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详辞世(左岸译丛)
  • 安详辞世(左岸译丛)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安详辞世(左岸译丛)

正版全新

13.68 4.3折 32 全新

库存11件

上海浦东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法]西蒙娜·德·波伏瓦 著 赵璞 译

出版社海天出版社

ISBN9787550726185

出版时间2019-06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纸张纯质纸

页数158页

定价32元

货号1072350

上书时间2024-03-10

文学书专卖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书    名】 安详辞世(左岸译丛)
【书    号】 9787550726185
【出 版 社】 海天出版社
【作    者】 [法]西蒙娜·德·波伏瓦 著 赵璞 译
【出版日期】 2019-06-01
【版    次】 1
【开    本】 32开
【页    码】 158
【定    价】 32.00元

【编辑推荐】 
1.  波伏瓦首次正式引进中国出版的作品。

2.  披露了与母亲重建关系的内幕,对于研究波伏瓦和读懂她的作品尤其是《第二性》具有重大意义。

3.  被认为是波伏瓦“*柔软、*秘密”
的作品。

一个学术女性罕见的情感作品。

【内容简介】 
《安详辞世》是波伏瓦在自传作品,出版于1964年,写的是母亲辞世前后的情况。1963年,波伏瓦的母亲被发现罹患癌症,在母亲去世之前的3个月,波伏瓦一直陪伴病床前。这一次,使她痛苦的不再是母亲的淫威,而是她的衰老和病痛。

本书回忆了波伏瓦母亲的一生和她与母亲的关系,也思考了家庭、妇女地位、死亡等她作品中的命题。

【目录】 
《安详辞世》无目录

【文摘】 
有时候,尽管非常少见,爱、友谊、亲情战胜了死亡的孤独。尽管表面上如此,甚至当我握住妈妈的手,我也并没有和她在一起:我在欺骗她。因为她总是被欺骗,这种高明的欺瞒让我感到恶心。

我已成了那个滥用她的命运的帮凶。但与此同时,我身体中的每一个细胞都加入了她的拒绝和反抗。也正是因为如此,她的失败让我不知所措。尽管妈妈去世的时候我并不在她身边,尽管我已经亲眼见证了三个人真实的死亡过程,但是只有在她的床边,我看见了死神—跳着死亡之舞,露出嘲弄的笑容的死神;在炉边故事里,手持镰刀来敲门的死神;无处不在,诡异而不通人性的死神:它就存在于妈妈的脸上,每当她露出牙龈,展现出无知的笑容时。

“他已经到了死的年龄。”老人的悲哀及其流亡—他们中的大多数都觉得这个时刻还未到来。涉及我母亲,我也如此。之前我并不明白,为什么一个人可以发自内心地为一个亲戚,一个七十多岁的前辈痛哭流涕。如果我遇到一个五十岁的女人因为失去母亲而伤心欲绝,我会觉得她过于敏感:我们都是凡人,到八十岁早该入土了。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你不会因为出生、生活和衰老而死亡。我母亲年事已高,她的生命很快就要终结,但是这样的认识并不能缓解我们的惊恐:她长了肿瘤。癌症、血栓、肺炎,它们就像引擎骤停在半空,突然而又难以预料。瘫痪、垂死的母亲鼓励大家要保持乐观,要珍惜每时每刻。但她徒劳的顽强也撕破了日常琐事令人安心的帷幕。没有什么自然的死亡,在人身上发生的一切永远都不会是自然的,因为他的存在对世界来说就是一个问题。凡人皆有一死,但对每个人来说,他的死亡都是一场意外,尽管他深知这一点,也赞同这一点,这仍然是一种不当的暴力。

【前言】 
西蒙娜·德·波伏瓦写过一些回忆录,借此让人了解她的生平和事业。1958年到1972年,四卷本回忆录《端方淑女》《岁月的力量》《事物的力量》《清算已毕》陆续问世。其间,还有一本小书《安详辞世》于1964年出版。作家的基本矛盾在于,在幸福的生活和必要的写作之间常常感到难以抉择;一方面是辉煌的偶然,另一方面是严峻的救赎。这一矛盾为这项规模宏大的自传项目找到了合理的解释。某种意义上,她将自身的存在作为写作的对象是为了摆脱这种困境。

 西蒙娜·德·波伏瓦1908年1月9日出生于巴黎。在参加法国高中会考前,她一直在天主教艾德琳·德西尔私立学校学习。1929年,她通过法国大中学教师哲学科资格考试,此后至1943年依次在马赛、鲁昂和巴黎教书。早在1939年战争前,她就已经完成了《当精神占据上风》的创作,不过直到1979年这部作品才得以面世。波伏瓦文学事业的真正开端应是《女宾》(1943)。后来她又出版了《他人的血》(1945)、《人都是要死的》(1946)、《名士风流》(获1954年龚古尔文学奖)、《美丽的形象》(1966)以及《独白》(1968)。

除了1949年出版的《第二性》闻名于世,成为世界女权主义运动的代表作,西蒙娜·德·波伏瓦还出版了包括许多哲学论文和论战文字在内的理论著作,比如《特权》(1955,在《思想》系列随笔中再版,出现在该系列第*篇文章《必须焚毁萨德吗?》题目之下)以及《老年》(1970),创作了话剧《白吃饭的嘴巴》(1945),还在《美国日记》(1948)和《长征》(1957)中讲述了自己的游历经历。 

萨特去世后,西蒙娜·德·波伏瓦出版了《永别的仪式》(1981)和《寄语海狸》(1983),后者收录了萨特写给她的大量书信中的一部分。直到去世那天—1986年4月14日,她都一直积极参与由萨特和她本人创立的《现代》杂志的各项工作,并以多种形式表达自己对女权主义全方位的支持。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