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力构图与创作思维 贵哥 点线面体基本元素创作插画师爱好者阅读书 思维导图讲解书 绘画创意创新设计抽象思维 全彩设计图书籍
9787115508027
¥
107.86
全新
库存999件
作者黄朝贵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508027
出版时间2020-01
装帧平装
货号591952686478
上书时间2023-09-01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D4 书 名 想象力 构图与创作思维、 标准书号 ISBN 9787115508027 作 者 黄朝贵 初版时间 2019年3月 定 价 128.00 元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想象力:构图与创作思维》从点、线、面、体等基本元素开始,讲解了如何发挥想象力,并且应用各种创作理论将想象实现成作品。《想象力:构图与创作思维》的内容体系完整,强调抽象思维的重要性,关注精神感受对创作过程所起的关键作用,通过大量绘画案例对基本元素、形式、平衡、简洁和力进行分析,整理成易于读者学习的知识体系。在*后一章设置了大量的练习,让读者在学习了前面的知识后立刻进行针对性练习,进一步掌握所学的知识点。 1章 基本元素 1.1 睁开眼睛,我们看到了什么? 012 1.2 点元素 015 1.2.1 形态变化 015 1.2.2 转换 015 1.2.3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016 1.2.4 从哪里能观察到点元素? 016 1.3 线元素 018 1.3.1 形态变化 018 1.3.2 转换 018 1.3.3 工具带来变化 019 1.3.4 两棵用线描绘的树 020 1.3.5 从哪里能观察到线元素? 020 1.4 面元素 021 1.4.1 形态变化 021 1.4.2 转换 021 1.4.3 平面国 022 1.4.4 结合点线面三元素,能画成什么样子? 024 1.4.5 从哪里能观察到面元素? 025 1.5 体元素 026 1.5.1 维度─二维世界 026 1.5.2 维度─一维和零维世界 027 1.5.3 维度─三维世界 028 1.5.4 球柱方锥 029 1.5.5 旋转与分解 030 1.5.6 综合实验 032 1.5.7 从哪里能观察到体元素? 032 1.6 形状 033 1.6.1 画面 033 1.6.2 投射 034 1.6.3 北斗七星的启示 035 1.6.4 分形 037 1.7 总结 038 2章 形式 2.1 形状(shape)与形式(form) 040 2.2 形式与内容 042 2.3 形式影响情感 044 2.4 隐性结构 046 2.5 整体与部分 048 2.6 总结 049 3章 平衡 3.1 为什么要追求平衡? 052 3.2 对称平衡与非对称平衡 054 3.3 实现平衡的 一大要素—重量 056 3.3.1 位置 057 3.3.2 空间 061 3.3.3 大小 061 3.3.4 对比 062 3.3.5 内在兴趣 063 3.3.6 孤立 065 3.3.7 形态 066 3.3.8 维度 066 3.3.9 常识 067 3.3.10 指引 068 3.4 实现平衡的二大要素—方向 071 3.4.1 方向变化的方式 072 1. 主动方式—对象自身具有的方向变化 072 2. 被动方式—吸引与排斥 073 3.4.2 两种极端状态 075 3.4.3 方向变化的对抗方案 077 3.4.4 康定斯基的观点 082 1. 沿对角线方向运动 082 2. 沿水平或垂直方向运动 086 3.5 综合实验 088 3.6 总结 091 4章 简洁 4.1 人眼偏爱于识别简洁的形式 094 4.2 何种形式更显得简洁? 096 4.2.1 形态本身的简洁 096 4.2.2 易于识别的部分 097 4.2.3 有秩序的排列与组合 099 4.3 简洁的必要性 102 4.4 结合格式塔心理学 104 4.4.1 图与地(figure and ground) 104 4.4.2 对称性(symmetry) 106 4.4.3 相似性(similarity) 107 1. 形态相似 107 2. 大小相似 107 3. 方向相似 108 4. 色彩相似 108 5. 明度相似 108 4.4.4 邻近性(proximity) 110 4.4.5 连续性(continuity) 112 4.4.6 封闭性(closure) 117 4.4.7 实验 118 4.5 综合实验—结合平衡与简洁原理 120 4.5.1 《跳蚤》 120 4.5.2 《马》 122 4.5.3 《虎》 123 4.5.4 《人》 124 4.6 总结 126 5章 力 5.1 回顾 128 5.2 动力从哪里体现? 132 5.2.1 倾斜 132 5.2.2 变形 137 5.2.3 重量差异 138 5.2.4 情景暗示 141 5.2.5 静中之动 142 5.3 主体 143 5.3.1 突显 145 1. 用形状对比来突显主体 145 2. 用空间关系来突显主体 146 3. 用疏密对比来突显主体 147 4. 用颜色对比来突显主体 148 5.3.2 指引 149 5.4 视角 151 5.5 抽象 159 5.6 熵 167 5.7 总结 171 关于构图的小建议 171 1. 避免松散 171 2. 避免僵硬 172 3. 避免碰撞 173 6章 实践 6.1 为什么你的课堂作业进展特别缓慢? 176 6.2 15套任务 179 6.2.1 任务1: 拼接 179 6.2.2 任务2: 联想 184 6.2.3 任务3: 组合 190 6.2.4 任务4: 互动 193 6.2.5 任务5: 强化特性 196 6.2.6 任务6: 符号化 204 6.2.7 任务7: 具体转抽象 208 6.2.8 任务8: 墨迹练习 215 6.2.9 任务9: 抽象转具体 220 6.2.10 任务10: 因与果 229 6.2.11 任务11: 同一个框架引申出的不同含义 235 6.2.12 任务12: 将情节完整化 239 6.2.13 任务13: 赠她( 他) 一个世界 250 6.2.14 任务14: 给观者带来启示 257 6.2.15 任务15: 作茧自缚—置之死地而后生 270 6.3 结语 278 致谢 279 参考文献 280'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