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的读法(增订版)
¥
48.33
7.4折
¥
65
全新
库存30件
作者西川|
出版社人民文学
ISBN9787020189854
出版时间2024-11
装帧精装
开本其他
定价65元
货号32245858
上书时间2024-12-02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西川,诗人、散文和随笔作家、翻译家。198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英文系。系美国艾奥瓦大学国际写作项目荣誉作家(2002)、纽约大学东亚系访问教授(2007)、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写作系奥赖恩访问艺术家(2009)。曾任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教授、校图书馆馆长,现为北京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出版有诗集、散文集、译著、专著、编著作品等约三十部。曾获鲁迅文学奖(2001)、中国书业年度评选·年度作者奖(2018)、春风诗歌奖(2024)、德国魏玛全球论文竞赛十佳(1999)、瑞典马丁松玄蝉诗歌奖(2018)等。诗歌和随笔发表于约三十个国家的报纸杂志,并有多语种译本行世。
目录
小引 I
壹 《全唐诗》|随身卷子|进士文化 1
贰 和尚们的偈颂与非主流诗歌创作 47
叁 安史之乱|儒家道统|杜甫和韩愈 73
肆 唐人的写作现场|诗人之间的关系 97
伍 晚唐诗|李渔的说法|窝囊,别扭的写作 123
陆 以古人对唐人写作的总体描述作为不是小结的小结 143
附录一书写时代的唐代诗人 149
附录二杜甫的形象 191
附录三石鼓|石鼓文|石鼓歌 227
附录四答刘净植问:我接唐朝的地气儿 245
附录五本书所涉部分唐代诗篇 269
内容摘要
《唐诗的读法》是当代诗人西川对唐诗深入解读的力作。他以对历史的深度洞察和诗人的敏锐,带领读者穿越时空,亲临唐诗的创作现场,找回唐诗的真正读法,并对那些在历史长河中被忽略、被过分赞誉、被误解的唐代人物和事件进行了重新评价和审视。西川的作品为现代人理解和欣赏唐诗提供了新的视角,同时也为当代诗歌的创作与阅读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首版基础上全书增订,增补4篇文章,字数增加5万字,扩展了西川的唐诗宇宙。
借唐代的文化之光,活出我们自己的时代之命。
精彩内容
杜甫的形象唐诗里最难谈的人物恐怕就是杜甫了。比较而言李白更好谈一些。李白被认为是天成的人物,也就是“天才”,是“谪仙”,不可接近,其诗作不可模仿,超越于分析。所以讲讲李白的逸事、神话,就能展现出他这个人的风采。而杜甫被认为是可以通过模仿来接近的,是一位人间之人,要讲他,反倒让我觉得有压力。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杜甫,都能背一些杜甫的诗,在这种情况下要将杜甫讲出点新意,着实有些困难,所以我就想到了“杜甫的形象”这个题目。——杜甫的早年形象说不上:他的诗歌到现在流传下来的有一千四百多首,其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作品都是他四十岁以后写的,他早期的东西都没了;所以谈杜甫的形象,其实谈的是杜甫晚期的形象。
美国华人学者洪业《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一书中有一句话说:“绝大多数中国史学家、哲学家和诗人都把杜甫置于荣耀的最高殿堂,这是因为对他们来说,当诗人杜甫追求诗艺最广阔的多样性和最深层的真 实性之际,杜甫个人则代表了最广大的同情和最高的伦理准则。”——谈中国古典诗人,能够用“最”字最多的就是杜甫了。这里涉及伦理准则,涉及他的同情,他诗歌的真实性、多样性。美国还有一位学者叫陆敬思(ChristopherLupke),他说杜甫是中国古今诗人的“大家长”(poeticpatriarch)。——每个家里都有家长,中国诗人的大家长就是杜甫。这个说法很精彩,但也让我们讨论杜甫有了难度。今天我选的这个角度相对容易一点,讲杜甫的形象。其他角度三两句话没法说清楚。我会谈到杜甫的生平际遇、杜甫的趣味、杜甫的现实感,这些话题都跟杜甫作为一个诗人的形象有关系。
作为儒家诗人的代表人物,虽然有时,尤其在晚年,杜甫也想寻仙访道[见《忆昔行》《咏怀二首》(其二)、《幽人》等],也对佛教表现出好感(见《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大觉高僧兰若》《谒真谛寺禅师》等),但他跟整个儒家这套话语,有着密切的关系。这很好地表现在他于大历三年(768年)写给儿子的《又示宗武》一诗中:“应须饱经术,已似爱文章。十五男儿志,三千弟子行。曾参与游夏(子游、子夏),达者得升堂。”我在《唐诗的读法》里提到了杜甫与儒家的历史转变之间的关系:我们现在感受到的儒家,更多是安史之乱以后,在宋代做大起来的理学化了的思孟系统的儒家。思孟系统(子思、孟子)是一个传道系统。而儒家还有一个传经系统:杜甫在《又示宗武》诗中提到的“夏”,就是孔子的学生子夏。孔子殁后,他设帐魏国西河,在那儿传授儒家所有的经典。子夏的学生中有公羊高和穀梁赤(仅从一般说法)又传下来《春秋公羊传》和《春秋穀梁传》。是为传经系统。从汉代到中唐,传经系统的儒家,在中国整个儒学系统里非常活跃。安史之乱后,孟子的地位大幅度上升,变得极其崇高,思孟系统即传道系统的儒家才变得越来越重要了。杜甫赶上了安史之乱,这个中国古代历史的分水岭,巨大的变迁时代;同时又赶上了儒家转向、孟子成为后来的亚圣的时代。孟子的最终做大要等到中唐韩愈起来以后,但杜甫已经在拿孟子照镜子了。其作于大历四年(769年)的《咏怀二首》(其一)曰:“人生贵是男,丈夫重天机。未达善一身,得志行所为。嗟余竟轗轲,将老逢艰危。”这里,杜甫想到的是孟子名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而自己未能行孟子之道。所以说,作为一个儒者的杜甫,被抬到如今这样的地位,既有其内在原因,也有外部原因。
杜甫的诗被称作“诗史”。那么历史对于中国文化、中国文学的作用和意义,相当于神话对古希腊人的作用和意义。中国的文学里很多东西都跟历史扣在一起,二者很难分开。杜甫的诗歌满足了历史的要求。我们习惯于把诗和史联系在一起,这使他成为了一个如此重要的诗人。这种情况在当代诗歌里没有。当代诗歌基本上已经不负担述史的作用,与此同时我们又受到外国文学的影响,包括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影响,我们大多数人写的基本上是抒情观念之下的诗歌。20世纪美国著名诗人肯尼斯·雷克思洛斯(KennethRexroth,中文名字王红公)在其《重读经典》(ClassicsRevisited)一书中有专文论述杜甫。他说杜甫的诗“既非史诗,亦非戏剧诗,也不是任何现成的抒情概念下的诗歌”。他认为杜甫与莎士比亚、托马斯·坎皮恩、歌德或者萨福意义上的抒情诗几乎没有关系。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