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读建筑 平装 – 2014年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解读建筑 平装 – 2014年

9787805015873

51.9 全新

库存999件

浙江杭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欧文·霍普金斯

出版社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

ISBN9787805015873

出版时间2018-0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货号536543785477

上书时间2023-07-26

瑞幸图书专营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出版社: 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 第1版 (2014年5月1日)   外文书名: Reading Architecture   平装: 167页   定价: 59   开本: 16   ISBN: 7805015872, 9787805015873   条形码: 9787805015873   商品尺寸: 26.8 x 21 x 1.8 cm   商品重量: 839 g    从古典到当代,涵盖了所有重要的建筑类型和风格 所有建筑都配有丰富的照片和注释详细的绘画 围绕西方建筑用多种角度为您提供视觉向导 关注建筑的结构、材料、角度等可谓巨细靡遗 附带全面权威的建筑术语表 《解读建筑》围绕着西方建筑,用多种角度为读者提供视觉向导,讨论的内容涵盖了建筑物的方方面面,从古希腊时期到现代,从墙壁粉刷到屋顶结构,从柱式类型到装饰线脚。《解读建筑》插图十分丰富,几乎每个元素都有带注释的照片或线条画的呈现。从一开始,《解读建筑》一直尝试摒除传统字母排序的建筑学词典中所存在的固有问题。因此,《解读建筑》通过大量图片和注释,给予建筑物本身极大的关注,并且在结构方面,将建筑拆解为基础的构想和组件。 《解读建筑》共有四个部分,并且相互交叉参照。首章介绍了十种建筑类型,这十种类型及其变体贯穿了整个建筑史。虽然书中选取的类型范例出现的时间和地点不尽相同,但是都体现了该类型的某些特点。本章中的其他建筑类型分组标准是:这些建筑类型和形态必须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并且对很多不同的建筑类型产生了影响。通过这种方式,作者希望《解读建筑》的首章能够成为读者的“首停靠站”,换句话说,当读者面对一种建筑类型,如公共建筑时,他能够翻到书中相关部分,并且找到最匹配的建筑特征。从那里开始,读者能够按照各种“指示牌”,在第二章和第三章中找到特定的建筑元素及其细节。 第二章讨论了建筑的结构,前提是几乎所有的建筑语言在某种程度上都是来源于对建筑结构的基本表达。就这点而论,结构超越了特定的建筑风格,并且集中在一些基础的结构元素—圆柱和墩柱、拱券、混凝土和钢的现代结构,这些元素以各种形式出现在不同的建筑类型中,并且成为了不同建筑语言的关键组成部分。这一章的作用类似于“指路系统”,可以帮助读者在其他章节找到相关信息,并且因为对部分建筑元素的解释相当详细,这一章也是部分内容的“终点站”。 第三章讲解了建筑元素。这些元素是所有建筑物的关键组成部分,无论是哪种建筑风格、规模或形式。它们是墙体和表皮、窗和门、屋顶、楼梯和电梯。除了建筑物的整体形式和规模,特殊建筑元素的运用方式也是帮助建筑物传达意义的主要手段之一。因此,这些元素的运用方法可能极其迥异,如墙壁的粉刷、窗户的间隔和特殊风格、屋顶包层材料的选择,等等。本章力求大可能地介绍更多建筑元素。 《解读建筑》最后列出了一个标准的术语表,可与《解读建筑》中出现的插图词条交叉参考。这个术语表只包含了前三章中出现的词条,虽然比较综合,但也绝不是百科全书性质,整本书也是如此。此书的着力点是明显的建筑元素和特征,很多有关建筑物结构的较模糊的构件并没有涉及。另外,为了更加清晰简洁,一些特别陈旧的术语也被省去了。还有值得一提的是,虽然从20世纪后期开始,建筑已经越发国际化并且有些近期的例子超出了欧洲或其影响范围之外,但是《解读建筑》的讨论仍主要集中在西方建筑传统。希望了解非西方建筑的读者,可以参考更多专业书籍。   编辑推荐 矗立在街边的每一座建筑都有它与众不同的特点,不管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古典建筑,还是现代经典建筑,都有不一样的艺术感和不一样的灵魂。喜欢建筑或者从事在建筑行业的朋友们可以从《解读建筑》中找到关于建筑您想要了解的内容,因为《解读建筑》中所介绍的建筑风格迥异,从大教堂到摩天大楼、从古典到当代,涵盖了所有重要的建筑类型和风格,而且每种建筑类型都配有丰富的照片和注释详细的绘画,让您一目了然的深入认识各种不同的建筑细节。 另外《解读建筑》通过仅有的视觉导览方式为读者介绍身边的建筑。无论您是建筑师,还是建筑从业者,或者建筑学的学生都能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信息。 《解读建筑》通俗易懂,并在书后附有详细的术语表,同样适合普通大众阅读。   作者简介 作者欧文•霍普金斯是英国建筑学家,建筑设计师,作家。对于西方古典主义建筑研究方面很有建树,同时也从事现代建筑的研究工作。著有大量建筑艺术方面的著作,并在书中大量介绍了西方建筑的特点同时颇具艺术性,在建筑爱好者及大众之中有着广泛的影响。    目录 第一章  建筑类型  古典神庙  神庙正面  神庙正面宽度  柱距  类型  内部空间  中世纪大教堂  西端大门  南十字翼殿大门  平面  剖面  室内陈设  文艺复兴式教堂  外部  平面  内部  巴洛克教堂  外部  平面  内部  防御建筑  要塞城堡  同心城堡  外部  郊区住宅和别墅  沿街建筑  公共建筑  现代建筑物  高层建筑  第二章  结构  圆柱和墩柱  类型  古典柱式  非古典柱头  拱券  元素  圆拱  尖券  其他拱券形状  类型  现代结构  混凝土  钢  建筑物形状  第三章  建筑元素  墙体和表皮  石材  常见石头种类  表面  粗面砌体  砖  放置法  砌法  灰泥接合处  类型  木材  瓦片和陶瓷  混凝土和打底  玻璃  金属和合成材料  大型墙体连接构件和特征  表皮连接构件  简洁线脚  复杂线脚和装饰元素  窗和门  类型  装饰开口  古典开口  三角山墙类型  哥特式开口  花饰窗格元素  花饰窗格类型  常见窗户类型  突出窗和阳台  屋顶采光  常见门类型  屋顶  类型  瓦片和屋顶包层类型  坡屋顶  山墙类型  尖顶和城堡建筑  尖顶类型  穹隆  外部  内部  类型  结构  桁架  拱顶  拱肋拱顶类型  楼梯和电梯  楼梯组件  楼梯类型  电梯和自动扶梯  术语表   序言 怎样才能称得上一座建筑?伟大的建筑历史学家尼古拉斯•佩夫斯纳在其1943年出版的划时代名著《欧洲建筑纲要》中,曾经给出这样一个著名论断:“自行车棚是一处房屋,林肯大教堂才能被称为建筑。几乎任何事物,只要围绕空间而建,其空间大小足够容纳一个人,那就是一座建筑物;建筑这个词,只适用于从审美角度出发设计的建筑物。” 建筑物外观是建筑师最注重的方面之一,这一点是公认的。但是,是否应将“审美诉求”这一主观概念作为评判建筑的决定性特征却一直存在争议,因为这建立在建筑的受众是统一层次的,且对建筑的审美反应在某种意义上是始终一致的假设基础之上。而实际上,人们对建筑的反应往往是多种多样的。一个生动的例子就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英国野兽派建筑,人们对此的审美反应大相径庭,至今争论不休。尽管如此,野兽派作为一种独特建筑风格的地位是不容置疑的。此外,佩夫斯纳提出的建筑物和建筑的区别在实际应用中过于刻板。佩夫斯纳认为,建筑物只注重功能性,所用形式和建材都仅由其预期功能决定。即使设计师声称完全遵循了功能主义原则的建筑物—浓缩成一句话,即“形式追随功能”—也是经过设计才能通过其外观实现预期的建筑功能。 不管建筑物的设计目的是不是为了唤起“审美诉求”,所有建筑样式都能够传达建筑师的观点和情感。因此,我认为建筑最典型的特征应该是能够与受众沟通,并且传达意义。实际上,我们可以将建筑称为有意义的建筑物。建筑本身承载并传达着意义,这种方式是十分独特的,远非文字艺术传达意义的方式,比如不同于如何“阅读”一幅绘画作品。建筑的意义能够通过多种方式得以建构,如通过形态、材料、规模、装饰或者标牌(这是最明确的方式)。所以,在极大程度上,建筑所承载的意义必然是抽 象的:例如通过最流行的建筑风格体现出资人的社会地位和文化地位;通过重现某种古老的建筑风格来勾起人们的回忆和联想;或者通过宏大的建筑规模、昂贵的建材和惹人注目的装饰来展示财力和实力。此外,从很多方面来看,建筑的核心意义都是其出资人的代表,或者在不同程度上,也是建筑师的代表,建筑的意义必然与建设者个人、家庭、宗教、集团或公民利益联系在一起。因此,这本书在很大程度上讨论的是意义是如何被构建在建筑中的。 建筑学词典或术语表起源于17至18世纪,为了适应建筑专业人士和业余爱好者的需求,大量出版物在那时应运而生。虽然本书不属于这样的图书类型,但是究其根源也受益于这些先驱。建筑学词典或术语表过去往往只是一本大部头的附录,这种情况至今也没有很大变化。从最早的作品中,我们就可以发现,即使它们不是附录而是独立的作品,也不外乎是按照字母排列的文字,图片不受重视。有些作品也曾试图在图片方面多下功夫,最著名的是吉尔•利夫(Jill Lever)和约翰•哈里斯(John Harris)的《建筑插图词典》(Illustrated Dictionary of Architecture),[1991年;初版于1969年,名为《建筑插图术语表》(Illustrated Glossary of Architecture)]。但是,就算是这本书,如果读者对建筑物或图纸中的元素不够熟悉,也很难在书中找到恰当的名称和描述。与此同时,跟利夫和哈里斯的著作一样,罕有著作会涉及20世纪和21世纪的建筑,即使提到,也只是只言片语。其中缘由倒也不难理解。古典建筑和哥特式建筑称得上是集各种建筑细节之大成,极其适合进行分类说明,而大部分的现代建筑却主动拒绝甚至试图否定装饰元素,并且相关的描述性术语也不固定。在前人的巨大贡献基础上,本书试图打破樊笼,在结构和内容方面都力求有所突破。 围绕着西方建筑,本书希望用多种角度为读者提供视觉向导,讨论的内容涵盖了建筑物的方方面面,从古希腊时期到现代,从墙壁粉刷到屋顶结构,从柱式类型到装饰线脚。这本书插图十分丰富,几乎每个元素都有带注释的照片或线条画的呈现。从一开始,本书一直尝试摒除传统字母排序的建筑学词典中所存在的固有问题。因此,本书通过大量图片和注释,给予建筑物本身极大的关注,并且在结构方面,将建筑拆解为基础的构想和组件。 本书共有四个部分,并且相互交叉参照。第一章介绍了十种建筑类型,这十种类型及其变体贯穿了整个建筑史。虽然书中选取的类型范例出现的时间和地点不尽相同,但是都体现了该类型的某些特点。本章中的其他建筑类型分组标准是:这些建筑类型和形态必须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并且对很多不同的建筑类型产生了影响。通过这种方式,作者希望本书的第一章能够成为读者的“第一停靠站”,换句话说,当读者面对一种建筑类型,如公共建筑时,他能够翻到书中相关部分,并且找到最匹配的建筑特征。从那里开始,读者能够按照各种“指示牌”,在第二章和第三章中找到特定的建筑元素及其细节。 第二章讨论了建筑的结构,前提是几乎所有的建筑语言在某种程度上都是来源于对建筑结构的基本表达。就这点而论,结构超越了特定的建筑风格,并且集中在一些基础的结构元素—圆柱和墩柱、拱券、混凝土和钢的现代结构,这些元素以各种形式出现在不同的建筑类型中,并且成为了不同建筑语言的关键组成部分。这一章的作用类似于“指路系统”,可以帮助读者在其他章节找到相关信息,并且因为对部分建筑元素的解释相当详细,这一章也是部分内容的“终点站”。 第三章讲解了建筑元素。这些元素是所有建筑物的关键组成部分,无论是哪种建筑风格、规模或形式。它们是墙体和表皮、窗和门、屋顶、楼梯和电梯。除了建筑物的整体形式和规模,特殊建筑元素的运用方式也是帮助建筑物传达意义的主要手段之一。因此,这些元素的运用方法可能极其迥异,如墙壁的粉刷、窗户的间隔和特殊风格、屋顶包层材料的选择,等等。本章力求最大可能地介绍更多建筑元素。 本书最后列出了一个标准的术语表,可与本书中出现的插图词条交叉参考。这个术语表只包含了前三章中出现的词条,虽然比较综合,但也绝不是百科全书性质,整本书也是如此。此书的着力点是明显的建筑元素和特征,很多有关建筑物结构的较模糊的构件并没有涉及。另外,为了更加清晰简洁,一些特别陈旧的术语也被省去了。还有值得一提的是,虽然从20世纪后期开始,建筑已经越发国际化并且有些近期的例子超出了欧洲或其影响范围之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