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雀记(2022新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黄雀记(2022新版)

正版全新

27.83 4.7折 59.8 全新

库存11件

上海浦东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苏童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13091452

出版时间2022-05

装帧其他

开本32开

纸张胶版纸

定价59.8元

货号3418005

上书时间2023-10-05

文学书专卖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书    名】 黄雀记(2022新版)
【书    号】 9787213091452
【出 版 社】 浙江人民出版社
【作    者】 苏童
【出版日期】 2022-05-01
【开    本】 32开
【定    价】 59.80元

【编辑推荐】 
●当代文学大家、茅盾文学奖得主苏童长篇小说代表作

《黄雀记》是当代文学大家苏童至为重要的长篇小说。苏童曾于2009年获第三届英仕曼亚洲文学奖,2010年获第八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作家奖,2010年获第五届鲁迅文学奖,2015年获第九届茅盾文学奖,2018年获第五届汪曾祺文学奖。

●第九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

《黄雀记》于2015年获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颁奖词称苏童“对长篇艺术的探索在《黄雀记》中达到了成熟,这是一种充分融入先锋艺术经验的长篇小说诗学,是写实的、又是隐喻和象征的,在严格限制和高度自律的结构中达到内在的精密、繁复和幽深”。

●一个时代的惶惑、脆弱和逼仄,一段关于罪与罚、创伤与救赎的灵魂剖白

香椿树街上,三个少年少女之间的孽与缘闪烁着灵异的、命运的光芒,在罪与罚、创伤与救赎的艰难境遇中,苏童满怀悲悯地剖白时代变迁下人们的灵魂状况。

【内容简介】 
香椿街上的三个青年,一场扑朔迷离的强奸风波,
  一个人的十年冤狱和三个人命运的罪与罚。
  《黄雀记》全书分为三章:保润的春天、柳生的秋天、白小姐的夏天。作者通过三个不同当事人的视角,书写了这三个受侮辱与被损害的人的成长与碰撞。
  十年后,年少时犯下的错,错的时间,命运的手,让这三个人兜兜转转还是纠缠在了一起。命运迫使他们发现,尽管物是人非斗转星移,他们依然不得不去面对过去的巨大伤痛。
  过去的终究不会过去,该还的终是要还。他们必须以自己的方式,清算当年留下的罪孽……

【目录】 
第*章    保润的春天

照片   003

魂   011

手电筒   015

祖宗与蛇  022

祖父的头发  026

井亭医院  033

祖父、父亲和儿子 041

四月   045

柳生来了  054

花匠的孙女  062

讨债   082

家   090

兔笼   100

会合   111

白色吉普车  125

拘留所   130

藕香亭   137

捞人   140

回家   153

第二章   柳生的秋天

侥幸岁月  163

特二床   173

幽灵的声音  179

空屋   183

公关小姐  203

香火庙   214

羞耻   221

水塔风波  225

麻烦   234

马戏团   239

白马   249

后悔   263

回家   272

全家福   278

旧货交易  281

扫墓   286

第三章    白小姐的夏天

六月   291

庞先生   296

另一个人  305

顺风旅馆  311

水塔与小拉  323

公路   332

苏醒   336

房客   346

房东   353

门外   359

柳生和庞先生  366

两个人的夜晚  376

柳生的婚礼  386

天井里的水  397

突围   403

红脸婴儿  412

【前言】 
我的写作忽疏忽密,持续有些年头了。谈创作,有时有气无力,有时声如洪钟,也谈了好些年头了。但给自己的书写自序,上一次似乎还要追溯到二十年前。我不知道我后来为什么这样抗拒写自序,就像不知道自己当初为什么那样热衷,我也不清楚自序的用途,究竟是为了对读者多说一些话,还是为了对自己多说一些话。
  一般来说,我不习惯在自己的作品结尾标注完成时间,但我在头脑一片空茫之际,罕见地自我考古,找出二十多年前出版的小说集《少年血》,我意外地发现那本书的自序后面标记了一个清晰的时间:1992.12.28。自序提及我当时刚刚写完了一篇名叫《游泳池》的短篇,而篇末时间提醒我那是一个冬天的夜晚,快要庆祝1993年的元旦了。我想不起关于《游泳池》的写作细节了,能想起来的竟然是那些年我栖身的阁楼,低矮的天花板,狭窄的楼梯,有三处地方必须注意撞头,我习惯了在阁楼里低头缩肩的姿势。那些寒冷的冬夜,北风摇撼着老朽的木窗以及白铁匠邻居们存放在户外的铁皮,铁皮会发出风铃般的脆响。有时候风会从窗缝钻进来,在我的书桌上盘旋,很好奇地掀起稿纸的一角,我抹平稿纸,继续写。我想起我当时使用的一盏铁皮罩台灯,铁皮罩是铅灰色的,长方形的,但灯光很温暖,投射的面积很大,那时候没有任何取暖设备,但我写作的时候,手大部分时间泡在那温暖的光影里,并不冷。说这些我有些惭愧,感慨多,并非一件体面之事,但我想把如此这般的感慨体面地修饰一下:写作这件事,其实可以说得简单些,当时光流逝,写作就是我和岁月的故事,或者就是我和灯光的故事。
  前不久听一位做投资的朋友概括他们考察项目的经验,说种种考察*终不外乎考察两点:一是你去哪里,二是你怎么去。会心一笑之间,忽然觉得这经验挪移到写作,一样的简洁可靠,创作其实也是一样的。你要去哪里?我们习惯说,让作品到远方去,甚至比远方更远;让作品到高处去,甚至比天空更高。这都很好,没有毛病。我们唯一的难题是怎么去,这样的旅程没有任何交通工具,甚至没有确定的路线图,只有依靠一字一句行走、探索,这样漫长的旅程看不到尽头,因此,我和很多人一样,选择将写作持续一生。
  里尔克曾经给年轻的诗人们写信告诫:“以深深的谦虚与耐性去期待一个新的豁然开朗的时刻,这才是艺术的生活,无论是理解或创造,都一样。”这封信至今并不过时,我想我们很多人都收到了这封信,我们很多人愿意手持这封信写作、生活,无论那个豁然开朗的时刻是否会来到,深深的谦虚与耐性都是写作者必须保持的品格,当然,那也是去远方必需的路条。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