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往低处走:《老子》天下
  • 人往低处走:《老子》天下
  • 人往低处走:《老子》天下
  • 人往低处走:《老子》天下
  • 人往低处走:《老子》天下
  • 人往低处走:《老子》天下
  • 人往低处走:《老子》天下
  • 人往低处走:《老子》天下
  • 人往低处走:《老子》天下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人往低处走:《老子》天下

30.7 5.3折 58 全新

库存2件

北京房山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零 著

出版社三联书店

ISBN9787807684121

出版时间2023-11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58元

货号31885433

上书时间2024-06-28

晨雨图书店121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李零北京大学人文讲席教授。研究、著述范围涉及诸多领域,如考古、古文字、古文献,以及方术史、思想史、军事史、艺术史和历史地理。
李零已在三联书店出版了《我们的经典》《我们的中国》《波斯笔记》《考古笔记》《入山与出塞》《铄古铸今》《万变》《简帛古书与学术源流》《兰台万卷》《小字白劳》《十二生肖中国年》等书。他说,他的书都是读书笔记。

目录
自序 1
写在前面的话 1

上篇  道经部分 25
第一章 27
第二章 34
第三章 39
第四章 41
第五章 43
第六章 46
第七章 51
第八章 53
第九章 55
第十章 57
第十一章 62
第十二章 65
第十三章 68
第十四章 71
第十五章 74
第十六章 77
第十七章 79
第十八章 81
第十九章 83
第二十章 86
第二十一章 92
第二十二章 95
第二十三章 97
第二十四章 100
第二十五章 103
第二十六章 106
第二十七章 108
第二十八章 111
第二十九章 114
第三十章 116
第三十一章 119
第三十二章 125
第三十三章 128
第三十四章 131
第三十五章 133
第三十六章 135
第三十七章 137

下篇  德经部分 139
第三十八章 141
第三十九章 150
第四十章 153
第四十一章 156
第四十二章 158
第四十三章 162
第四十四章 164
第四十五章 166
第四十六章 168
第四十七章 170
第四十八章 172
第四十九章 174
第五十章 176
第五十一章 179
第五十二章 181
第五十三章 184
第五十四章 187
第五十五章 190
第五十六章 194
第五十七章 196
第五十八章 200
第五十九章 203
第六十章 205
第六十一章 207
第六十二章 211
第六十三章 214
第六十四章 217
第六十五章 220
第六十六章 223
第六十七章 226
第六十八章 230
第六十九章 232
第七十章 235
第七十一章 237
第七十二章 240
第七十三章 242
第七十四章 244
第七十五章 246
第七十六章 248
第七十七章 250
第七十八章 253
第七十九章 255
第八十章 258
第八十一章 260

附录   263
附录一 老子传记资料 265
附录二 《韩非子》的《解老》《喻老》篇 294

内容摘要
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老子》短小精悍、思想广博、睿智深刻,重在阐释天道,并以其关照人道,指导修身、治国,直面现实社会。
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老子》正好相反,它强调的是,甘居下流,不争上游。在这方面,它是天下第一。《老子》篇幅虽短,意境却深,给人神秘感,在形式、内容、叙述逻辑、文学手法上都很有特点。
李零研读《老子》数十年,将北大的课堂讲义写成通俗易懂的学术普及读物。本书可帮助读者精准而最少障碍地阅读并理解《老子》文本,真切地感受古典时代的人文气息,从而深入领悟和吸纳先秦子学的思想智慧。

主编推荐
“我们的经典”,是现代人眼中zui能代表中国古典智慧的四部书。
《论语》是儒家的代表,《老子》是道家的代表。讲人文,这两本书zui有代表性。
《孙子》讲行为哲学,《周易》经传讲自然哲学。讲技术,这两本zui有代表性。
这四本书年代早,篇幅小,比其他古书更能代表中国文化,也更容易融入世界文化。

李零:《老子》是我非常喜欢的书。我喜欢它睿智深刻,篇幅很短,意境很深。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老子》正好相反,它强调的是作“天下谷”“天下溪”“天下之牝”,甘居下流,不争上游。在这方面,它是天下第一。《老子》给人神秘感。

精彩内容
《老子》是我非常喜欢的书。我喜欢它睿智深刻,篇幅很短,意境很深,特别是其消极无为、飘然出世,被庄子发挥的一面。
老子和孔子不同,精神气质,更像《微子》篇中的隐士和逸民。隐士和逸民,有三大类型,死磕、逃跑和装疯卖傻。第一类最高洁,最难学,所以没人学。要学全是后两类。读《世说新语》,读《儒林外史》,我们要知道,中国的知识分子,一直有这种人文幻想。老子特能放下。放下的精神不属于儒家。
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老子》正好相反,它强调的是作“天下谷”“天下溪”“天下之牝”,甘居下流,不争上游(第28和第61章)。司马谈说,道家的特点是“去健羡,绌聪明”(《史记·太史公自序》引《六家要指》),什么贵柔贵弱好像水呀,什么要当女人、小孩呀,全是本着这种精神。
在这方面,它是天下第一。
《老子》给人神秘感。很多人迷的就是这种神秘感(包括西方读者),但我们不必把它神秘化。
《老子》的另一面是帝王术。它也提倡复古,它也崇拜圣人,它也主张愚民,念念不忘天下。愚民的伎俩更狡猾,也更高明。它的“道”,更像一只看不见的手。韩非迷的是这只手。
大家别忘了。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