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会角色与心理健康(正版现货)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社会角色与心理健康(正版现货)

45 九品

仅1件

安徽合肥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美]陶西格(Tausig M.) 著;樊嘉禄 译

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09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0-12-05

思远书店

九年老店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美]陶西格(Tausig M.) 著;樊嘉禄 译
  • 出版社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7-09
  • 版次 1
  • ISBN 9787312020889
  • 定价 2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197页
  • 字数 30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心理产品不和源于何处,都可以看作是不规范的行为和思维模式,或者说是需要控制或限制的行为和思维模式,因为它们有可能打乱个人和集体的安排。
《社会角色与心理健康》的编者对心理健康社会学家们依照“压力过程”模式所做的研究工作进行了概括总结。这个模式建立在这样的理念之上,即人们面临急性的和慢性的两种应激源,这两种应激源都能预示个人的幸福或痛苦程度。书中进一步指出,每个人面对应激源和遭遇不良性应激的机会并不是对等的,相反,接触应激源的可能性以及应对它们的能力都与社会地位密切相关。
【目录】
中文版序言
前言
第1章导论:心理疾患的社会成因及其后果
1.1生物学和心理学的观点
1.1.1医学的模式

1.2社会学观点
1.2.1应激过程的社会学研究之渊源
1.2.2当前有关应激过程的社会学研究
1.3作为痛苦成因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角色

1.4精神疾患的社会反应
1.4.1作为心理疾患的偏常行为的认定
1.4.2公众态度与专业界定间的关系
1.4.3把偏常行为当作精神疾患用医学方法处理
1.4.4精神医院和社区保健
1.5精神病社会学
1.6术语注释
1.7痛苦、偏常行为与精神病

第2章应激过程与心理疾患
2.1应激的生物学基础
2.2应激的生物一社会基础
2.3社会一医学模式
2.4社会学模式
2.5将应激与心理疾患联系起来
2.6小结

第3章社会地位:社会性别
3.1社会性别是如何界定的
3.2社会性别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3.3痛苦的社会地位解释
3.4不良性应激的社会角色解释
3.4.1担当角色
3.4.2履行角色
3.4.3多角色
3.4.4角色应激
3.5小结

第4章社会地位:社会经济地位和民族/种族
4.1社会经济地位和健康
4.1.1相关性阐释
4.1.2应激源的社会经济分布
4.1.3资源的社会经济分布
4.2民族/种族与不良性应激

第5章社会地位:年龄
5.1应激的年龄轨迹
5.2年龄、资源与应激
5.2.1儿童和青少年
5.2.2青年人
5.2.3中年人
5.2.4老年人

5.3幸福的累积性
5.3.1优势的积累
5.3.2不幸的累积
5.4小结

第6章社会地位:社区
6.1社区范围的创伤:9?11和其他惨案
6.1.1创伤的影响
6.1.2历史联接的证据
6.1.39?11的后果
6.2住宅小区环境:慢性应激

第7章社会角色:配偶、父母
7.1婚姻、婚姻角色和情感健康
7.2家庭结构的总体改变是应激的来源之一
7.3婚姻状态的转变
7.4父母角色在情感健康方面的影响
7.5性别差异
7.6小结

第8章社会角色:工作者
8.1经济状况、劳动力市场和不良性应激
8.1.1失业的影响
8.1.2经济周期和失业
8.1.3公司规模缩减
8.1.4经济转型与就业变化
8.1.5工作低技能化
8.1.6短工

8.2工作条件与不良性应激
8.2.1工作要求和选择余地(decisionlatitude)
8.2.2工作复杂性、同事的支持和工作可靠性
8.2.3宏观经济状况对工作环境的影响

8.3性别、种族、社会经济地位和工作环境
8.3.1性别的影响
8.3.2社会经济地位的影响
8.3.3种族及民族的影响
8.4小结

第9章身份和角色组合
9.1性别、工作和家庭的组合
9.2若干非正常例证
9.2.1单身母亲
9.2.2护理者
9.3结合身份与角色预测不良性应激
9.4对于这种讨论局限性的一点说明

第10章为偏常行为贴上“心理疾病”的标签
10.1将偏常行为贴上心理疾病的标签
10.1.1社会对偏常行为的反应:社会控制
10.2为偏常行为及偏常行为者贴上标签
10.2.1批评和修正
10.3家庭对偏常行为的反应
10.4非家庭成员对偏常行为的反应
10.5社会地位与贴标签
10.6小结

第11章公众态度与专业标签的关系
11.1公众态度
11.1.1被贴标签后的反应
11.1.2为什么会产生消极成见

11.2专家的标签
11.2.1精神障碍的分类
11.2.2婴儿期、儿童期或青春期常见的疾病
11.2.3亢奋症、痴呆症、健忘症和其他认知障碍
11.2.4麻醉品依赖类
11.2.5精神分裂症类
11.2.6情绪障碍类
11.2.7焦虑症
11.2.8性障碍和性别障碍,饮食障碍,睡眠障碍,刺激一控制障碍,调节障碍及人格障碍
11.3DSM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11.4诊断的客观性
11.5小结

第12章偏常行为与精神疾患的医学化
12.1偏常行为和它的控制
12.1.1作为偏常行为的疾病

12.2偏常行为的医学化
12.2.1医学化程序
12.2.2医学化过程的好处
12.2.3医学化的代价
12.3疯癫的医学化
12.4精神疾惠在一般人群中的普遍性
12.5精神疾患的社会分布
12.6偏常行为和生理功能障碍
12.7小结

第13章精神疾病的社会反应历史
13.1偏常行为定义和社会反应的跨文化研究
13.1.1通常的解释
13.1.2非西方的定义和社会反应

13.2早期西方文化中的定义及社会反应
13.2.1古希腊古罗马时期
13.2.2中世纪时代
13.2.3工业化、启蒙运动和社会秩序的需要
13.2.4大型公立医院的发展

13.3现代医学和心理学的解释
13.3.1医院时代的终结
13.3.2向以社区为基础的关怀模式转变
13.4小结

第14章社区精神卫生的挑战
14.1社区关怀的根基
14.1.1公立精神病医院的状况
14.1.2精神药物的有效性
14.1.3监护人照料的经济性
14.1.4一般社区的精神疾患
14.1.5法定的要求
14.1.6治疗的新哲学取向
14.1.7非医院治疗
14.2社区理念
14.3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特点
14.3.1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实施
14.3.2再次关注慢性病患者
14.4非住院治疗和社区精神卫生——痼疾
14.5精神卫生服务的融资与服务监控的增长
14.6社区精神卫生的近期趋势
14.6.1家庭及社区精神卫生关怀
14.6.2家庭对精神疾患的反应
14.6.3家庭负担
14.7社区护理的替代形式

第15章社会学的贡献
15.1其他解释
15.1.1精神障碍的生物基础
15.1.2精神障碍的心理学基础
15.1.3心理疾病的社会基础
15.2社会学解释的地位
15.3心理上的痛苦的社会原因
15.4精神疾患的社会反应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