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字时代的文化
  • 数字时代的文化
  • 数字时代的文化
  • 数字时代的文化
  • 数字时代的文化
  • 数字时代的文化
  • 数字时代的文化
  • 数字时代的文化
  • 数字时代的文化
  • 数字时代的文化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数字时代的文化

72 八五品

仅1件

浙江台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约翰·哈特利(John Hartley) 著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06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J28

上书时间2023-10-05

其然书店

十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约翰·哈特利(John Hartley) 著
  •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4-06
  • 版次 1
  • ISBN 9787308130097
  • 定价 43.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33页
  • 字数 188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原版书名 The Uses of Digital Literacy
【内容简介】
线上交流、用户创建内容以及共享媒体在当今学术界依然被忽视,甚至在媒体以及学校中被禁止传播和教授。但是,数码文化的潜能应该被重视。本书在理查德·霍加特的先锋性作品《文化的用途》发表五十年之后重塑对流行文化的理论回应,作者把霍加特的研究拓展到数字媒体。印刷媒体把人类社会推向现代——报纸、小说以及科学——更不用说全球范围内的大众传播。那么,什么使得数码文化成为可能?作者重估历史以及全球环境,商业以及文化方面的机制,以及通过分析各种领域对数字文化的运用来分析潜在的流行生产力,这些领域包括创意产业、数字故事、YouTube、新闻以及mediatedfasion。本书鼓励大众参与知识变革,描述今天的青少年流行因素如何变成明天的科学方法。从娱乐中获得教育以及从流行文化中学习知识的时代已经到来。
【作者简介】
  约翰·哈特利(John Hartley),1948年生,澳大利亚科学研究委员会成员,主管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昆士兰大学教授,该大学创意产业系主任;北京大学、马省理工学院、纽约大学的访问学者。在新闻、文化与媒介领域成就甚巨,著述颇丰,并被翻译成十几种语言,主要作品包括:与约翰·费斯克合著的畅销书《解读电视》(Reading Television,1978),《文化研究简史》(a short history of cultural study,2003),《创意产业读本》(Creative Industries,2005),后两本有中译本。
【目录】
第一章读写能力新探 

神秘博士? 

明察秋毫 

数字读写能力有何用途? 

多媒体读写能力——印刷的,媒介的,批判的,数字的 

为创新重塑教育 

教育者的教育 

创意劳动力 

有创意的教育者? 

作为分布式系统的学习 

教育领域的创业者 

第二章从意识产业到创意产业 

媒体产业研究:地覆天翻? 

产业:现实?比喻? 

从产业到(社交网络)市场 

“创意产业”的概念 

创意产业:试验毁灭? 

供给与需求 

社交网络市场 

创造性破坏 

知识增长:媒体产业研究的未来? 

第三章诗人电视 

要有伟大的诗人…… 

周而复始 

诗人电视:“从男爵大厅到乡巴佬小木屋” 

叙述与政体——“人民的代表” 

“思想的奥林匹克运动会” 

“雨后竹笋”——歌诗大会在全球范围的扩散 

数字读写能力——从自制媒体到自制网络 

第四章YouTube的用途 

YIRN—YouTube先驱 

印刷读写到数字读写 

升级电视的“诗人功能” 

YouTube:符号世界 

来自远古的信息 

“讲故事的人统治社会”——叙事的科学 

叙事推理 

第五章数字叙事 

数字叙事 

规模:是小是大? 

传播:威尔士出口品? 

专家:仗势欺人还是乐善好施? 

专长:“天哪!看上去它好像能跟我说话一样!” 

数字故事讲述服务于科学、新闻、想象力? 

第六章阅读大众 

文化研究与新闻学 

新闻学的文化路径 

“人人皆记者”提出的挑战 

新闻业的部落属性 

新闻是一种过渡形式 

新闻与文化 

人人皆记者 

全民书写运动 

全球化与编修型社会 

第七章作为消费者创业精神的时装 

浪费——还是财富? 

学习机构:时装媒介 

时装和现代性:中国款式 

《Vogue》在中国:呈现风险文化 

《Vogue》中的中国:端对端媒介化I 

富于创业精神的消费者:生活在风险文化之中 

第八章“未来是开放的未来” 

丰裕哲学 

西方人的心血 

文化研究与社会变革 

创造性破坏 

表征之过剩与过剩之表征 

从DIY到DIWO(从自己动手到大家动手) 

全民创造力是一种具有推动力的社会技术 

娱乐部 

走向开放的未来 

(再一次)走向文化科学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索引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