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临潼名人 照金老革命同志 谈国帆 信札
¥
800
七五品
仅1件
作者谈国帆
年代建国后 (1949至今)
页数2页
尺寸26 × 18 cm
上书时间2016-12-12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七五品
-
自然旧 其他资料几页
- 商品描述
-
谈国帆(1905—1986),临潼县交口镇谈家村人, 1925年入黄埔军校第二期学习。1931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33年5月,在陕西省委军委参与军委领导工作,从事十七路军兵运工作之际,也在该部骑兵团以军职为掩护搞党的地下工作。加入杨虎城部后,任第十七路军新兵训练处中校大队长。曾在河南驻马店与几位乡友,以开旅馆为名进行革命活动,后随杨虎城部返回陕西,在骑兵营任连长并驻防西安北城门,经常掩护送往陕北的枪弹及医疗用品出城。
1933年参与发动耀县武装起义,任西北民众抗日义勇军参谋长。后任中共临潼县委副书记、渭北工委书记、渭北游击总队司令兼政委。由于国民党军的大举“追剿”,耀县起义失败后,王泰吉、谈国帆等百余人于8月初进入陕甘边照金革命根据地。1933年8月14日在照金陈家坡召开会议,决定将西北民众抗日义勇军、耀县游击队和红四团少年先锋连编为红三团。
1934年后转入地下工作,历任渭北工委统战部长、交通队长、军事部长,临潼县委书记,教导团团长。1935年5月,中共渭北特委成立,任统战委员,运送弹药给陕北红军。1935年10月,中央及中央红军长征到陕北苏区后,临时省委派谈国帆去陕北向中央汇报工作,并组织护送刘少奇夫妇由陕北安然到达临潼,然后乘火车去天津。
1936年许权中回到老家,谈国帆联系许权中、王志温等采用明白暗红的策略,已经逐渐在交口、栎阳建立起受党指挥的武装力量,栎阳到交口、武屯被称为“小延安”。1937年前后,在三原县,马额镇以保安中队分队长的身份工作,任地下党党支部书记。1943年7月3日,相桥秦颂丞到交口“围剿”,企图抓住中共地下党员谈国帆,谈等机智逃脱,秦便烧毁其住宅。1945年左右,即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共渭北工委书记、渭北游击总队司令兼政委。率领指挥部队转战渭北,与敌周旋,给蒋、胡匪军以有力牵制,配合了野战军进军关中解放西安的战斗。
1949年解放后,历任陕西军区三原军分区副司令员,咸阳军分区副司令员、司令员兼参谋长、党委书记,陕西省军区党委委员,西北军区武装部部长等职。1958年前后调任甘肃省体委副主任。
文革期间,把临潼地下党诬蔑为“叛徒”,通缉捉拿谈国帆。善搞地下工作的谈国帆,被迫出走渭北各县隐蔽而免遭劫难。1977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先后任陕西省政协第三、四届副主席,陕西省黄埔军校同学会副会长。
1986年1月1日,谈国帆在西安逝世,14日在三兆公墓礼堂举行追悼会和向遗体告别仪式,享年81岁。
— 没有更多了 —
自然旧 其他资料几页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