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富论(上、下)
  • 国富论(上、下)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国富论(上、下)

14.4 3.0折 48 九品

仅1件

河北衡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英]斯密 著;唐日松 译

出版社华夏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12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158

上书时间2021-03-15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英]斯密 著;唐日松 译
  • 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3-12
  • 版次 1
  • ISBN 9787508077673
  • 定价 4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大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字数 707千字
【内容简介】
  《国富论》是经济学中最重要的著作,是市场经济的圣经。在18世纪就有十个英文版本,并被翻译成十几种文字在全球发行。《国富论》在中国曾经有过两个中文译本。最早的译本是1902年由严复先生翻译的名为《原富》的译本。是严复先生使中国人认识了亚当·斯密和他的《国富论》,严复先生对《国富论》在中国的传播有开先河之功。迄今,中国人最熟悉、使用最多的译本是1930年郭大力和王亚南先生的译本,初版译名为《国富论》,1972年再版时改名为《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郭大力和王亚南先生的译本在中国传播得最广,影响最大,被引用的次数最多,两位先生译本的这种地位迄今也没有人能够撼动,可以预言,在未来几十年内也不会有人撼动。在这种背景下,重新翻译《国富论》有没有必要?这是我们翻译《西方经济学圣经译丛:国富论(套装上下册)(超值白金版)》时首先必须回答的一个问题。
【作者简介】
  亚当·斯密(1723-1790),英国古典经济学的主要代表之一。生于苏格兰哥尔克第的一个海关职员家庭。先后入格拉斯哥大学和牛津大学学习。毕业后于1748年受聘于爱丁堡大学讲授修辞学、文学。1751年受聘于格拉斯哥大学,先讲授逻辑学,后任道德哲学教授,其讲义的伦理学部分后改写成《道德情操论》于1759年出版。1764年,斯密赴欧洲大陆旅行,这期间结识了法国重农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魁奈和杜尔哥等,且深受影响。1776年,其代表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发表。1778年,他被任命为苏格兰海关税务司司长。他生命中最后的三年还担任格拉斯哥大学校长一职。他于1790年7月去世。斯密-生奉献了两部传世经典:《道德情操论》(1759)和《国富论》(1776)。前者为伦理学著作,它的出版使斯密享誉学术界;后者为经济学著作,它的出版标志着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也成就了亚当·斯密作为“经济学之父”的不朽名声。
【目录】
《国富论(上)》

导论及全书设计

第一篇 论劳动生产力逐步提高的原因及产品在不同阶层之间自然分配的顺序

第一章 论分工

第二章 论分工的起因

第三章 论市场范围对分工的限制

第四章 论货币的起源和货币的使用

第五章 论商品的真实价格和名义价格,或论用劳动表示的商品价格和用货币表示的商品价格

第六章 论商品价格的组成部分

第七章 论商品的自然价格和市场价格

第八章 论劳动工资

第九章 论资本利润

第十章 论工资和利润随劳动和资本的用途不同而不同

第一节 由于用途本身的性质所产生的不平等

第二节 由于欧洲的政策所造成的不平等

第十一章 论地租

第一节 论总能提供地租的土地产品

第二节 论间或能提供地租的土地产品

第三节 论总能提供地租的产品与间或能提供地租的产品的各自价值的比例的变动

第二篇 论资产的性质、积累和使用

引言

第一章 论资产的分类

第二章 论作为社会总资产的一部分或作为维持国民资本支出的货币

第三章 论资本积累或论生产性劳动和非生产性劳动

第四章 论贷出取息的资产

第五章 论资本的各种用途

第三篇 论各国财富增长的不同途径

第一章 论财富的自然增长

第二章 论罗马帝国衰亡后欧洲1日状态下农业的抑制

第三章 论罗马帝国衰亡后城市的兴起和发展

第四章 城市商业如何对乡村改良做出贡献

《国富论(下)》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