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码头/广西当代作家丛书(第五辑)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码头/广西当代作家丛书(第五辑)

正版全新

32.11 6.7折 48 全新

库存11件

上海浦东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红日

出版社广西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19114636

出版时间2022-11

装帧其他

开本16开

纸张轻型纸

定价48元

货号3532912

上书时间2023-10-04

文学书专卖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书    名】 码头/广西当代作家丛书(第五辑)
【书    号】 9787219114636
【出 版 社】 广西人民出版社
【作    者】 红日
【出版日期】 2022-11-01
【开    本】 16开
【定    价】 48.00元

【编辑推荐】 
本书收录的是瑶族作家红日近年已发表的17部作品,分别为短篇小说、散文、报告文学三大部分,这些作品多以桂西北城乡为背景,反映普通人的生存状态,故事平实感人,文笔老辣睿智,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生活的深层次感悟,和对家乡人民智慧和乐观生活态度的颂扬。是一本有广度、有深度、有温度的广西当代作家作品集。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的是瑶族作家红日近年已发表的17部作品,分别为短篇小说、散文、报告文学三大部分。题材涉及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生动反映了人民创造美好新生活的精神特征。这些作品富有浓郁地方特色,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反映了广西当代作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文学实践,以及助力脱贫攻坚的现实行动和文化立人的创作精神,具有重要的出版意义。

【目录】 
目 录

短篇小说

码 头

补 粮

暗  香

回 来

散 文

罗仕林的个人简历

考 试

*美风景

相约合山

邕宁榨粉

一切顺其自然

石话•实话

文学创作也需要“驻村”

纪念碑脚

天峨石记

蜂窝煤蛋糕

孕育寿星和作家的地方

报告文学

美丽山花

后记

【文摘】 
get_product_contenthtml

                body{font-size:1.28em}
                img {max-width:100%;}

            码 头

那天早晨,老麻在市亭里吃了一碗“猪红”。“猪红”就是猪血,但码头上的人不说“猪红”,也不说猪血,说“血旺”。吃到第三口时,老麻咳了一声。旁边有人对他说:你流鼻血了。老麻用手抹了鼻子,掌面上果然有鲜红的血丝。当然是猪血。猪血随着老麻的一声咳嗽从食管里倒灌出来了。走向码头,老麻安慰自己,这是一声很自然的咳嗽,几滴很正常的猪血,并非什么凶兆。来到船上,老麻继续安慰自己,不想心头却燃起一股火苗,火苗源自对岸的一声喊叫。当时老麻刚刚做通自己的思想工作,平复了心情,稳定了情绪,对岸有人用本地话喊了一声:“开船!”这个充满磁性的男中音,音域宽阔音调高亢,具有很强的穿透力。不但老麻听见了,估计河两岸的人也都听见了,老麻心头的火苗连同嘴上的烟头重新燃起。老麻划了一辈子的船,从未有人喊他“开船”,并且这样大声地喊叫。对岸的人以为老麻耳背,再喊一声:“开船!”开个屁!老麻骂了一句,他吐掉嘴上的烟屁股,“哗啦”一声将铁链拴到铁桩上,望也不望对岸一眼就扬长而去。
破天荒喊这声“开船”的是“眼镜”。“眼镜”是乡政府新来的乡长,那天他履新,从县城来报到。当时“眼镜”双手叉腰,放眼宽阔的红水河面,满脸春风,底气很足地朝对岸停泊的木船响亮地喊了这么一声,既是发号施令,也是正常提示。过渡嘛,自然要开船。“眼镜”不知道这一声“开船”犯了禁忌,或者坏了码头的规矩。在这个码头过渡的人是绝对不能喊“开船”的,本地话“开船”反过来讲,是叫他“麻子”,这就骂老麻他老人家了。你只能默默地等船,然后上船。上了船也不能催促他开快一些,方言“开快一些”反过来讲,也是揭他老人家的短。乡政府干部也一样,也要管好自己的嘴。乡政府干部上了老麻的船,就和吊在水里的桨橹一样攥在他的手里了。这不能怪老麻,要怪就怪这个码头上的说话方式。这个码头的人喜欢讲反话,就是将方言倒过来讲,有些不正经。当然,你讲官话是另一码事。问题是你讲官话老麻他听不懂,*好是默不做声。你站在那里一声不吭一动不动,老麻也知道你要过渡。也有人招呼老麻一声两声的,招呼的词语是“过渡”。对,过渡。一声“过渡”多么贴切,多么自然啊,它不仅巧妙地规避敏感的“开船”,还有讨好的成分在里面。喂,老麻,你看我们多么尊重您啊。“过渡”确实更胜“开船”一筹,撇开敏感的因素不说,单从词义来理解就不一样。“开船”带有命令的口吻,“过渡”则是请示或者请求。前者居高临下,后者低声下气;前者刚性,后者柔软。这样的词语不用分析评估,一听就听得出来。那些叫“过渡”叫得特别温柔的声音,往往容易打动老麻。老麻通常要凑够一船渡客才划桨,这个时候纵然对岸没有一个渡客,一声温柔的“过渡”却能启动老麻手里的桨橹,他很悠然地将船划过来了。
初来乍到的“眼镜”,哪里知晓这个码头的禁忌或者规矩,他不仅大声地喊了两声“开船”,而且朝老麻上岸的背影接续不断地重复了三遍。过渡对“眼镜”来说是重要的事情,他自然要重复三遍。几声“开船”不但没有唤回老麻,反而加快了老麻上岸的步伐。老麻在心里忿忿地说:你喊呀,有本事你游过河来。老麻的目的很明确,不能让此人坏了规矩,凡事一开头就不好收场,必须将它消除在萌芽状态。老麻上岸后到市亭里找人下象棋,研究他的楚河汉界去了,将“眼镜”滞留在河右岸。不仅“眼镜”那天过不了河,还导致两岸的其他渡客都过不了河,酿成了码头有史以来*严重的一次停渡事件。
老麻停渡一连停了三天——停了一个圩日的时间。直到三天后的下个圩日,老麻才回到船上。累积了三天的渡客,将码头挤得水泄不通。人群中有些是当天的渡客,有些是三天前和“眼镜”一起被滞留的渡客。大伙都默不作声。沉默是当前*好的姿态,绝不可“在沉默中爆发”。你爆发看看,除非你不想过渡了。他们大多都知道了停渡的原因,他们原以为这个禁忌只是说说而已,玩笑而已。没想到老麻是不开玩笑的,这个玩笑是万万开不得的,老麻果然是那样神圣不可冒犯。有人讨好地递给老麻一根带嘴的香烟,双手划桨的老麻不屑一顾地拒绝了。他心里哼了一声,一根带嘴的香烟就想抵消一声“开船”,没那么简单,对你们这种人不仅要观其行,更要听其言。停渡三天,让渡客们醒悟到,在这个码头上,必须知晓红线、守住底线、不踩高压线,一句话,就是要讲规矩。再通俗一点,就是绝对不能喊老麻“开船”。
渡了三批渡客后,老麻泊了船上岸去找老潘。彼时正值圩市热闹时段,人们忙着交易,暂时没有人过渡。老潘独自一人经营右岸一家供销分店,一个人守着六间房子。里面摆一些盐巴、米酒、煤油、棉布,还有锅碗瓢盆之类的生活用品,空荡荡的房子成为自行车的寄存处。渡客寄存自行车,上锁的老潘收取三毛钱;不上锁的分文不取,下班后老潘会选择其中一辆车子骑回家。有车主不舍得爱车让老潘骑了,宁可辛苦也将车子扛到码头,再扛上岸来,却被老麻打发回去。老麻说,摆渡木船,不许人车混载,这是上面的规定,也是规矩。他与老潘配合得天衣无缝。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