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用译卡勒瓦拉(上下)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孙用译卡勒瓦拉(上下)

正版全新

62.64 5.7折 109 全新

库存6件

上海浦东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芬兰)埃利亚斯·隆洛德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ISBN9787020116188

出版时间2019-11

装帧其他

开本32开

纸张胶版纸

定价109元

货号1203045

上书时间2023-10-07

文学书专卖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书    名】 孙用译卡勒瓦拉(上下)
【书    号】 9787020116188
【出 版 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    者】 (芬兰)埃利亚斯·隆洛德
【出版日期】 2019-11-01
【版    次】 1
【开    本】 32开
【定    价】 109.00元

【编辑推荐】 
芬兰人民爱好音乐和歌唱,各时代的歌手分别唱出了他们的鲁诺,在人民中间世世代代地口口相传;这些包含着芬兰古代神话和传说的鲁诺,正是一千多年前的芬兰人民的精神的想象,我们由此才能够在我们的心目中画出它的整个社会及其一切风俗习惯,也看到了他们的悲欢离合,一切真实的情感的抒发,以及对于威胁他们的生存的黑暗残酷的力量,进行着艰苦的不断的斗争。

芬兰民族史诗《卡勒瓦拉》(即《英雄国》)是*宝贵的世界文化遗产之一,在芬兰文学语言的形成上,在芬兰民族文化的发展上,都起了极其重大的作用。

【内容简介】 
《卡勒瓦拉》不但在一百多年前唤醒了芬兰人民的精神力量,而且还成了一百多年来芬兰文学和艺术的源泉。芬兰的画家、音乐家、文学家都与这部史诗有直接的或间接的联系。它是画家加伦-卡莱拉(A. Gallen-Kallela,1865—1931)和音乐家息贝留斯(J. Sibelius,1865—1957)的强有力的灵感的来源,他们二人都是《卡勒瓦拉》的热情的读者。芬兰文学的*伟大的代表者都多少受到《卡勒瓦拉》的影响,在他们的作品中看得出遗迹来。戏剧家如基维(A. Kivi 1834—1872)、艾尔戈(J.H.Erkko,1849—1906)、艾诺·雷诺(Eino Leino,1878—1926),小说家如林南柯斯基(V. Linnankoski,1869—1913),都写了以《卡勒瓦拉》的主要人物为主人公的作品。小说家阿河(J.Aho,1861—1921)的长篇和短篇,给芬兰的散文添上了新的美和力,就是由于他走的是《卡勒瓦拉》的民间文学风格的道路之故。著名的抒情诗人艾诺·雷诺从芬兰的民间诗歌学习了高度的艺术,他的大量的诗歌都依着《卡勒瓦拉》的诗行而写作。

《卡勒瓦拉》出版后不久,许多国家都有了译本,也获得了国外的专家和作家们的一致赞美。德国语言学家和神话学家雅各·格林(J. Grimm,1785—1863)提到《卡勒瓦拉》的非常的价值,将它的编者隆洛德与荷马、维吉尔等人并称;他又说,在描写自然景物上,除了印度的史诗以外,没有别的史诗可以与之相比。同国的语言学家施坦塔尔(H. Steinthal,1823—1899)只承认四部伟大的民族史诗,即《伊里亚特》《卡勒瓦拉》《尼伯龙根之歌》和《罗兰之歌》。

【目录】 
译本序1

第*篇万奈摩宁的诞生

第二篇万奈摩宁播种

第三篇万奈摩宁和尤卡海宁

第四篇爱诺的命运

第五篇万奈摩宁垂钓

第六篇尤卡海宁的弩弓

第七篇万奈摩宁和娄希

第八篇万奈摩宁受伤

第九篇铁的起源

第十篇熔铸三宝

第十一篇勒明盖宁和吉里基

第十二篇勒明盖宁赴波赫尤拉

第十三篇希息的大麋

第十四篇勒明盖宁之死

第十五篇勒明盖宁之复活及归来

第十六篇万奈摩宁在多讷拉

第十七篇万奈摩宁和安德洛·维布宁

第十八篇万奈摩宁和伊尔玛利宁赴波赫尤拉

第十九篇伊尔玛利宁的功绩及订婚

第二十篇巨牛及酿制麦酒

第二十一篇波赫尤拉的婚礼

第二十二篇新娘的悲哀

第二十三篇教训新娘

第二十四篇新娘和新郎离家

第二十五篇新娘和新郎归家

第二十六篇勒明盖宁重赴波赫尤拉

第二十七篇在波赫尤拉的决斗

第二十八篇勒明盖宁和他的母亲

第二十九篇勒明盖宁在岛上的奇遇

第三十篇勒明盖宁和迭拉

第三十一篇温达摩和古勒沃

第三十二篇古勒沃和伊尔玛利宁的妻子

第三十三篇伊尔玛利宁妻子的死亡

第三十四篇古勒沃和他的父母

第三十五篇古勒沃和他的妹妹

第三十六篇古勒沃的死亡

第三十七篇金银新娘

第三十八篇伊尔玛利宁的新新娘

第三十九篇远征波赫尤拉

第四十篇梭子鱼和甘德勒

第四十一篇万奈摩宁的音乐

第四十二篇袭取三宝

第四十三篇为三宝而战

第四十四篇万奈摩宁的新甘德勒

第四十五篇在卡勒瓦拉的瘟疫

第四十六篇万奈摩宁和熊

第四十七篇劫掠太阳和月亮

第四十八篇捕火

第四十九篇真假月亮和太阳

第五十篇玛丽雅达

神名、人名、地名表(附小注)

译者后记

【前言】 
《卡勒瓦拉》的时代背景,虽然一般认为发生在氏族制度瓦解时期,然而因为它是在长时期中口头流传着的,在原始的歌曲中,一定渗入了不少现代的调子。我们看到婚姻可以自主的波赫亚姑娘,也看到在掠夺婚姻下牺牲的萨利姑娘;我们看到勤劳的“原始的”工人,也雇用仆役和工人跟他一起工作;我们也看到驱邪念咒的英雄竟倾听着封建道德的训诲。所以有人说,《卡勒瓦拉》所包含的芬兰古代的鲁诺,它的写作时期远远在基督教传入之前,因为是口头的文学,到隆洛德编集的时候,基督教传入芬兰已经有七百年之久,自然要受到基督教的影响。因而也有人断定,《卡勒瓦拉》的*后一篇的故事,象征着基督教之传入芬兰,异教思想之终于让步;玛丽雅达和她的儿子也使人想到就是圣母马利亚和耶稣。——这却可以存疑,玛丽雅达这名字(Marjatta),可能源出于“玛丽亚”(芬兰文marja,意为莓果),玛丽雅达的故事也许还是基督教以前的传说。

《卡勒瓦拉》是芬兰人民的想象和经验的记录,它是芬兰人民的长时间的创作,它以夸张的手法,交织着想象和现实,唱出了和平的人民的声音。它不像印度的《腊玛延那》和《玛哈帕腊达》、德国的《尼伯龙根之歌》、波斯的《列王志》音译《沙赫那玛》,波斯诗人费尔多西(934—1020)所作。以及别的民族史诗那样,它们的主人公都是王侯将相的统治阶级,《卡勒瓦拉》的主人公却是平常的人物,其中三个*主要的英雄,万奈摩宁是农民——第*个大麦播种人,“原始的”歌手和法师;伊尔玛利宁是“原始的”工人,一个熟练的铁匠;勒明盖宁是一个“吃鱼过日子”的农夫。它以大量的篇幅歌唱他们的耕种、狩猎、造船、打铁,以及无比的劳动热情。它也不像别的史诗那样轰轰烈烈地描写着流血的战争;关于战争的描写,在《卡勒瓦拉》全诗中只占极小的部分,而且并不显出多少的狂热,几乎只视为一种不可避免的灾祸。它也着重描写了法术,咒语和祈祷发出了超自然的力量,正如高尔基所说:“古代的劳动者……用语言的力量,‘法术’和‘咒语’的手段,去控制自发的害人的自然现象。……这表明人们多么深刻地相信自己的语言的力量。”在《卡勒瓦拉》中,语言的力量胜过武器的力量,用剑的英雄成了用口的英雄。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