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代俄罗斯语言与文化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当代俄罗斯语言与文化研究

481 九五品

仅1件

湖北武汉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向东、杨秀杰、陈戈 著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09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6-11

旃檀香风的书摊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李向东、杨秀杰、陈戈 著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5-09
  • 版次 1
  • ISBN 9787301261217
  • 定价 49.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64页
  • 字数 250千字
  • 丛书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内容简介】
  《当代俄罗斯语言与文化研究》选择最能代表当今俄罗斯语言与文化研究发展的、影响广泛的理论和流派,如语言国情学、空缺理论、语言个性理论、文化空间和先例现象、语言文化观念、文化符号学理论,从多个视角、不同层面分析上述理论和流派的学科出发点、研究对象、研究方法,挖掘其理论学术思想的精髓。
【作者简介】
  李向东,北京外国语大学俄语学院教授;杨秀杰,首都师范大学副教授;陈戈,首都师范大学。
【目录】
目 录
第一章 语言国情学 001
第一节 苏联时期的语言国情学 001
一、语言国情学的方法论基础 001
二、语言国情学的任务.002
三、词汇背景理论 .003
四、词的伴随意义 .005
五、语言国情学式注释.007
六、语言国情学的贡献.010
第二节 对苏联时期语言国情学的反思. 010
一、俄罗斯学者的思考.010
二、中国学者的思考 .013
第三节 当代俄罗斯语言国情学的新进展 020
一、语言信息单位和言语行为方式 .021
二、语言文化场和语言文化单位 025
三、民族社会文化定型.032
小结 046
第二章 空缺现象与空缺研究. 048
第一节 索罗金和马尔科维娜的空缺研究 049
一、异文化文本理解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行为 .050
二、异文化文本理解的活动模式 051
三、空缺的分类 .052
四、空缺的消除方法 .060
第二节 贝科娃关于空缺的新主张. 063
一、空缺的本质 .063
二、空缺的分类和描述.065
三、空缺的消除手段 .067
四、语言体系内部空缺的确定方法 .067
第三节 索罗金、马尔科维娜的空缺法和贝科娃空缺理论之比较. 071
第四节 认知卡 073
一、认知卡的提出 .073
二、空缺实验 .073
小结 078
第三章 语言个性理论 080
第一节 语言个性的建构模式 081
一、语言个性的结构层级 081
二、语言个性的心理学阐释 081
三、语言个性的语言教学论阐释 083
第二节 语言个性结构的描述 084
一、言语语义层(零层级) 085
二、认知层 088
三、语用层 090
第三节 俄罗斯民间故事中的语言个性. 092
一、俄罗斯民间故事与俄罗斯语言个性的言语语义层 093
二、俄罗斯民间故事与俄罗斯语言个性的认知层 094
三、俄罗斯民间故事与俄罗斯语言个性的语用层 099
第四节 外语教学与第二语言个性. 101
小结 107
第四章 文化空间与先例现象. 111
第一节 文化空间的性质和建构 111
一、文化空间的性质 .111
二、文化空间的建构 .112
第二节 文化空间的基本单位 114
一、心智事实 .114
二、心智事实与说话者的关系 116
第三节 表象认识的特征与分类 117
第四节 先例现象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119
一、先例现象的基本特征 120
二、先例现象的分类标准和形式 121
三、先例现象的四种基本类型 122
四、先例现象的实证研究 135
第五节 先例现象与互文本 142
一、互文性、文本、互文本、互文标记 .143
二、先例现象与互文本的异同 144
第六节 文化空间与预设. 148
小结 149
第五章 语言文化观念 152
第一节 语言文化观念的术语背景. 153
第二节 语言文化观念范畴 159
一、语言文化观念与语词 159
二、语言文化观念与概念 161
三、语言文化观念与民族心智 162
四、语言文化观念的定义 167
第三节 语言文化观念分析方法 168
一、共时性多维度观念分析法 170
二、历时性整体观念分析法 179
三、语言文化观念分析法的总结 187
第四节 语言文化观念的翻译 189
一、观念的可译性问题.189
二、观念翻译及其翻译原则问题 194
小结 196
第六章 文化符号学理论 198
第一节 文化文本 198
一、文化文本是一个模式化系统 199
二、文化文本是一个信息系统 202
第二节 民族文化符号域. 206
一、民族文化符号域的动态性 207
二、民族文化符号域的共性与差异 .211
第三节 文化互动的机制. 215
一、洛特曼的文化互动模式 215
二、文化互动模式中基本阶段的分析 .218
第四节 文化文本的创新机制 222
一、二元性 223
二、对话性 229
小结 234
结论与讨论 236
参考文献 243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