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外史(Ⅲ)(精)
¥
33.24
6.9折
¥
48
全新
库存3件
作者江晓原
出版社上海人民
ISBN9787208157187
出版时间2019-04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48元
货号30605971
上书时间2024-12-17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导语摘要
本书是著名科学史学者江晓原专栏合集第三部,祛魅科学至上论。
本书从历史上种种趣事入手,揭示科学之前世今生,将科学从人们盲目迷信和崇拜的神坛上请下来,还其应有面目。
刘慈欣、刘兵、刘华杰、姬十三联合推荐!
作者简介
江晓原,1955年生,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院长。曾任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副理事长、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首任院长。
198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天文系天体物理专业,1988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中国第一个天文学史专业博士。1994年中国科学院破格晋升为教授,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工作15年,1999年调入上海交通大学,创建中国第一个科学史系并任首任系主任。已在国内外出版专著、文集、译著、主编丛书等80种,在国内外著名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约150篇。长期在京沪等地知名媒体开设个人专栏,发表了大量书评、影评、随笔、文化评论等。科研成果及学术思想在国内外受到高度评价并引起广泛反响,新华社曾三次为他播发全球通稿。
2003年起关注科幻电影和小说,首创对科幻的科学史研究,持续发表学术文本,指导培养国内该方向第一个博士已于数年前以优异成绩毕业。
目录
自序
剥开影响因子的画皮
影响因子:学术江湖的《葵花宝典》
影响因子:谁在用它挣大钱?
SCI能预测诺贝尔奖吗?
打造“顶级科学期刊”的两栖秘诀
“顶级科学期刊”上非学术文本对影响因子的贡献
大众文本对杂志影响因子的隐性贡献
中国学者和媒体对“影响因子”计算公式普遍误解
减小分母!操弄影响因子的捷径之一
从韩春雨事件看影响因子迷信之误人
“互联网+”与人工智能
图灵测试能作为人工智能的标杆吗?
大学是对抗互联网+的最后堡垒吗?
在数字城堡遇见戈尔和斯诺登
人工智能:“勿以恶小而为之”
《基地》:依赖机器人的文明都已灭亡
科学社会学
引力波和它的社会学及不确定性
火星殖民计划:商业骗局和科学梦想
地球2.0?又一堂令人沮丧的算术课
“科学圣徒”贝尔纳和他对中国的意义
美国的儿童人体医学实验!
“帝国科学”的原罪
科学与幻想
菲利普·迪克:科幻江湖的悲歌
侏罗纪公园和迈克尔·克莱顿的反科学主义
《火星救援》能告诉我们什么?
好莱坞安排给爱因斯坦的科学游戏
百年科幻:中国与西方接轨,刘慈欣却反潮流
科学与性爱
说说图灵的同性恋罪案
牛顿、伏尔泰和他的情人
西方性典:另一门大学问的经典
中国天学史
周武王伐纣时见过哈雷彗星吗?
六朝隋唐: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西方天学输入浪潮
元蒙帝国带来的第二次西方天学输入浪潮
明清之际:第三次西方天学输入浪潮(上)
明清之际:第三次西方天学输入浪潮(下)
勾股定理的荣誉到底应该归谁?
古代中国到底有没有地圆学说?
古代中国宁宙有希腊影子吗?
内容摘要
《科学外史》系国内著名科学史学者江晓原为法国科学杂志《新发现》之中文版所撰写的专栏文章结集。本书为该系列的第三本,延续了通俗好读的行文风格,同时与当下科坛热点时事结合更紧密。全书分为“剥开影响因子的画皮”、“‘互联网+’与人工智能”、“科学社会学”、 “科学与幻想”、“科学与性爱”、“中国天学史”6个主题,为普通读者深入浅出地解读了熟悉但又陌生的科学问题。
精彩内容
为什么“影响因子”是《葵花宝典》?
读过金庸《笑傲江湖》的人都知道,《葵花宝典》是江湖中神秘的武学秘籍,练成之后威力极大,所以人人争夺,闹得江湖上腥风血雨。但《葵花宝典》有个致命弱点——“欲练神功,引刀白宫”!小说中所有练此“神功”的人一个个身心变异,全都没有好下场。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影响因子”可以比作《葵花宝典》:发起这个游戏的西方人和少数西方杂志,已经在这个风靡全球的游戏中大获其利,但中国学术界如果跟着玩这个游戏,其结果必将是“引刀白宫”!
我将持续数篇,为读者讲述这个当今学术江湖中还远远不为人所知的隐秘故事。这个故事包括如下要点:“影响因子”是用来赚大钱的。用“影响因子”赚大钱的人,如何让世人将他的私人商业公司误认为“国际权威科学机构”?当初是哪些人和杂志发起了“影响因子”游戏,他们又如何从中大获其利?“影响因子”可以如何使用“合法”手段操弄?为何中国学术界跟着玩这个游戏就会“引刀白宫”?
这次,我们先窥看一些《葵花宝典》中的具体内容——暂不包括“引刀白宫”的骇人场景。“影响因子”计算公式的第一个问题:两年期限“影响因子”作为一个专门术语,1955年首次出现在“影响因子教父”尤金·加菲尔德(EugeneGarfield)发表在《科学》(Science)杂志上的一篇文章中:通过该系统(指“科学引用索引”SCI),可以有效检
索收录期刊论文被哪些文章引用过,这在历史研究中将发挥明显作用,当人们尝试评估某项研究成果的意义,或它对同时期的文献或思想产生的影响时,“影响因子”应该比科学家出版成果的绝对数量更具说服力。
加菲尔德最初将一篇文章的被引用次数作为“影响因子”,但八年后的另一篇文章中他把“影响因子”定义修正为“期刊文章的平均被引用次数”。而汤森路透(ThomsonReuters,加菲尔德当初创建的出售SCI和“影响因子”的私人商业公司ISI后被它收购在旗下。2016年ISI又经转卖,新主人是科睿唯安)此后逐年发布的“期刊引证报告”(JCR)上,影响因子算法的标准定义是:期刊X在前面两年发表的“源刊文本”(sourceitems)在当年度的总被引用数,除以期刊X在前面两年发表的“引用项”(anicle)总数量,即为期刊X当年度影响因子的得数。其中“源刊文本”,指的是SCI(后来包括SSCI和A&HCI)任一收录期刊上发表的所有文本,“引用项”指学术文本。算式表达为:期刊Ⅳ年度的影响因子=该刊(N-2)+(N-1)年所有源刊文本在Ⅳ年度总被引用数/该刊(N-2)+(N-1)年发表引用项总数这个公式中的第一个问题是:源刊文本的“引用窗口”为什么设定为两年?为什么SCI期刊文本只在发表后第二、三年度发生的引用,才对期刊“影响因子”产生有效贡献?常识告诉我们此后引用肯定还会持续发生的。
加菲尔德1972年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文章,对这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