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光云南通志稿点校本(16开精装 全八册 原箱装)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道光云南通志稿点校本(16开精装 全八册 原箱装)

《道光云南通志稿》为16开精装本。216卷首3卷,总目13,子目68,总目包括天文志、地理志、建置志、食货志、学校志、祠祀志、武备志、秩官志、选举志、人物志、南蛮志、艺文志、杂志13大类,大类下面再分若干小类,体例详备,编撰严谨。

1948 5.1折 3800 全新

仅1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阮元 王崧 李诚等 纂修

出版社云南美术出版社

ISBN9787548935438

出版时间2021-05

版次1

印刷时间2021-05

印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定价3800元

上书时间2023-01-02

乐匋书社

十八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 店主推荐
  • 最新上架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道光云南通志稿》为16开精装本。216卷首3卷,总目13,子目68,总目包括天文志、地理志、建置志、食货志、学校志、祠祀志、武备志、秩官志、选举志、人物志、南蛮志、艺文志、杂志13大类,大类下面再分若干小类,体例详备,编撰严谨。是志各个门类承袭旧志,因陈补新,互参互注,征引资料,均注明出处,提出新说,都申说缘由,不妄发议论,切实遵照《凡例》“每类必详悉颠末,正文专引成书,不敢参入私议,亦不敢漏载出处,攘美前人。间有所辨,则加以谨案,双行夹写”的宗旨。在撰述史事方面,搜录事迹,考订异同,称引条举,多足征信。在纂辑文献方面,旁征博引,繁简得宜,力求保存历史原貌。由阮元、王崧、李诚等纂修,康春华等人点校。
《道光云南通志稿》价值极高。一是史料保存价值弥足珍贵。其系在咸丰兵燹前修撰的,当时参采的很多文献尚存,在更加真实、保存地方文献上功不可没。此后,由于战火的原因,该志参采的诸多文献或遭致残缺,或毁于一旦,已无法再见。更为可贵的是,书中诸多内容系在全省各地实地调查采访后成稿,跳出了一般通志从书到书的局限,不仅真实性和可靠性高,而且保留了当时的诸多现实情况。二是文献价值高。其内容丰富,上起秦汉,下迄清道光朝,是研究中国西南地区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民族、宗教、军事、边防、风土人情等的重要文献。同时,其中很多材料尤为异常珍贵。如,各类目中不仅对相关的历史变迁进行了记载,而且收录了很多非常重要的历史文献。又如,《南蛮志》有大量的云南各少数民族生产生活写实画卷,这给今人提供了了解和研究云南各少数民族风土人情等的第一手宝贵资料。如此种种,不一而足。三是其现实价值亦值得我们倍加珍视。是志为今天提供了很多宝贵而极具价值的省情、地情的历史和现状材料,对今天洞悉云南边地古今,明了边地风土人情,促进边疆稳定、民族团结和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
《道光云南通志稿点校本》以道光十五年刻本为底本,本书以道光十五年刻本为底本,以通志、府州县志、正史、实录等文献他校,订正底本的讹脱衍倒。改繁体竖排为简体横排。人名中的异体字,为保存历史原貌和避免古今混淆,原则上不作改动,如王崧、冯甦等。凡名词并列而易引起误会者,用顿号分开,名词并列但不引起误会者,一般不加顿号,如“汉唐”“江淮”“云贵”等。引文不完整或意引者,引文前只用冒号,不加双引号。按照国家民委规定,少数民族的称谓用字一律改用规范用法。底本因避讳改字可以确定者,整理时改回原字。底本刻印不清或因年代久远字迹漫漶无法辨识的文字,用其他藏本或版本补入,出校勘记说明(如:据××藏本补),无法添补的,则用“□”号标识。《地理志》中的舆图(卷五至卷八),《武备志》中的边防图(卷一百〇六至一百〇七),《南蛮志》中的种人图(卷一百八十二至一百八十七),均按底本图样扫描,排入书稿。《艺文志·金石考》中的古今文字对照表、货币样式、印章、墓碑拓片、梵文(卷一百九十五至一百九十六),《南蛮志·方言》中的缅文(卷一百九十),亦按底本图样扫描,排入书稿。原书编纂者采录史籍资料时多系节录,或作过综合、删节,整理时使用原文进行对校;所缺段落、字句一般不再补入,亦不用省略号标识;影响文意的讹、脱、衍文,则分别改正、补入或删除,并出校勘记说明;无从查实者,则存疑待考,等等。
《道光云南通志稿点校本》最大亮点是:1.本书是清代朴学大师阮元方志思想的重要实践,开创了云南通志修纂的新境界,被列为我国古代通志的典范之一。2.本书上起秦汉,下迄清道光朝,是研究中国西南地区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民族、宗教、军事、边防、风土人情等的重要文献。3.本书是洞悉云南边地古今,明了边地风土人情,促进边疆稳定、民族团结和经济发展重要参考书。4.本书以道光十五年刻本为底本,以通志、府州县志、正史、实录等文献他校,订正底本的讹脱衍倒,裨于学术研究。

作者介绍
阮元(1764—1849),字伯元,号芸台,江苏仪征人。清代官员、经学家、训诂学家、金石学家。阮元提倡朴学,于数学、天算、舆地、编纂、金石、校勘等方面亦多有建树,史称其“身历乾、嘉文物鼎盛之时,主持风会数十年,海内学者奉为山斗焉”。生平著述丰富,撰有《揅经室集》《十三经注疏校勘记》等三十余种著述传世,罗致学者编印多种书籍,主编《经籍籑诂》,校刻《十三经注疏》,汇刻《皇清经解》等。阮元于道光年间任云贵总督,主持修纂《云南通志稿》。
王崧(1752—1838),字伯高,号乐山,白族,云南浪穹(今洱源县)人。清代学者、经学家、史学家、文学家。著有《乐山制义》《乐山诗集》《布公集》《江海集》《提钩集》等,编纂《云南备征志》《云南通志稿》《云南志钞》等。
李诚(1777—1844),字师林,号静轩,浙江石曲人。著《云南水道考》《微言管窥》《医家指迷》《敦说楼集》,编纂《新平县志》《云南通志稿》等。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