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天须由今日塑形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明天须由今日塑形

正版全新

18.52 4.7折 39 全新

库存3件

上海浦东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金莲兰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ISBN9787521204643

出版时间2019-11

装帧其他

开本16开

纸张轻型纸

页数361页

定价39元

货号1197675

上书时间2023-10-13

文学书专卖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书    名】 明天须由今日塑形
【书    号】 9787521204643
【出 版 社】 作家出版社
【作    者】 金莲兰
【出版日期】 2019-11-01
【版    次】 1
【开    本】 16开
【页    码】 361
【定    价】 39.00元

【编辑推荐】 
该书对关注朝鲜族历史,现状,未来的每一位读者,提供朝鲜族生活现场的*手资料,令其有所感兴和裨益。

【内容简介】 
今天是昨日的延续,而明天也要塑于今天这个时空当中,“这也正是我们需要忠实地守旧,而又要欣然迎接新的东西的理由”。

  当人们利欲熏心,急功近利,不惜毁坏废弃生态环境时,当人们将对传统与历史弃之如敝屣,一味轻蔑的那种执念,用“思想解放”的面纱激情包装时,一场悲剧悄然拉开序幕:民族的历史将被砍断,民族的形象与气质将被冻结,民族的生存空间将被面目全非。这本书将这一忧患意识作为切入点,抒发了“明天须由今日塑形”的理由。

【目录】 
第*辑 我们失去了什么

我们需要思索和苦恼的     /3

《阿里郎》的意义     /8

那些我们失去的……     /11

读书文化复活论    /17

父亲的归来    /20

难忘第*笔稿酬    /25

“*后的分队长”的贤内助    /31

父亲的眼泪    /36

遥寄母亲    /40

假如延边是朝鲜族文化的麦加……    /44

我的忘年之交    /47

凡是过去,皆为序章    /51

燃烧灵魂的悲壮的救赎    /53

“丢弃容易找回难”    /59

为“寻找延吉记忆”喝彩    /62

第二辑 绝不是隔岸之火

踯躅在中国主流社会门槛外的朝鲜族文学    /69

多元共存年代的朝鲜族生态与文学关键词    /75

在韩朝鲜族务工者民生论    /79

中韩建交二十年与延边劳务输出    /84

“遗产”归属之争议    /88

从“中国人走那边”说开去    /91

绝不是隔岸之火    /94

钓鱼岛事态与“间岛问题”荒诞剧    /97

不知反省灾难必会重演    /101

殖民地幽灵在徘徊    /105

为什么你要知道瑞甸书塾    /109

“Korean”与朝鲜族    /113

为在韩下一代的可贵尝试    /121

“泥鳅”的丑恶行径与我们的责任    /124

“扔下这块土地,还能去哪儿?”    /128

从一位韩国小伙子“朝鲜族再发现”说开去    /132

复苏的龙井之“魂”    /135

第三辑 “异想天开”的魅力

借港出海的智慧    /141

“中国造”与“延边产”    /144

异想天开的魅力    /148

论维护民族特性    /153

剧变期民族文化追求的向心点    /156

艺术价值随想录    /159

名人效应开发论    /163

“能歌善舞的民族”论    /166

营造鲜活的延边感觉空间    /170

多文化家庭论    /174

如何缔造健康的市民社会    /177

将第二人生献给“该做的事情”    /180

吾为足球狂    /186

州委书记的“文化之旅”    /195

哈佛大学一个朝鲜族学徒的告白    /199

感动咏叹曲    /202

第四辑 乡气的美学

海兰江的意味    /209

黄牛咏叹曲    /212

农民“绅士”与农民“乞丐”    /220

乡气的美学    /224

米饭咏叹曲    /228

绿色城市开发论    /232

都会中心论    /235

设计我的故乡    /238

生态观变迁史    /242

消灭麻雀运动给人的启示    /245

“涂鸦病毒”净化论    /248

南京“梧桐树”你可安好    /251

我们的食物危矣    /254

食物信赖论    /259

延吉动物园呼吁人性化关怀    /262

延吉南山恐龙化石的启示    /268

第五辑 惯例论

“胡闹!”    /273

惯例论    /277

现代版“党八股”铲除论    /281

“老虎”与“苍蝇”共生生态链    /285

红黄牌与掏牌    /288

话说延边足球    /292

一场尴尬的败仗    /295

球迷号啕痛哭为哪般    /298

里皮教练该作何感想    /301

“丢牛补圈”新谈    /304

“有罪推定”酿成的悲剧与人权保障    /308

海上渔业冲突与我们的选择    /311

未知的自然灾害与人类的应对策略    /315

日本大地震所感    /318

“7·23”惨案的警示    /322

将“农民血统”当遮羞布可以休矣!    /325

为“趁着在职的时候,做得到的时候”点赞    /328

日中友好青年代表团访问延边的意义    /331

农心论    /334

“山东棒子”与“高丽棒子”    /337

附录:永不停歇的疾走  李莲花    /341

后记    /346

【文摘】 
第*辑 我们失去了什么

我们需要思索和苦恼的

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Daniel Defoe,1660—1731)创作的《鲁滨逊漂流记》是我十二岁那年读的,算起来还是我读的第*部外国文学作品呢。

当然了,知道这部作品摆脱了18世纪初主导英国文坛的一味鼓吹资产阶级和封建王朝的妥协与调和的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的束缚,反映出新兴资产阶级勃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有着极高的文学价值等等,还是在大学学习欧洲文学的时候的事情。可是,在懵懂的童年,鲁滨逊勇敢的探险精神和顽强开拓的毅力,挑战大自然积极求生的传奇,还是令我深深着迷。

少年好动,我居然不满足于看看书,冲动地想亲自体验一把了。说干就干,在一个秋雨淅沥的日子,我甩掉了一直一起胡闹的邻居的小伙伴们,独自一个人爬上了公园后山,用松树枝搭了个简陋的“窝棚”钻了进去。听着雨打树枝的声音,我仿佛顿时成了“小王国”的主人,心中那个爽,简直无可名状。现在想来有些不可理喻,但当年的那本书,把我“勾引”到公园后山,却是不争的事实。

经历岁月沧桑,如今回想起来,笛福让鲁滨逊放弃舒适安逸的王公贵族的生活,甘愿做个普通人投身航海,甚至让其流落到荒岛,度过无衣缺吃的野蛮人生活竟然长达二十八载,真是用心良苦,其用意不谓不明显。那就是跟当时无病呻吟、描绘华丽奢侈的贵族生活的古典主义叫板,宣扬崇尚个人的个性自由和尽情发展的新兴资产阶级积极进取的时代精神。

作者这样标新立异、苦苦追索的文学精神,在当年古典主义占主导地位的英国,该激起多大的波澜,给人多大的冲击,也是可想而知的。

这就是文学作品的魅力所在了吧。

文学之所以能贴近读者,拨动读者心弦,无非是缘于作品带给人的刻骨铭心的感动。而所谓的感动,只有作家用富有个性的真实情感,开启读者思维之门,令其窥见本人尚未领会或发现的时代本质时才有可能萌生。

契诃夫从自己的创作实践中得出这样的结论:

“文学家是自己时代的儿子,因此,应当跟其他一切社会人士一样受社会生活条件的制约。”

时代精神可令文学创作成功,从而成为激发作家潜力,让其大显身手的源泉。而那些远离或背弃时代精神的作品,对读者可谓毫无魅力,它所孕育的只能是并非文学的怪胎。

林元春的短篇小说《亲戚之间》之所以能引起广大读者的共鸣,还光荣入选“1983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正是得益于作者扎根在朝鲜族人民群众的生活当中,时代色彩鲜明,从带有浓郁乡土色彩的延边人日常的家庭生活当中寻找素材的缘故。作者描绘的是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司空见惯的身边小事,可作者却独具慧眼,探微知著,用时代眼光塑造出“铜佛寺嫂子”“朝阳川媳妇”等栩栩如生、有血有肉、富有个性的朝鲜族女性形象,用亲戚关系的镜头透视那一时期朝鲜族社会的人际关系,用*接地气的方式折射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发生在我国农村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托尔斯泰说过,文学作品想要创造出感动,作家本身先要具备能够体味感动的能力。笛福和林元春,用自己创作的《鲁滨逊漂流记》和《亲戚之间》展示出能够体味感动的自己的心灵能力。

当然,作家体味感动是需要前提的,比如贴近人类所有正面的精神价值及人类的积极的情感啦,不是照葫芦画瓢从别处借用而是从自己的心灵深处喷吐出火热的激情和情感啦,等等,这些都是一个作家能够从生活中感受和体味感动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

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剧变的时代。我们的文学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与时代共呼吸,作家就要当一个弄潮儿,站在时代潮流的排头。置身时代大潮的岸边,无动于衷隔岸观火的人,是不配当作家的。

倘若一个作家没有从现实生活中喷发的真实而强烈的情感,没有对现实生活的透彻的了解与深刻的体会,他的创作必然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即使能写出一些东西也只能是无病呻吟或扭曲生活的残次品。

郑世峰的中篇小说《布尔什维克的映象》可说是诠释这个观点的生动例子。作者之所以能创作出这部反映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史悲喜剧的深刻反思的力作,皆因为作者本身就是一个亲历者,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这一时期的农村生活,同时做到把自己经历数十年政治风云体会到的强烈的情感和苦恼,加以理性化,并用犀利的笔调予以再现的缘故。

作者称,自己在“漫长的数十年间,用铁铧犁着满是沙砾的瘠薄坚硬的土地”,挣扎在“生活的*底层”,一点一滴培育出“对饱受压抑或穷苦的草民发自心底的爱、对社会邪恶的抵抗姿势”。努力将“对社会与人间百态的知性的洞察及冷静的思考”、描绘“文革”伤痕的犀利的目光升华为挖掘“文革”的历史根源,做出时代“反思”的一种精神,而这种成熟的作家精神才是孕育出如此名著的土壤的吧。

对我们的作家而言,中国朝鲜族的生活及生存环境,应是永远值得关注和反映的沉重话题的吧。特别是目前饱受城市化、产业化、海外劳务输出大浪冲刷的我们农村的现状,堪称是重中之重的时代内容了吧。

带着这种沉重,翻阅一下这两年的《延边文学》,虽然为数不多但也有一些作品显示出我们的作家带着一种时代责任感与历史的使命感,描述我们民族根干的追求和尝试,这点应说是令人鼓舞的。

代表性的作品有描述我们的农民深受其他民族的冲击,因城市化、产业化而沦落为边缘人的现状的短篇小说《某个夏日》(崔国哲,2008.11);对无法守护浸透着血汗的家乡热土的现实,表示深深忧虑的短篇小说《长孙》(朴玉男,2008.12);抒发寻觅到新的故乡却无法安居,只得再次漂流的丧失的悲哀的随笔《破碎的家乡的半边脸》(李泰根,2009.7);慨叹虽然土路变水泥路,草屋变砖房,家乡却成了流失“青春”的衰败的地方的诗《回了趟老家》(朴秉大,2008.5);尽管衰败尽管零落,我们还有决心、有能力将我们农村建成美好家园,给人希望的中篇小说《南瓜沟的大面瓜》(洪天龙,2009.2)等。

上述作品虽然存在着这样那样程度不同的瑕疵,但关注我们民族的生存与出路,有感而发的作家忧患意识,想来能引起广大读者的共鸣。

眼下,中国的主流文坛正呼吁文学去掉泡沫。希望克服目前滋生的一种倾向,即背离人民群众的生活是文学作品唯一源泉的基本准则,将文学作品当作纯粹寄托个人情感的小众享有物的倾向。

文学作品理应包含的“精神钙”,不应被落伍于时代潮流和需要的苍白观念、基于低级趣味的无病呻吟和扭曲的自我发泄、怪异的哀鸣所异化,切不可闭上“发现精神的慧眼”。

衷心期盼我们的作家圈子能够推出更多更好的与民族同呼吸共命运、接地气、贴近我们民族读者的心灵的魅力四射的文学作品。

《延边文学》2009年第10期

【前言】 
明天须由今日塑形

记得上世纪70年代初,笔者曾买过一本中文的自然科学小册子。说来惭愧,当时不是忽然对自然科学产生了什么兴趣,完全是看见扉页的一首诗,被它吸引住了,不管三七二十一先买下来的,里面的内容似乎未曾翻阅过。为了一首诗,竟然不遑顾及内容就买下一本书,且那首诗深深镂刻在脑海之中,至今开口就能吟出来,也算是一件小小的怪事了吧。待我明白那就是歌德1827年为《浅谈整个自然科学》一书所写的序诗,是此后很久以后的事情。可能是因为作家的汉译风格,不可避免地沾染上当年“文革”之风,我接触那首诗的时候,感觉到的不是诗歌的抑扬顿挫,而是一种近乎政治口号的铿锵豪迈。

回想起来,可能是那首诗当中“忠于守旧而乐于迎新”这一句特别拨动了我心弦的吧。那可是个性完完全全被抹杀,世界整合为一个主义的年代啊,这句诗彗星般掠过已被彻底洗脑,圈进死板划一框框的我幼稚的思维,如一缕清新之风悄然影响着我观察世界的视线。在当年那股以砸烂所有旧东西为荣的疯狂政治风土下,歌德这“忠于守旧”的公然宣称,堪称是严重背离“无产阶级革命精神”的政治鸦片。而捕获我的,恰恰正是这一点的吧。

也许正在那时候,歌德的诗句在我手中化身书法作品,镶以镜框,郑重悬挂在我办公室*醒目的位置上,此后几换岗位辗转多处,此诗句始终相伴我左右。每当清晨踏入办公室,*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歌德翁的这句诗,浸染经年,我僵化的思维开始松动,一股清新之流徐徐渗透进来,默默凝结为一种逆反心理。“忠于守旧而乐于迎新”——这个振聋发聩的诗句,成为我在职期间演说当中引用*频的警句,警示我时时检验自己的哲学态度,敦促我用历史眼光不断提出新的目标和愿景。

我们的今天是昨日的延续,而我们的明天也要塑形于今天这个时空当中。历史离我们渐行渐远,成为昨日往事,同时成为今日的序章。这也正是我们需要忠实地守旧,而又要欣然迎接新的东西的理由的吧。

忆往昔,我初见歌德序诗的年代,正是鼓吹跟一切旧东西彻底决裂的“红色”岁月。如今四十载光阴荏苒,不堪回首的岁月终成历史,但对年代久远的事物一味破坏、大肆毁灭的执念,仍旧会被包装成“改革”这种新潮的激情,令我们备感迷惘和困惑。

当笔者与我挚爱的同胞们一道,辗转人文、社会、生态、文化诸般领域,历经坎坷的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的岁月里,我得以逐渐领会歌德所言“守旧”与“迎新”的辩证关系。当我看到我们的部分官员对过去岁月有传统的东西弃之如敝屣,而对未来不确切的东西却过于轻率地迷恋和向往,遗憾与失望之情无法言表。那是因为这样变态的“迎新”行为,势必会扰乱理性的“守旧”姿势,不免会截断历史顺畅的流向。

须知,一味地轻蔑旧东西,不惜加以毁损、废弃,恨不得与之撇清一切关系的虚无主义,只能酿成阻断历史延续性的结果。当笔者这一理念愈加成熟的当儿,一个好运砸到我头上,我荣幸地获得亲眼领略歌德的故乡德国的机会。

记得那年走访德国城市乡村,笔者感触良多。这块历经沧桑的国度,堪称是全球灾难*深重的土地,却将古典与现代、浪漫与严肃熔于一炉,鲜活地保留着历尽千年风云变幻亘古不变的各个历史时期灿烂悠久的文化,古朴典雅且浑然天成,令人心折叹为观止。笔者深深体会到德国堪称是“忠于守旧而乐于迎新”的活生生的楷模。令笔者印象深刻的是德国大小城市,都不惜投入庞大的人力、物力,动用各种高新技术手段,正在精心修复历史文物与古迹。而这种文物和古迹,又重现了德国昔日潋滟风采,成为振奋国民士气、延续传统与历史的生动教材。真真不愧为孕育歌德的伟大国度呵。

我们的明天是在过往历史的基础上筑就的。当人们利欲熏心、急功近利,不惜毁坏文化遗产时,须知遭到破坏的当不仅仅是单纯的一处遗址或一块文物,一场悲剧正悄然拉开序幕:我们的历史将被砍断,民族的形象与气质将被冻结。无可否认德国人是一个执着的民族,他们义无反顾地意欲重现自己的历史与传统,将自己的遗产与古迹保护得完*无缺,正是这种执着与孜孜不倦的努力,实现了德国历史延续性的恢复、现代人与悠久文明的融合。

近距离感受到浸润德国人身心的“守旧”情结与再现历史的努力,我不禁想到同样作为历史一环的我们又将为历史留下点什么,深感痛心和愧疚。同时不能不反省我们的“迎新”基础,又是多么脆弱而不堪。连老祖宗留下的“旧”都守不住,岂能奢谈创造出“新”?这样创造出来的“新”,不啻空中楼阁、海市蜃楼。

偶然发现一本自然科学书籍扉页上的一首歌德的诗,改变了笔者的生活态度。有意无意、不知不觉间从歌德的诗歌当中汲取理念的力量,我似乎可对自己四十年公职生涯有些许自负:笔者以忠于守旧而乐于迎新的姿态,为传承与发展我们的民族文化倾注了自己的心血,不敢有一时一刻的懈怠。岁月匆匆,我的公职生活已打上完*的句号,可“忠于守旧而乐于迎新”将像一眼永不干涸的清泉,滋润我心田,令我的思维不至于僵硬、扭曲。

这首诗跟我缘分匪浅,有一天我突然冒出想要拜读一下用韩文翻译的这首诗的冲动。先是动用自己*大的能耐,翻遍了手头和周边的资料,无功而返之后就请几位诗人老前辈帮忙,没想到他们一致摇头,表示闻所未闻。多方寻求未果,我只好眼睁睁看着我的美好愿望成为遗憾。应了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这句话,远在首尔的女儿银珠得知了老爸的这点愿望,遍访大学图书馆和首尔几处文库,竟然找到韩文版的这首诗,用微信传给了我。多少年,将此诗的汉译版倒背如流,而今终于有了吟诵母语版的机会,真是幸甚福甚,怎不令人感慨万千。

既然歌德翁的这首诗,如泥中珍珠尚未为更多的人所知,我不揣冒昧,忝以这首诗作为本序的结尾,愿与垂阅拙著的诸君共勉:

辽阔的世界,宏伟的人生,

长年累月,真诚勤奋,

不断探索,不断创新,

常常周而复始,从不停顿,

忠于守旧而乐于迎新,

心情舒畅,目标纯正,

啊,这样又会前进一程。

2015年2月18日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