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动的权力:先秦、秦汉统治思想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流动的权力:先秦、秦汉统治思想研究

35 5.1折 69 九五品

仅1件

北京海淀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健胜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11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3-03-23

随缘书屋

二十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李健胜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8-11
  • 版次 1
  • ISBN 9787520333955
  • 定价 69.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 页数 241页
  • 字数 240千字
【内容简介】
中国统治思想史的发展、变化往往是权力运作的结果,权力生成思想,权力规范思想,权力也促使思想创新。因此,把思想文化现象置于权力体系之中的考察研究方法,是揭示权力体系本身的权力属性、内在结构及发展变迁的有效途径。其于这一方法论,笔者拟以先秦、秦汉为时空范围,以这两个时代的统治思想为考察对象,用数个专题来揭示早期中国的权力流变及其在政治思想目前的表现及影响。
【作者简介】
李健胜,男,1975年8月生,青海省贵南县人。历史学博士,省级骨干教师。青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先秦史及思想文化史,兼及青藏高原区域历史。主要讲授《中国古代史》、《中国思想史》、《先秦史专题》等本科、硕士生课程。先后出版专著《先秦文化批判思想研究》(2006年)、《子思研究》(2009年)、《清代-民国西宁社会生活史》(2012年)、《儒学在青藏地区的传播与影响》(2012年)、《与现代中国:阐释及建构》(2013年)5部,参编著作3部,在《史学理论研究》、《史学月刊》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获得省级很好论文奖1次,省级很好教学奖1次,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
【目录】
序言
章 早期国家阶段的权力运作与统治理念
节 早期国家阶段权力运作的制度框架
一 基于盟誓制度的权力运作
二 服制与早期国家阶段的权力运作
三 分封与统治者内部的权力划分
第二节 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的内在结构
一 以超血缘、跨地域社会关系为基础性结构
二 以“王权一贵族”权力体系为上层结构
第三节 早期国家统治理念的基本内涵
一 “孝”在早期国家统治理念中的真实作用
二 “义”:早期国家阶段的核心统治理念
三 无为:“王权―贵族”权力体系派生出的统治理念
第二章 西周中期以来国家统治理念的转型
节 从周天子突破周礼看国家统治理念的转型
一 从昭王南征到夷王烹杀齐哀公
二 从厉王革典到幽王覆亡
第二节 春秋以来国家统治理念的缓慢转型
一 缓慢转型的制度因素
二 缓慢转型的政治因素
第三章 诸子的权力设计
节 国家权力的顶层设计
一 “礼乐征伐自天子出”:恢复周礼
二 “唐虞之道,禅而不传”:禅让王权
三 “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命王权
四 “权制独断于君则威”:君主专权
第二节 国家权力运作方式的设想
一 无为而治
二 以仁理政
三 以法治国
四 用夏变夷
第三节 选贤任能:一种共识
一 选贤与任能
二 分歧中的共识
第四章 秦汉士人的权力构想
节 秦汉士人“无为”观及其对国家统治理念的影响
一 秦汉士人的“无为”观
二 “无为”观对汉代国家统治理念的影响
第二节 秦汉士人的君主专制理念及其文本建构
一 “王权一贵族”社会传统与秦汉士人的君主专制理念
二 西汉中期以来士人的君主专制理念及其文本建构
三 余论
第五章 秦汉国家统治思想管窥
节 秦代国家统治理念内在矛盾解析
一 统治者的分歧
二 统治意志与统治效果的反差及其缘由
第二节 《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所见汉初国家统治思想
一 军功爵制与《二年律令》的设置原理
二 《二年律令》所见汉初统治思想的核心内涵
三 余论
第三节 酷吏与汉武帝时期的国家统治理念
一 酷吏打压势族史实述略
二 酷吏政治与汉武帝的治国之术
第四节 昭宣时期国家统治理念探析
一 继承与改易之间:昭宣面临的政治遗产及其统治思想蠡测
二 灵异及其权力属性:国家统治理念中的因果律及其影响
第五节 王莽改制与国家统治理念的修正
一 王莽的“王道”政治实践
二 王莽改制失败主因解析
三 王莽改制的政治思想史意义
第六节 光武帝时期的国家统治理念解析
一 光武帝统治理念综述
二 光武帝统治思想形成与发展的社会背景解析
第六章 总论
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