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海净土:我的水俉病
正版全新
¥
25.27
6.7折
¥
38
全新
库存6件
作者[日] 石牟礼道子 著,肖放,秦维 译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ISBN9787108065629
出版时间2019-11
装帧其他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定价38元
货号999096
上书时间2023-12-12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书 名】 苦海净土:我的水俉病
【书 号】 9787108065629
【出 版 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 者】 [日] 石牟礼道子 著,肖放,秦维 译
【出版日期】 2019-11-01
【版 次】 1
【开 本】 16开
【定 价】 38.00元
【编辑推荐】
水俣病是近现代工业产生的生态恶果,不仅贻害环境,而且反噬人类的生活。作为早发的现代化国家,日本的生态破坏的教训,并没有被后发国家吸取,我国在高歌猛进的发展过程中,大规模产生(复制)了同样的严重生态后果。这些问题虽已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但似乎还缺少有分量的文学作品加以表现。
2019年是《苦海净土》问世50周年,也是中国奔向憧憬中的“绿水青山”进程中的一年,阅读这部作品,可以让我们直面生态危机受害者的凄惨人生,形象地了解环境污染的切身而重大的危害,从个人、社区和周边着手,正确处理生活、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内容简介】
水俣病于1953年在日本熊本县水俣一带开始被逐渐发现,这是由工厂废水中的水银成分引发的现代文明病。在当地长大的作者石牟礼道子把它视作自身的苦难经历,1960年左右,她怀着“并不是想要谁来阅读,而是打算独自奋战”的心态开始采访,对患者及其家人悲苦的人生进行了记录,并通过文章呈现了水俣病患者的惨状。同时,肇事企业和日本政府在面对重大民生问题时的推诿、拖延、冷酷,也得到了很好的揭露。这些文章陆续发表,*终结集为《苦海净土》于1969年出版。首版后,即产生了巨大社会影响。作者也成为反环境污染领域的著名公众人物。《苦海净土:我的水俣病》是世界生态文学中重要的作品之一,其中的某些段落还入选日本的教科书,在日本可谓家喻户晓。
尽管《苦海净土:我的水俣病》已经问世50年了,但它仍未停止向世间诉说现代工业文明可能带来的巨大环境灾难给人类造成的深痛巨创,和那即便是处于极限状态下也从未泯灭的人性的光辉与尊严。作为生命的文学,它永远值得阅读。
【目录】
第*章 山茶花的海洋
少年山中九平
细川一博士的报告书
四十四号患者
死旗
第二章 不知火海沿岸的渔民
船墓场
昭和三十四年(1959)十一月二日
当泥巴投向天空时
第三章 雪女记闻
五月
再做一回人
第四章 天之鱼
九龙权限殿下
海石
第五章 地之鱼
吸潮的海岬
彷徨的旗帜
草之母
第六章 咚咚村
春
我的家乡与“公司”的历史
第七章 昭和四十三年
水俣病对策市民会议
生命的契约书
天皇陛下万岁
满潮
后记
改稿说明(旧版文库版后记)
石牟礼道子的世界渡边京二
水俣病五十年原田正纯
【资料】纠纷调停案《契约书》[昭和三十四年(1959)十二月三十日]
【文摘】
《苦海净土:我的水俉病》:
死旗
往海滨的方向望去,在黑魃魃的远方能够看到对面天草的各个岛屿。这一年,水俣的冬天少有地冷,凄厉的西风猛烈地吹过天草的岛屿和不知火海。
在风口下小山丘上的一间小屋里,仙助老人去世了(七十九岁,水俣市月浦人)。面向大海的村落的家家户户都门板紧闭,岸边连一艘船也看不到。
昭和四十年(1965)-月十五日,是水俣病发病以来的第十三个年头[昭和二十八年(1953)十二月被确认为第*号患者的沟口丰子于昭和三十一年(1956)三月十五日死亡],并崎仙助老人是第八十六号患者,也是一百一十一名患者中的第三十九位病逝者。老人的死充分体现了他独立自尊的人生轨迹,在临终前身边只有一个看护了他一夜的、住在离他小屋不远处的四十三岁的二女儿。
水俣市立医院的水俣病特别病房楼的边上是一个遗体安置房,紧挨着遗体安置房的是解剖室,在那里我偶然遇到了市政府来的职员蓬氏,于是有机会偷窥到解剖室里发亮而松软的内脏切块。
那些内脏切块酷似好不容易被这片土地的人们接纳的烤内脏串的材料。他以前就在筑丰的废坑一带徘徊,对朝鲜料理有危耸的独特的见解。对与仙助老人的小屋隔着一条山谷的另一端的市营屠宰场,还有水俣川下游偏僻村落咚咚村的市营火葬场汽油窑的使用方法等,经常大胆地表述他那些自由奔放的新见解。然而就是这个胡须软软的政府职员却用特别幼稚的声音嘟囔道:“今天中午饭我就不吃了。”
比起这个,更让我记忆犹新的情景是二十天前发生的事。
熊本大学医学部的巡诊人员来到水俣市的月浦和出月这两个部落。在由患者家属组成的互助会的会长家里,聚集了来自各地的十四五名居家患者(就是那些由于种种原因,发病以来无法住进水俣市立医院水俣病特别病房楼的患者,或者是还没治愈就主动出院的患者)。
在连防波堤都称不上的小山丘的山洼前,山本会长的家面向着大海,就像是谁拿了箱子放在那里一样,显得很威严。家门口摆放着脑波测定仪。
从大概有三个人才能抱得过来的巨大脑波测定仪中伸出几条像小尾巴一样的电线,拧在一起散落在榻榻米上。机器发出震动和声响,让年幼但眼睛还能看到的小患者们,一看到就立刻退后,躲到母亲的怀里了。
从脸上的表情可以看出,母亲们也都被眼前这个超大号的、有魔法似的机器吓着了,似乎大家都屏住了呼吸,身体不自觉地蜷缩着坐在那里,看一眼医生又看一眼机器,好像在比较着什么。
大概有十张榻榻米大小的屋子里,五六个医生和社会福利机构的工作人员,再加上十几名患者和家属,把屋子挤得满满当当的。山本先生抱着火炉说道:“很冷吧?一会儿脱掉衣服就更冷了。嗯,把这个炉子放在哪里好呢?”他一边挪动着火炉一边不时地用手按住生病一侧的眼睛。
也许是因为榻榻米底下通着风的缘故,尽管这么多人挤在屋子里,那天还是让人感到了几分寒冷。
……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