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12)孩子,我想成为更好的父母:陪孩子走过13~15岁
  • (K12)孩子,我想成为更好的父母:陪孩子走过13~15岁
  • (K12)孩子,我想成为更好的父母:陪孩子走过13~15岁
  • (K12)孩子,我想成为更好的父母:陪孩子走过13~15岁
  • (K12)孩子,我想成为更好的父母:陪孩子走过13~15岁
  • (K12)孩子,我想成为更好的父母:陪孩子走过13~15岁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K12)孩子,我想成为更好的父母:陪孩子走过13~15岁

16.05 4.0折 40 全新

库存18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俞敏洪,新东方家庭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

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72215759

出版时间2021-04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40元

货号31179260

上书时间2024-11-06

晨雨图书店121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序一

 

当今时代,由于社会环境、家庭环境等都在发生着很大的变化,父母在养育孩子方面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机会和挑战。民主观念深入人心,父母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互联网覆盖各行各业,人们的学习方式和沟通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出国留学不再是少数人的“专利”,走出国门的孩子愈来愈低龄化……

 

面对新的机会和挑战,父母如何做才能成为合格的父母?

 

中国有句古话叫“功夫在诗外”,讲的是一个人能够写一首好诗,并不是全靠作诗的技巧,或者靠背诵唐诗三百首、宋词六百首,其实更加重要的是这个人在诗之外的眼界、胸怀、价值观和人生阅历等,这些对作诗会有很大的影响。这句话用在教育中我也非常认同,那就是“功夫在学外”。

 

我见过一些对孩子的教育比较成功的家庭,发现这些家庭的家长并没有把工夫都花在孩子各门功课的学习上。如果家长把全部精力放在孩子的功课上,甚至不给孩子业余活动时间,不带孩子去了解世界,也不培养孩子的读书习惯,就算孩子学习成绩很好,也不意味着他们在未来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家长真正需要在意的应该是孩子怎样拥有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怎样保持身心健康,怎样面对遇到的挫折、困难,怎样在失败面前成长起来,怎样学会与人进行良好的沟通……这些都很重要,这才是“学外”的功夫。

 

其实,如果把家长看作一个职业的话,家长就需要通过学习和实践来获得胜任这一职业所需的观念、知识、方法、能力等。可喜的是,现在越来越多的父母意识到自我教育的重要性,他们努力学习科学的育儿理念和方法,并借助各种平台互相分享和交流。养儿育女的过程就像是一段与孩子同行的旅程,父母时而在前引导孩子,时而在旁陪伴孩子,时而在后守护孩子。

 

在旅途中父母和孩子彼此照应,共同前进。正是有了父母的引导、陪伴和守护,孩子才能安全、健康地成长。同时,父母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判断力,在面对具体问题时,要能够判断如何做才更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除此之外,父母要保持情绪稳定,要为孩子树立榜样,要多鼓励孩子,培养孩子的勇气,锻炼孩子的自主能力,培养孩子接受失败并重新奋发的能力等,这些都非常重要。

 

这个世界上不变的就是变化,只有适应变化和拥抱变化,才能跟上甚至引领时代的潮流。面对孩子的教育,家长需要有一种使命感,因为你的孩子不仅仅是你自己的孩子,还是未来世界的主人。家长需要思考培养孩子的目标到底是什么,也需要反思家庭对孩子会产生什么影响。因为家庭教育的成败不仅仅关乎一个家庭,还关乎国家、民族、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我一直相信成长的力量,新东方自1993 年创建以来,没有一刻停止过成长的脚步,在家庭教育领域亦是如此。如果家长追求成长,尤其是精神和心灵方面的成长,就会潜移默化、春风化雨般滋养孩子的成长。如果家长只是一味地要求孩子,自身却停滞不前,就不可能为孩子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孩子的成长可能会受到阻碍。所以,孩子的成长是父母和孩子一起成长的结果,做新时代的新父母需要我们更加重视自身的成长。

 

新东方愿意与各位家长朋友携手共同成长!

 

俞敏洪

 

新东方创始人、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

 

 

 

序二:当父母的意义

 

当翻看这套“孩子,我想成为更好的父母”时,感觉就是今天做父母好难,要工作,要养孩子,还要学习如此多的养育知识。既然这样难,那人们为什么还要做父母呢?只有明了当父母的意义,才能够享受做父母的快乐,才能够真正拥有一颗为人父母的平常心。

 

在大部分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生养孩子有着重要的文化意义和生存意义。一是传宗接代,让家族的血脉得以延续,在这一意义上,孩子的成长就具有了代际相传的使命感,优秀的孩子可以光宗耀祖。所以,很多父母倾其所有将孩子培养成才,在众人面前感受着“有出息的孩子”带来的荣耀。二是养儿防老,把生养孩子作为一种代际的利益交换,父母年轻的时候养孩子,年老的时候由孩子陪伴和养老送终。这两种生养孩子的意义在今天依然延续着,持有种观念的父母常常有着巨大的压力,唯恐孩子“不争气”;持有第二种观念的父母,会把孩子紧紧拴在自己身边,不希望他们远走高飞。本质上,这两种对“做父母”意义的理解都不是以父母自身和孩子自身为出发点的,而是以家庭为出发点的。

 

现代社会,“做父母”有了新的意义。不少年轻的父母表示,当父母的意义就是为了参与一个生命的成长!在参与的过程中,父母的生命本身有了意义,养育过程中有种种困难要克服、有大量的不求回报的付出,还有带着泪花的喜悦。做父母的意义就是陪伴一个小小的、和自身有着血肉关系的生命从稚嫩走向成熟,从依赖走向独立!在这一意义上,做父母就是一个过程,是陪伴、参与,以及与孩子一起成长的过程。

 

持有“参与一个生命的成长”的理念,父母的心态会发生变化,会对孩子的到来和共同的生活、学习、运动充满感恩之情,会时常感恩小生命的陪伴。持有这样的理念,家长们就不会再抱怨“孩子怎么这么笨”“孩子怎么总爱生病”“孩子为什么不听话”。父母们会知道,时光荏苒,要珍惜和孩子在一起的每分每秒。

 

我曾开设过针对父母的“生命教育”课程,课上我会让父母们想象自己遇到灾难(如飞机出现故障),并要求他们在五分钟之内,给孩子留下想说的话和对孩子的期望。在所有写下的期望中,没有一个父母提到孩子的考试成绩,几乎所有父母都在倾诉自己对孩子的爱,期望孩子身心健康、未来能够自食其力、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这就是做父母的初衷,所以不要忘记初衷!

 

如果父母期望孩子身心健康,那就多花些时间陪伴孩子一起运动;如果父母期望孩子能够自食其力,那就在学习之余教给孩子生存的能力和不怕困难的品质。父母只能陪伴孩子一段时光,孩子终究要长大,要自立,要自己走向社会,要承担起责任。父母能够放飞孩子,孩子才能飞得更高、飞得更远。

 

为人父母,我们一定要记住初心!

 

佟新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书摘与插画】

 
 
 
 

商品简介

“孩子,我想成为更好的父母”系列图书是为3~18岁孩子的父母编写的家庭教育类图书,共5册,把孩子3~18岁这个年龄阶段分为5个时期:3~6岁(幼儿园时期)、7~9岁(小学低年级时期)、10~12(小学高年级时期)、13~15岁(初中时期)、16~18岁(高中时期),结合每个阶段孩子的生理特点、心理特点、行为特点,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系统解答中国父母在家庭教育中遇到的典型问题,提供养育孩子的科学观念、有效方法。

 

《孩子,我想成为更好的父母 陪孩子走过13~15岁》包括重塑教育之识、破解身体密码、突破学习难关、面对心理困境、迎接环境挑战、巩固家庭支持等六章,在日常家庭场景中演示亲子对话,用温馨的插画、清晰的表格加以说明,帮助家长理解、掌握正确的对孩子的说话方式、行为方式,从而促进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作者简介
俞敏洪,江苏江阴人,毕业于北京大学西语系。本科毕业后留校任教,1993年创办北京新东方学校,2001年成立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现任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洪泰基金创始合伙人。第十一届、第十二届、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委员,民盟中央教育委员会副主任。
新东方家庭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成立于2008年10月,隶属于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通过开展家庭教育工作者专业发展培训、智慧父母课程、儿童青少年素质培养课程、亲子体验营、专业测评及辅导等项目提升家长的科学养育能力,促进孩子全面发展,为中国家庭提供多维度的家庭教育服务。

目录
第一章 重塑教育之识 / 1
人生的地图 / 3
教育的核心 / 7
培养一批思想家,而不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 10
人生是道选择题 / 13
人的本性是什么 / 16
让阅读展开你的丰富人生 / 20
临界点 / 24
幸福的定义 / 27
当你开始爱自己,世界就会来爱你 / 31
别急着教育,先来谈谈性别平等的问题 / 35

第二章 破解身体密码 / 39
女孩身体发育的那些事 / 41
男孩身体发育的那些事 / 45
身体健康应摆在学习的前面 / 49
激活孩子大脑的三个方法 / 52

第三章 突破学习难关 / 57
初一家长要做的三大准备 / 59
中学拼的不是智商,而是时间管理 / 64
粗心从来不是做错题的原因 / 68
思维导图,助力学习好帮手 / 72
转变教育思维,抓住中学学习特点 / 76

第四章 面对心理困境 / 81
让“学习压力”变“学习动力” / 83
期末来临,给孩子的考试焦虑松个绑 / 89
躲不开的“孤独” / 94
别让悲观的种子发芽 / 98

第五章 迎接环境挑战 / 103
摆脱诱惑,让孩子适度使用电子产品 / 105
给孩子的云端指南 / 110
青春期,这样引导孩子交朋友 / 114
理性看待“早恋” / 119

第六章 巩固家庭支持 / 123
因关心而唠叨,可能产生反效果 / 125
走近青春期的孩子 / 129
化解夫妻矛盾的学问 / 133
做父母,是一场恒久而弥新的修行 / 137

参考文献 / 140

内容摘要
“孩子,我想成为更好的父母”系列图书是为3~18岁孩子的父母编写的家庭教育类图书,共5册,把孩子3~18岁这个年龄阶段分为5个时期:3~6岁(幼儿园时期)、7~9岁(小学低年级时期)、10~12(小学高年级时期)、13~15岁(初中时期)、16~18岁(高中时期),结合每个阶段孩子的生理特点、心理特点、行为特点,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系统解答中国父母在家庭教育中遇到的典型问题,提供养育孩子的科学观念、有效方法。
《孩子,我想成为更好的父母陪孩子走过13~15岁》包括重塑教育之识、破解身体密码、突破学习难关、面对心理困境、迎接环境挑战、巩固家庭支持等六章,在日常家庭场景中演示亲子对话,用温馨的插画、清晰的表格加以说明,帮助家长理解、掌握正确的对孩子的说话方式、行为方式,从而促进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主编推荐

对父母而言,孩子未成年的18年既漫长又短暂,尤其是从3岁起,亲子关系和家庭教育中的问题逐渐浮现。作为孩子的教育者,父母与教师都肩负重任,不同的是,合格的教师都经历了教育学、心理学的培训,而绝大多数父母却仅仅依靠简单的“”经验和原始的本能反应面对“野蛮生长”小生命,这显然不能满足当代家庭教育的需求。怀着对孩子无限的爱,对孩子教育的重视,父母们都暗自希望自己能“成为更好的父母”。

 

知识让爱更有力量。因此,我们为可敬可爱、勤勉好学的父母们编写了这套书,为父母们提供“知识库”,希望父母们在教育孩子时有据可依,在迷惑时有书可查。希望为人父母者都能成为“更好的父母”,我们的孩子能获得更多的幸福和更好的前途。


【内容简介】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