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清传奇丛刊(16开精装 全236册 原箱装)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明清传奇丛刊(16开精装 全236册 原箱装)

本书收集明清以來的傳奇作品四百餘種,其中有單重作品,也有戲曲總集,以其先後編目排序,希望有助于明清傳奇的研究。

149198 6.8折 220000 全新

仅1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冯宝善 裴喆 编

出版社北京燕山出版社

ISBN9787540260064

出版时间2021-04

版次1

印刷时间2021-04

印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定价220000元

上书时间2022-06-21

乐匋书社

十八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傳奇』一詞早見于唐元稹《鶯鶯傳》,最初約略同于『志怪』,記述奇人奇事。唐末裴鉶以《傳奇》名其小説集,至宋代,以傳奇概稱唐人新體小説。『傳奇』之名先見于小説後用于戲曲,明清時期,傳奇成爲與雜劇相區别的長篇戲曲的統稱,是戲曲樣式的文學劇本,舞台上則以海鹽、餘姚、弋陽、昆山等聲腔及由它們演變的諸腔演出。明成化、弘治年間,統治者廣開言路,『拔奇掄才,右文興治』,文人階層自我意識覺醒,文化權利下移;王守仁『心學』的出現,打破了程朱理學以來思想僵化的局面,呈現出自由的文化氛圍;明中期,南戲盛行,曲壇南盛北衰。在這種追求自由的思潮和『北轉南風』的趨勢下,傳奇應運而生。
明成化初年至萬曆十四年,傳奇逐漸形成了獨特的文體特征。明前期,南戲仍是一種民間戲曲,『士大夫罕有留意者』。成化年間,身爲館閣大老、理學鴻儒的邱濬,創作了《伍倫全備記》,展現出一種藝術選擇的自覺。弘治、正德年間,越來越多的文人士大夫涉足曲壇。文人戲曲作家,從整理改編宋元和明前期的戲文入手,吸收雜劇的優點,注入文人的審美趣味,逐步建立不同于戲文的規範的傳奇劇本體制,具體表現爲篇幅較長、一本兩卷、分出標目、結構形式固定、有下場詩等。文詞派是明中後期傳奇的主要流派,代表人物有邵燦、經鄭若庸、梁辰魚、李開先、梅鼎祚、屠隆等。創作上以典雅綺麗的語言風格爲追求,加强了傳奇劇本的文學性和可讀性,與之相反,可演性和戲劇性大大削弱,傳奇成爲只供案頭閲讀的文本。這種典雅綺麗的藝術風格也影響著後來的傳奇。
湯顯祖改編舊作《紫簫記》爲《紫釵記》,擺脱了文詞派的羈縛,標誌著傳奇進入新的歷史時期。在晚明進步文藝思潮的推動下,傳奇藝術達到了時代思想文化的頂峰。在心學思潮影響下,『主情』的文藝思潮席捲文壇,掀起『近情動俗』的傳奇創作熱潮。文人借助才子佳人的戀愛故事表達内在的情感欲求、對個體人格的自由與平等的近代審美理想的嚮往。在實學思潮的影響下,文壇提倡求實致用的文學主張,傳奇更加自覺地關注現實、貼近生活,産生了一大批歷史劇和時事劇,力圖批判現實,挽救人心,有補世道。湯顯祖自謂:『一生「四夢」,得意處唯在《牡丹》』。『因情成夢,因夢成戲』,湯顯祖塑造了形象豐滿生動的杜麗娘,賦予杜麗娘以感人至深的藝術魅力。『生可以死』、『死可以生』,借杜麗娘之口抒發對至情理想的追求。《南柯夢》《邯鄲夢》則表現了對晚明政治腐敗和社會黑暗的强烈憤慨。此時,沈璟及其追隨者,致力于傳奇音樂體制的格律化。撰成《南九宫十三調曲譜》,此後各種曲譜大量湧現。至崇禎順治間,傳奇的昆腔格律體制已趨于完善。沈璟不僅潛心于昆腔格律體系的建立,在傳奇創作上也頗有成就,創作了《紅蕖記》《埋劍記》《雙魚衆》《義俠記》《桃符記》《墜釵記》《博笑記》等傳奇作品共十七種。湯沈二人就戲曲創作文辭與音律何者第一展開了一場爭論。沈氏重音律,湯氏偏文辭,此後『守詞隱先生之矩鑊,而運以清遠道人之才情』,成爲傳奇創作的不二法門。
清初四大傳奇作家相繼登上劇壇,標誌著傳奇創作進入新時期。這一階段的傳奇作品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涵義,又具有旺盛的舞台藝術生命。作爲一種大衆文藝,傳奇戲曲的盛行更多地依賴于相對穩定的社會環境和相對寬裕的觀衆群體。康熙年間,清朝政治統治漸趨穩定,社會經濟的恢復和發展爲傳奇戲曲的持續發展提供了堅實的社會基礎。明清之際傳奇創作和舞台演出的關係空前密切,戲曲家們在創作實踐和理論總結上,建立起以傳奇藝術的舞臺化爲基本特征的嶄新的傳奇文體規範體系。在創作上,縮長爲短的劇本體制、結構第一的藝術追求和以俗爲雅的語言風格,使傅奇作品成爲真正的『場上之曲』,賦予舞台生命力,符合實際演出和觀衆欣賞要求。昆劇成爲人們喜聞樂見的大衆文藝樣式,傳奇創作蓬勃發展,形成了傳奇創作的三大流派,以李玉、朱?、丘園等專業戲劇作家爲代表的蘇州派,以李漁、範希哲、萬樹、爲代表的風流文人,以吴偉業、尤侗爲代表的正統文人。洪昇和孔尚任爲集傳奇創作之大成的戲劇家,分别創作了傳奇名著《長生殿》和《桃花扇》,把傳奇創作推到了歷史的最高峰。
在程朱理學的影響下,傳奇藝術漸趨道德化、詩文化。蔣士铨、張堅、沈起鳳等作家主張以『筆墨化工』來『維持名教』,一時理學之風盛行劇壇。大多數作家以創作詩文的思維方式和表現手法創作傳奇,主張『以曲爲史』、『以文爲曲』,將傳奇視爲『音律之文』,以文的結構佈局取代了戲的排場關目。由于作品在内容上與時代精神脱節而日益理學化,在形式上與舞台實踐脱節而日益詩文化,傳奇創作走向衰落。嘉慶年間,傳奇作品逐漸表現出雜劇化的趨向,至道光年間,已蔚爲風氣。八出至十九出成爲傳奇劇本篇幅的常例。伴隨著結構排場、角色設置、曲白比重、語言風格等一系列變化,傳奇文體逐漸消解,成爲純粹的案頭文章。
明清傳奇與元雜劇在中國戲劇史上雙峰並峙,在中國文化史上佔據著相當重要的地位。『傳奇雖小道,凡詩賦、詞曲、四六、小説,無體不備。至于摹寫鬚眉,點染景物,乃兼畫苑矣。其旨趣實本于《三百篇》,而義則《春秋》,用筆行文,又《左》《國》《太史公》也』。(清孔尚任《桃花扇小引》)傳奇具有文學的綜合性,作爲一種文學藝術樣式,傳奇又有著自身獨特的藝術魅力,是詩歌、散文、小説等文學樣式無法替代的。『飢者歌其食,勞者歌其事』,明清傳奇作家繼承和發揚了這一傳統,以歷史真實爲基礎,對社會生活加以提煉、虛構、誇張,作品中展現出强烈的時代精神。自明代起就有對傳奇的編選整理,毛晋汲古閣《繡刻演劇六十種》爲流傳至今選收劇本最多者。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以來陸續出版的《古本戲曲叢刊》收録宋金至清八百年間的各類戲曲作品,是目前最大的戲曲劇本總集,極大地促進了古典戲曲的研究。近年來新的文獻不斷出現,有鑒于此,今收集明清以來的傳奇作品四百餘種,其中有單重作品,也有戲曲總集,以其先後編目排序,希望有助于明清傳奇的研究。限于學識,編輯過程中或有不妥之處,懇請讀者不吝指正。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