别大。可惜这些见解虽然十有八九是错误的或肤浅的,但你很难挣脱它。我听过那位作家的讲演,也是在大学里。那时他的反应就敏锐了,妙语如珠,因为他进入了一个艺术境界,已经真的激动了。

我的学生时期充满了对于艺术及艺术家的误解。这大大妨碍了我的进步。等我明白过来之后,一切都晚了。我不知道内向性往往是所有艺术的特质,而是往相反的方向去理解。好的艺术家,一般都是内向的。不内向的,总是个别的,总是一个人的某个时刻。我当时的心沉不下去,幻想又多又乱,好高骛远。我还远远没有学会从劳动的角度去看问题。

一个劳动者也可以是一个好的作家。他具有真正的劳动者的精神和气质:干起活来任劳任怨,一声不吭,力求把手中的活儿干好、干得别具一格。劳动是要花费力气的,是不能偷懒的,要从一点一滴做起,并且忍受长长的孤寂。你从其中获得的快乐别人不知道,你只有自己默默咀嚼一遍。那些浪漫气十足的艺术家也要经历这些劳动的全过程——他的艺术是浪漫的,可他的劳动一点也不浪漫,他的汗水从来都不少流。

艺术可以让人热血沸腾,可以使人狂热,可是制造这种艺术的人看起来倒比较冷静。他或许抽着烟斗,用一个黑乎乎的茶杯喝茶,捏紧笔杆一画一画写下去,半天才填满一篇格子。

一个人不是无缘无故地选择了艺术。当然,他有先天的素质,俗话说他有这个天才。不过你考察起一个人的经历,发现他们往往曲折,本身就像是一部书。生活常常把他们逼进困境,让他尴尬异常。这样的生活慢慢煎熬他,把他弄成一个特别自尊、特别能忍受、特别怯懦又特别勇敢的矛盾体。看起来,他反应迟钝,有时老长时间说不出一句要害的、一语中的的话来。其实这只是一方面。这是表示他的联想能力强,一瞬间想起了很多与眼前的题目有关的事物,他需要在头脑深处飞快地选择和权衡。这差不多成了习惯。所以从外部看上去,就有点像反应迟钝。而那些反应敏捷的人,往往只有一副简单的头脑,蛇走一条线,不会联想,不够丰富,遇到一个问号,答案脱口而出。他是一个机敏的人,也是一个机械的人。

考察一个人究竟怎样渐渐趋于内向是特别有意思的。有的原因很简单,还有些好笑。但不管怎样,也还是值得研究。这其中当然有遗传的因素,不过也有其他的原因。

我发现一个人在逆境中可以变得沉默寡言,可以变得深邃。外界的不可抗拒的压力使他不断地向内收缩,结果把一切都缩到了内心世界中去。而一般人就不是这样,他可以放松地将其溢在外表。一般人是无所顾忌的,一张口就是明白通畅的语言,像他的经历一样直爽。另外一种人就不是了,他要时刻准备应付挑剔和斥责——即便这些挑剔和斥责不存在了的时候,他仍要提防。这成了一种习惯。他哪怕说出的是明白无误的真理,也觉得会随时受到有力的诘难而不断地张望。好像他是个涉世不深的少年,像个少年一样怕羞,小心翼翼。他一点也不像个经多见广的人。

内向的人有时不善于做一呼百应的工作。他特别适合放到一个独立完成工作的岗位上,特别适合做个自由职业者。当然,他的世界同样是阔大的,不过不在外部,而只限定在内部。

你看,这一切特征不是正好属于一个艺术家吗?所以我说我一开始不理解艺术,主要是因为我不理解艺术家。

也有超出这种现象的,那就是一个人在经过长久的修养、漫长的生活之路以后,也可以极有力地克服掉一些心理障碍,回到一般人的外部状态。他可以强力地抑制掉一些不利于他面向外部生活的部分,坚强起来洒脱起来。如果到了这一阶段,那就要重新去看了。你会发现遇到了生活中一个真正的超人,一个强有力的人物,他可能是一个社会活动家,一个群众公认的领袖和智者。

不过即便在这个时候,你如果细心观察,仍可以看到他的强硬外表遮掩下的一丝羞怯,看到他的悲天悯人的心怀。没有办法,他走进了一个世界,一生都努力走出来,结果一生也做不到。这就是艺术的魔力,是血统也是命。你必须从客观世界强加给一个人的屈辱和不幸、从人类生活当中的不公平去开始理解一个人。那会是*有用的、*实在的……

理解了作者再去理解作品,那就容易多了。你到*后总会弄明白,一部作品为什么可以写成这样而不写成那样,你会弄明白它的晦涩和繁琐来自哪里。一般讲一个作家的全部作品,包括他的书信和论文,所有的文字,都表现出惊人的一致性。他的作品构筑成一个无比宏大的世界,你走进去,才会发现它有无限的曲折。那是他的思想和情感挡起的屏障。他充满了自身矛盾,他的一致性之中恰恰也表现了这种矛盾。

读作品一目十行,那等于白费工夫。因为你想捕捉一个人思维的痕迹,进入他的想象的空间,所以不可能那么轻松,它甚至一开始让你觉得不知所云,觉得烦腻。这些文字往往不是明快畅晓的,而是处处表现了一种小心翼翼的回避,使你一次次地糊涂起来。

他会多情地谈论他所感到的、看到的一切,所以他不可能一掠而过地跳进你所需要的情节。他对所有事物都细心地观察过了、揣摩过了,情感介入很深。他的叙述细致入微。这与一般的不简洁不凝练毫不相干。你初读它会感到不能忍受,但总会忍受下来。

他因为要回避很多东西,所以你在阅读中常常觉得不能尽兴,其中当然也包含了禁忌。他不乐于谈论事物的有些方面,起码是不愿以别人惯用的口吻和方式。作品中一再地表现出一种吞吞吐吐、欲言又止的意味,这就是回避的结果。这种回避的价值,就是展示了一个人的内心世界,体现了一种独特的性格魅力。他的拘谨是显而易见的,他丝毫也不打算遮掩这一点。他的全部作品,不论哪一章哪一节有多么泼辣,总体上看也还是像作家本人一样。这里面没有矫情,没有牵强附会,而是一个真实有力的生命的自然而然。

有些作品写得明朗而空洞,一层力量都浮在了表面,有的甚至有些声嘶力竭。这样的作品不让人喜欢。因为它无论如何构不成一个艺术世界,不具有那种内向性。这是很多作品的共同特点。至于那些情节作品、故意催人泪下的作品,都常常会是粗疏的。因为它们没有隐隐的不安和娓娓道来的叙说意味,没有一种艺术的幽然色彩。

这种作品的气质恰恰与我们所理解的艺术家的气质相异。如果我们确立了一个大致的原则,我们就不会满足那种作品。带着这种有色眼镜去看作品也许是危险的、粗暴的、不近人情的,但你纵观文学史,纵观人类艺术史,就不能不承认它大致还是有益的准确的,近乎一个常识。

有一次我读了一部作品,第*遍喜欢一点,回味了一会儿才觉得有些扫兴。再读第二遍,简直有些讨厌它。我觉得它太自以为是,太肯定,太武断,什么都被它简化了疏漏了——我由这本书又自然而然地想到了作者本人,那个我素不相识的异国人。我想他是一个骄傲的人,自大的人,一个愿意先入为主的人,而他又有一定的才华,有艺术的修养,能把这些相对粗浅的东西运用艺术技能连贯起来。所以这部作品一开始也容易打动人,好接触。因为它的外壳太薄。

读作品必然想到作者。每部作品的背后都有一个面孔。

我们看到,现在有才能的人太多了,而真正运用才能做出成功事业的人倒越来越少了。这好像是矛盾的。其实这又合乎情理。看上去的才能都是浮在表面的,而真正的才能总是沉在深层的。所以看上去有才能的人越来越多,就不是好兆头。

一个人只要记住了一些书本理论,并且又毫无遮拦地说出来,看上去就有条理,有才华。书本理论比起你脚踏的土壤,再复杂也是简单的。一个人被沉重的生活折腾过来折腾过去,他就不会是一个善于背诵书本的人。他的疑虑重重让你感到厌烦,但你得承认他有深度也有力量。

我认识一个博学的人。他在青年时期出口成章——人家都这样对我说。他在人多的场合具有极大的演讲能力,而且声音洪亮。可是他现在却没有多少言词,吞吞吐吐。总之他是个相当拙讷的人,他甚至有点不好意思。我如果不是听人讲过他的历史,还会以为他从来就这样呢!看来他这些年背向着外部世界,大踏步地前进了。他进入的内心世界越广大,他看上去也就越笨拙和迟钝了。当然,他是一个作家,他的作品我十分喜欢。我亲眼见过他多么脆弱地生活着,他的脆弱与极大的名声有些不相称……他真的脆弱吗?你稍稍深入研究一下,就会发现他具有真正的勇敢。你怎么理解他?他的柔软的性情,小心翼翼的举止,这一切都是怎么变成的?他经历了什么可怕的事情?这都需要从头问起。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他是一个好人,一个不折不扣的好人。他热爱小动物,与植物也互通心语,显而易见,他将老成一个可爱的善良的老人。

相反,一些没有做出什么贡献、小有得手的人,在生活中倒处处表现得刚勇泼辣,好像什么都不在话下,喘气都是硬的。不用说,这是有知之前的无知,是不足为训的。生活有可能接下去教会他们什么,也许永远也教不会了。因为你还得想到人本来就该是各种各样的,想到人性中不屈从于教化和诱导的那一部分。

比较起来,这种人更少一些同情心,很难商量事情。他们装成了信心十足的样子,很少怀疑自己,生硬而且冷漠。他们欣赏指挥士兵的将军,幻想着所向披靡的机会。有时他们真的让人感到是果决而有才华的人。可惜你观察下去,就会发现他们的真面目:一个毫无创造能力的循规蹈矩的平庸的人。那一切只是一种外部色彩,是伪装。他们远不是真切质朴的人,不愿意面对真实的客观世界——一个人对于一个世界总是微不足道的,人的迷惘和恐惧有时是必然的,不由自主的。

一个人有了复杂的阅历,才会更多地认识世界,而认识了世界,才会真正地看到自己的渺小。他怀着弱小的孤立无援的真实无误的感觉走向未来的生活,是完全正常的。所以他懂得了生命之间互相维护的重要,对一草一木、对一切的动物,都充满了爱怜之心。他常常把深深的情感寄托到周围的事物上,为一株艳丽的花,一棵挺拔的树而激动。多么好,多么值得珍惜,因为这是生命,是这个世界上*宝贵也*容易摧折的东西。他觉得自己也需要关怀和维护。他知道一个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所以想团结所有的人,所有的生命。

他仇视那些粗暴和残忍的东西。他知道什么是敌人,什么给人以屈辱。他自觉地站在了一个立场上。假使世界上所有的人都妥协了,只剩下了一个,那么这个人就会是他。他经历过,他爱过,他深深地知道要做些什么。只有这时候你才能看到他的满脸冷峻,看到激烈的情绪使其双手颤抖。可是谁也别想让他盲目跟从。他像一个孤儿来到了人间,衣衫上扑满了秋风。

你可以看到很多没有选择艺术的艺术家。而真正的艺术家,只一眼你就可以看到那个显眼的徽章。那就是他的多情和善良,他的内在的恬静和热烈。尽管他很可能在拣拾羊粪,放牧牛羊,可他品质上是一个诗人。他没有一行一行写下诗句,可他却带领着一群一群洁白的小羊。小羊围着他,与之紧紧相依。你跟随他走遍草原,他可以给你讲一个催人泪下的关于母亲和儿子的故事。他的脸被风吹糙了,可那也遮不住腼腆。他为什么害羞?一个过惯了辛苦,接触过无数生人的老汉为什么还要不好意思?这一类人何曾相识!

我不知见过多少这样的人。我从来都把他们视为艺术家的同类。

反过来,你也可以发现很多根本不是什么诗人的人,安然地在白纸上涂来涂去。他们精明得很,很懂得利害关系,一心想着乞来的荣誉。他们有同情心吗?是一副软心肠吗?他们真的为大自然激动过吗?他们曾经产生过怜悯吗?我永远表示怀疑。因为做不成其他事情才来涂纸,这是*无聊的。而诗人首先是个好的劳动者,他可以去做一切方式的劳动而不至厌恶。艺术家必然是勤劳的人,他生活的中心内容只有一个劳动。而那些伪艺术家一旦获得了什么,就再也不愿过多地流汗水了。他觉得劳动是下等人的事情,是耻辱。他根本不理解劳动才是永恒的诗意。

你大概经常遇到被繁重的劳动弄得十分瘦削的人,他们已经没有工夫说俏皮话了。这些人头上蒙着灰尘,皮肤粗黑,由于常年埋在一种事情里而显得缺少见识。他们没有时间东跑西窜,听不到什么新奇的事情。他们干起活来十分专注,尤其不是夸夸其谈的人。说起关于劳动的事情,才有些经验之谈,但用语极其朴实。他们说得缓慢而琐碎,甚至不够条理。不过你慢慢倾听下去,总会听出真正的道理。

好像他们已被这种劳动弄得迟钝了似的。其实他们是沿着一个方向走得太远,已经不能四下里张望了。你只要沿着他前进的方向去询问,就会发现他是这个世界上*博学的人。他的心都用在一处,他的目光都聚在一方,看上去也就有些愚蠢。当然这是地地道道的误解,因为劳动者没有愚蠢的。

任何劳动都连结着一个广阔的世界,一个人如果可以深刻地阐述一种劳动,那么他就阐述了整个世界。与此相反的是,有些人总想分析和描叙整个世界,到头来却没有准确地道出一种事物。这真是让人警醒的事情。

那些活络机灵的眼睛和光亮的面庞,都是没经历长久劳动的缘故。那不是天生丽质。可是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很容易就被一种表面现象所迷惑。人们就像误解一般的劳动者一样,一次又一次地去误解艺术家。他们不理解艺术,其实首先是从不理解艺术家开始的。那些把自己的一生贡献给文学的作家们,他们正是因为长久地沉迷于一种劳动而变得少言寡语。这里虽然也不排斥另一类型的作家,但实际上的另一种类型又在哪里?他们又怎么会始终地开朗活泼,面无愧色呢?这个谜由谁来解呢?他们是心安理得的艺术家,是在自己的世界里痴迷忘返的艺术家吗?我不知道。

我太熟悉在艺术之途上走了一辈子,到后来慢慢衰老也慢慢沉静下来的可敬的老人了。他们后来已经十分坦然与和善了,真正地与世无争。他们的骨节僵硬的手还是让人感到温暖和柔软,还是那么善于安抚别人。他们没有进入尾声的怨艾和急躁,而是微笑着看待一切。这就是一个成熟的、真正的、纯洁的艺术家的结局。这难道不是像镜子一样清晰地映照着一个人生吗?这是不能掺假的。

我想,这个老人在特别年轻的时候失去了欢蹦跳跃的机会和权力,以至于深深地伤害了他。后来他成熟了,一种性格开始稳定也开始完*,生活的奥秘向他不断展示,他已经不必像个孩子那样把喜怒哀乐挂在脸上了。至于到了晚年,他早已把心中积存的各种压抑尽情地宣泄了,早已痛痛快快地驰骋过了,这时候带来的是身心的放松,是无私无欲的怡然心境。

至此我们可以对比一下不同的人接近生命终点的情景。这会非常有意思。种种差异是特别明显的。或微笑地迎接,或力不从心。有的嫉妒,有的宽容。有的愈加狂躁,有的趋于平静。一个勤劳的人知道一生能做些什么、已经做成了什么,尽了自己的职分,于是也就感到了安慰。与此相反的是掠夺和索取,是蒙骗和乞求,他*后绝对不会安宁。私欲越多越不容易满足,必然不会善罢甘休。

我们研究一个作家,过去很少从劳动的角度去进行。其实日复一日的,不间断的劳动的确可以改变一个人的秉性。只要这种劳动不是强加于人的,不是超负荷高强度的,那么它就可以使人健康。真正健康的人总是淳朴的。他给人的感觉是持重、谨慎,很能容忍。这一切特征难道不是一个好的作家也应该具备的吗?

童年对人的一生影响很大。那时候外部世界对他的刺激,常常在心灵里留下永不磨灭的痕迹。差不多所有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