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人缺少什么(西方哲学接受两个案例之研究)
  • 中国人缺少什么(西方哲学接受两个案例之研究)
  • 中国人缺少什么(西方哲学接受两个案例之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人缺少什么(西方哲学接受两个案例之研究)

38.79 6.9折 56 全新

库存2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周国平

出版社上海人民

ISBN9787208142671

出版时间2017-02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56元

货号3765319

上书时间2024-11-24

晨雨图书店121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前言
上编  严复与英国哲学
  第一章  西学第一人的名声和优势
    一 西学第一人的名声
    二 在西学上的优势
    三 通西语是治西学的前提
    四 看问题的世界眼光
  第二章  从中西对比看中国问题的症结
    一 对国民素质低劣的切肤之痛
    二 治国以民智、民德、民力为本
    三 政体与国民素质
    四 文化传统与国民素质
    五 中国问题的出路
  第三章  严复的翻译和对严译的批评
    一 从事翻译的良苦用心
    二 翻译的成就和内容的取向
    三 对严译的批评
  第四章  对进化论的接受
    一 斯宾塞是严复心目中的“西学圣人”
    二 进化论与自强保种
    三 进化与进步
    四 自然过程与社会过程
    五 社会有机体论与渐进主义
    六 进化论框架中的自由主义
  第五章  对自由主义的接受
    一 西方政治以自由为体
    二 自由的含义:群己权界
    三 自由的含义:限制政府之治权
    四 自由的含义:用法治取代人治
    五 用中国传统文化解释自由
    六 自由的根据:个性还是民德?
    七 自由的根据:小己还是国群?
    八 功利主义与经济自由主义
    九 民主的利弊:从肯定到否定
  第六章  严复眼中的中西文化比较
    一 西方文化的命脉之所在
    二 用西学眼光读中国古书
    三 西学与中学之异同
    四 后期的保守立场
下编  王国维与德国哲学
  第一章  引进德国哲学的第一人
    一 一段几乎被遗忘的历史
    二 一个孤独的哲学研习者
    三 东文学社和接触西学的开端
    四 对德国哲学发生兴趣
    五 西语能力和所读所译的西文书
    六 关于《教育世界》杂志上发表的未署名文章
  第二章  对康德的接受
    一 下苦功四次读康德
    二 读懂了康德的知识论
    三 康德哲学的精神在伦理学
  第三章  对叔本华的接受
    一 “与叔本华之书为伴侣之时代”
    二 “深邃之知识论”
    三 “伟大之形而上学”
    四 解脱的人生哲学
    五 伦理学的两个基本问题
    六 “一时之救济”的美学
  第四章  对尼采的接受
    一 “文化大改革家尼采”
    二 叔本华与尼采之比较
    三 插论鲁迅对尼采的接受
    四 王国维和鲁迅的尼采接受之比较
  第五章  为精神价值辩护
    一 “人心一日存,则哲学一日不亡”
    二 无用之用:精神的神圣价值
    三 论中国文化的实用品格
    四 “中国今日实无学之患”
  第六章  哲学上的独立探讨
    一 中国哲学史之梳理
    二 重要哲学问题及观点之梳理
  第七章  一个内心充满矛盾的天才
    一 学术的转向
    二 思想先驱是怎样变成清朝遗老的?
    三 不是解脱的解脱
附录一
  中国人缺少什么——在北京大学的演讲
  中国今天最需要的是信仰和法治——重新发表《中国人缺少什么》的作者附言
附录二
  自由的理念——读哈耶克笔记
  一 什么是自由
    1、原始意义上的自由
    2、澄清自由一词的其他用法
    3、自由、私人领域和规则
    4、难题:对私域的划界
  二 自由为何是价值
    1、社会科学与价值观念
    2、自由之作为核心价值和最高原则
    3、对自由的个人主义论证
    4、对自由的功利主义论证
后记

内容摘要
 由周国平所著的《中国人缺少什么(西方哲学接受史上两个案例之研究)》是著名学者、作家周国平先生继上世纪八十年代撰写《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一书后,历时三十年后的再一次切入学术领域,对中国近代思想界最有代表性的两个人物严复和王国维,进行了深入详尽的案例剖析,从中清理了中国近代思想的启蒙历程和其中的得失,对现代化过程中的中国社会转型提供了一面镜子。
作者提出:严复是中国最早看世界的第一人,引入以进化论为代表的英国哲学对积贫积弱的中国社会产生了极大的警醒影响,对救亡图强的中国人影响极
大,但是同时,中国人过于实用济世的文化使得在吸收的过程中强调了社会变革的功用而忽略了其对个体自由精神倡扬背后的法治底色,严复本人也有意无意误导了这一倾向,使得这一吸收有浅薄和功利主义倾向。而同时代的王国维则看到纯粹精神性的德国哲学中所蕴含的终极价值,将此视作一个民族崛起和长久发展所必备的养料,但终究一直得不到同道者的呼应和理解,最终寥寥而跌入故纸堆。这两个案例从不同的路向上揭示了在民族复兴道路上如何超越过于急功
近利的运作,从而指出信仰和法制建设、精神文化转型和社会秩序转型的配套的重要性,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了教训和经验。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