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权利的伦理基础(正版现货)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权利的伦理基础(正版现货)

10 3.3折 30 九品

仅1件

安徽合肥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强昌文 著

出版社安徽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04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0-03-15

思远书店

九年老店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强昌文 著
  • 出版社 安徽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9-04
  • 版次 1
  • ISBN 9787212035150
  • 定价 30.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16页
  • 字数 224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安徽法学文库
【内容简介】

上个世纪90年代至今,中国法学研究尤其是法理学研究是围绕着权利问题而展开的。权利对我来说是既通俗又神秘。自打进入法学的殿堂,“法学之难者,莫过于权利也”(庞德语)一直激励着我前行。对法理学的研究者而言,思考问题的形式尽管是纯理论的哲理分析,但其内容与实际联系很紧密。在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判断问题时,权利始终处于支配性的地位,对社会热点问题的思考都表现为以权利为主线索的不断追问。例如,(1)对立法模式的思考。中国社会处于急速转型的阶段,社会的变迁打破了传统社会简单的一元化、纵向、等级型的利益格局,利益冲突和纠纷不断聚集和明显,能否根据市场规律和利益多元化的特征制定出良好的法律,是社会获得稳定和发展的重要保障,那么立法的内容、立法的形式、立法机制与权利之间具有什么联系、怎样使权利得以确认而表达出来?(2)对法治建设的思考。法治模式和发展道路是多元化的,这是由民族的实际情况和文化传统决定的。但不同的文化传统对法治的作用并不具有同质性。我们传统的等级文化不利于权利观念的生成和发展,所以不适宜现代法律发展的需要。相反,西方传统中的契约文化,催生了权利观念,使西方很早就形成了权利体系。从权利观念和文化中找出与法治建设的内在联系,确实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课题。(3)对和谐社会的思考。“和谐”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历朝的执政者大多注重社会的和谐建设。社会主义的目标就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国家的和谐。随着改革开放,我国社会诸多方面的矛盾,造成了社会的不和谐,如,贫富差距拉大、干群矛盾增多、解纷机制不畅、人与自然不和谐。如何解决这个重大的社会问题呢?传统社会中的和谐注重的是结果,现代社会中的和谐注重的不仅是结果,更要注重过程,能代表过程的是权利的设定和行使。(4)对新奇事件的思考。实际生活中的很多矛盾和利益冲突,会引发很多新型奇特的事件。例如,单身女子的生育问题、艾滋病人的结婚问题、死刑犯的结婚问题、近亲结婚问题、大学生结婚问题、环境保护问题、信仰问题、卖淫问题,等等。实际生活中的很多现象和行为,如果单从控制角度是很难加以彻底解决的,单从问题本身角度也是很难加以评价的,只有从事件背后所蕴涵的权利文化和权利制度人手,才能彻底地、有说服力地作出评价和进行切实有效的解决。
对上述诸多问题的思考,要能找出具有普遍性的分析路径、给出具有普遍性的答案,目光自然聚焦在权利的基础之上。学术界对权利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基础论述颇多。而对权利的伦理基础研究非常少见。所以,选择伦理基础来对权利进行深度的分析和高度的综合,自然成为《权利的伦理基础》的研究视角。

【目录】
导言

第一章权利问题研究与伦理基础

第二章权利生成发展的伦理机理

第三章中西伦理传统与权利差异

第四章契约伦理基础与权利发展

第五章中国权利发展与伦理选择

附录

生态伦理与权利

法官人格的重塑

后记

编后语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