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衣冠服饰制
影印版
¥
16
8.9折
¥
18
九五品
仅1件
作者陈茂同
出版社百花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08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12004
上书时间2024-03-30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陈茂同
-
出版社
百花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5-08
-
版次
1
-
ISBN
9787530642535
-
定价
1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62页
-
字数
195千字
- 【内容简介】
-
衣冠服饰,是人类生活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它伴随着生产水平、经济基础、物质文明、社会习俗与审美观念而同步进展。因此,对人类衣冠服饰史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古代社会的一些侧面情况,增加我们的历史知识。
这些记载,给我们研究中国古代衣冠服饰制的沿革,提供了重要的史料和例证。专志记述虽然十分详细,但和出土的石刻、壁画实物校核,却尚有许多不尽相符之处。究其原因,大凡有二:第一,文献记载的冠服制,多是统治阶级朝会、燕享、郊天、祀地等礼仪的服用制度,而石刻、壁画所反映的则多是平时燕居生活和奴隶劳动的情况;第二,后朝人修前朝历史,其时间相隔,或有数百年,中历战乱,资料多有散佚,征集难于周备,加上墓葬实物尚未出土,对于某些服物的认识或有借助想象或推测,以至于难以准确。例如,依史志记载,汉代梁冠和爵位有着密切的关系,据理而论,帝王冠帽必当九梁,但从东汉石刻、壁画所反映的形象资料看,则一般只一梁至三梁。叉据《舆服志》所载,幅中裹头(即平巾帻)是西汉王莽因头秃无发才开始应用的,怛从出土的商代玉雕分析,早在商周时期,就已有巾裹之制,其间相去千余年。大量的出土文物,纠正了史志记载的不实,所以,我们在叙述历代冠服的具体形制时,尽量参照出土实物及形象资料,若遇实物和图像与文献记载不尽一致者,则或是同时并叙,指明是非;或径从宴物,略加说明。本书的插图。除了可以增强我们的感性知识外,有时还可以作为判断是非的根据之一。衣冠服饰,古今不同制,其中比较重要的区别,大概有两方面:第一,古服上衣下裳,今服则衣裳连称,而裳名转废;第二,古时服装(尤其是上层阶级)都极宽博,只有军士服装较窄小,今天则除了僧衣道服还存古制外,其他服装均尚紧窄称体,并讲究线条美。所以,古今服物名同而形制迥异,例如袍、衫、裙、裤,以至鞋、袜、冠帽等,古今皆同名,而且是人们生活中习见、习闻、习用的东西,但若以今名考之古制,则大异其趣。因此,必须分别考其由来,述其沿革。在书中,凡是古今通用的服名,则多在刨制的朝代加以详叙,或阐明其沿革关系,以使读者对该服物有较完整的概念。古人的装饰物,千奇百怪,诸如首饰、颈饰、手饰、衣饰以及面饰胭脂粉黛等等,名目繁多,品类不一,形制各异,我们只选择较重要的,或能代表该朝特征的,或多数朝代袭用不革的,或古今同制为人们所习见、习闻、习用的,或诗、文、词、赋多所提及的进行介绍,其他就不能一一述及了。各朝冠服制度的改革和服物的更新,与丝棉生产的发展和织染技术的提高都有密切的关系。本书每章都用一些篇幅叙述该朝统治者如何重视、提倡和鼓励丝棉生产的情况,作为冠服制度改革和更新的物质依据。本书的编写内容,除了采用史部文献、出土文物和历代笔记的有关记载之外,还参考、吸取了当代学者的一些研究成果和资料,特此说明。
- 【目录】
-
前言
第1章 上古时期
第一节 原始人的衣着
第二节 我国最早的纺织印染业
第三节 我国最早的冠服制度
第2章 商代
第一节 丝绸纺织业的发展
第二节 商人的衣着
第三节 男女发式
第四节 玉饰风尚的产生
第3章 周代
第一节 纺织印染业的大发展
第二节 周代的冠服制
第三节 妇女服饰
第四节 舄、履、袜
第五节 军士服饰
第4章 秦汉
第一节 秦汉的纺织业
第二节 秦代衣冠服饰
第三节 汉代衣冠服饰
第5章 魏晋南北朝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的纺织绣染业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衣冠服饰
第6章 隋唐五代
第一节 唐五代的织造业
第二节 隋代衣冠服饰制
第三节 唐代衣冠服饰制
第7章 宋代
第一节 宋代的纺织业
第二节 宋代的衣冠服饰制
第8章 辽金元
第一节 元代的纺织业
第二节 辽代衣冠制
第三节 金代冠服制
第四节 元代冠服制
第9章 明代
第一节 明代的纺织业
第二节 明代衣冠服饰制
第10章 清代
第一节 清代的丝棉织业
第二节 清代的衣冠服饰制
第11章 太平天国服制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