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原生应用构建:基于OpenShift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云原生应用构建:基于OpenShift

正版书籍 高温消毒 放心购买 15点前订单当天发货 书名于图片不符时以图片为准

13.29 1.3折 99 八五品

库存2件

广东东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魏新宇、王洪涛、陈耿 著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07

装帧其他

上书时间2024-05-10

尚雅文愽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魏新宇、王洪涛、陈耿 著
  •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0-07
  • 版次 1
  • ISBN 9787111657866
  • 定价 99.0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16开
  • 页数 393页
  • 字数 100千字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从开发和运维两种视角讲解如何基于OpenShift构建云原生应用的著作。三位作者分别来自红帽和微软公司,都是OpenShift和云原生领域的布道者和领军人物,经验非常丰富。

 

全书一共14章,秉承全栈理念讲解了构建云原生应用需要掌握的云原生技术、OpenShift技术以及开源分布式中间件技术。

 

第一部分:云原生篇(第1~11章)

 

首先,讲解了云原生和与之相关的分布式开源中间件的技术,如基于云原生的Java实现等;其次,讲解了云原生构建的6大步骤及其相关的技术和方法,如发展DevOps文化、构建分布式缓存等;最后,讲解了人工智能在容器云上的实践。

 

第二部分:OpenShift篇(第12~14章)

 

详细讲解了OpenShift 集群的规划、管理、离线安装与部署,以及OpenShift 在公有云上的最佳实践。

 


【作者简介】

魏新宇

 

红帽资深解决方案架构师。在IaaS、PaaS方面有丰富的经验,致力于开源解决方案在企业中的推广和应用。从售前角度主导了红帽在金融、汽车行业的PaaS方面的多个项目。曾就职于华为、IBM、VMware,工作涉及领域包括硬件、AIX/Linux、虚拟化、PaaS、DevOps、微服务等。畅销书《OpenShift在企业中的实践 PaaS DevOps 微服务》联合作者。

 

获得红帽RHCA Level 5认证、RHCE认证,以及ITIL V3、Cobit5、TOGAF、C-STAR/TOGAF(鉴定级)相关认证。通过“大魏分享”(david-share)微信公众号,分享了很多项目实践经验。

 

王洪涛

 

红帽副首席架构师,曾在IBM工作多年,红帽PaaS、JBoss认证工程师。

 

有20年IT行业从业经验,先后担任软件开发工程师、项目经理、产品经理、架构师等职位,有丰富的容器云、互联网、微服务项目实施经验。服务于国有四大行、人行、石油、海油、航信等大客户,交付或支持电子商城、报表门户、互联网站、PaaS云平台等项目。

 

陈 耿

 

微软全球黑带团队云原生技术专家, Azure Red Hat OpenShift亚太区产品技术负责人。曾是红帽中国OpenShift核心团队成员,是开源容器平台OpenShift在国内落地的领军人物,长期活跃于国内的云原生技术社区。著有国内OpenShift领域的开山之作《开源容器云OpenShift》及《深入浅出Serverless》等作品。

 


【目录】

序言

 

前言

 

第一部分 云原生篇

 

第1章 云原生应用的构建之路2

 

1.1 云原生应用2

 

1.1.1 什么是云原生应用2

 

1.1.2 云原生应用开发和部署的四大

 

   原则3

 

1.2 云原生应用构建之路的步骤3

 

1.3 借助Red Hat开源解决方案实现

 

   云原生6

 

1.4 本章小结8

 

第2章 传统Linux上构建应用包9

 

2.1 什么是RPM9

 

2.2 从源代码构建软件10

 

2.2.1 本机编译代码10

 

2.2.2 解释型代码11

 

2.3 给软件打补丁12

 

2.4 安装软件13

 

2.5 源代码生成tar.gz包14

 

2.6 RPM打包15

 

2.6.1 什么是SPEC文件15

 

2.6.2 书写SPEC文件17

 

2.7 构建二进制RPM包19

 

2.7.1 构建Source RPM和二进制

 

   RPM19

 

2.7.2 检查并安装RPM包21

 

2.8 如何在异构环境重新编译RPM22

 

2.9 本章小结24

 

第3章 云原生Java的实现25

 

3.1 Java应用的发展25

 

3.1.1 Java EE架构25

 

3.1.2 Java应用的打包与JDK28

 

3.2 Kubernetes时代Java面临的问题33

 

3.3 Quarkus的架构33

 

3.4 验证Quarkus功能34

 

3.4.1 编译和部署Quarkus应用34

 

3.4.2 Quarkus的热加载39

 

3.4.3 在OpenShift中部署Quarkus

 

   应用程序41

 

3.4.4 Quarkus应用添加REST Client

 

   扩展45

 

3.4.5 Quarkus应用的容错能力50

 

3.5 Quarkus的事务管理52

 

3.6 本章小结53

 

第4章 DevOps和DevSecOps的

 

    实现54

 

4.1 什么是DevOps54

 

4.1.1 从瀑布式开发到敏捷开发54

 

4.1.2 从敏捷开发到DevOps55

 

4.2 DevOps的技术实现56

 

4.3 在OpenShift上实现DevOps58

 

4.3.1 S2I与Jenkins结合使用实现

 

   CI/CD59

 

4.3.2 常用DevOps工具介绍61

 

4.3.3 OpenShift 3 Jenkins Pipeline

 

   工作流分析64

 

4.4 OpenShift 4.2中的OpenShift

 

   Pipeline69

 

4.4.1 Tekton概述69

 

4.4.2 安装OpenShift Pipeline71

 

4.4.3 验证OpenShift Pipeline73

 

4.5 DevSecOps在OpenShift上的实现79

 

4.5.1 DevSecOps的架构79

 

4.5.2 DevSecOps中的安全工具80

 

4.5.3 DevSecOps在OpenShift上的

 

   架构80

 

4.5.4 DevSecOps所依赖的OpenShift

 

   实验环境81

 

4.5.5 DevSecOps Pipeline分析83

 

4.5.6 执行DevSecOps Pipeline89

 

4.6 本章小结94

 

第5章 构建分布式消息中间件和

 

    数据流平台95

 

5.1 服务之间的通信95

 

5.1.1 服务之间的通信方式95

 

5.1.2 异步通信实现97

 

5.1.3 消息的分类97

 

5.2 AMQ在OpenShift上的企业级

 

   实现98

 

5.2.1 标准消息中间件规范98

 

5.2.2 查看AMQ的多协议支持101

 

5.2.3 创建持久队列101

 

5.2.4 AMQ的HA104

 

5.2.5 AMQ的Cluster105

 

5.2.6 AMQ在OpenShift上的部署107

 

5.3 Kafka在OpenShift上的实现113

 

5.3.1 Kafka的架构113

 

5.3.2 Kafka集群在OpenShift集群

 

   上的实现方式114

 

5.3.3 在OpenShift上部署Kafka

 

   集群115

 

5.3.4 配置Kafka外部访问121

 

5.3.5 配置Mirror Maker124

 

5.4 本章小结128

 

第6章 构建分布式缓存129

 

6.1 IT架构的演进129

 

6.1.1 传统IT架构129

 

6.1.2 分布式IT架构130

 

6.1.3 分布式IT架构下的缓存130

 

6.1.4 内存数据网格的应用场景131

 

6.2 内存数据网格技术实现:

 

    Infinispan131

 

6.2.1 Infinispan的两种部署模式132

 

6.2.2 Infinispan的三种配置模式133

 

6.2.3 Infinispan功能验证134

 

6.2.4 在OpenShift上实现

 

   Infinispan138

 

6.3 内存数据网格技术实现:Redis141

 

6.3.1 Sentinel + Redis一主多从141

 

6.3.2 Redis Cluster + Redis多主

 

   多从142

 

6.3.3 Redis在OpenShift上的实现143

 

6.4 Infinispan和Redis的对比150

 

6.5 本章小结150

 

第7章 构建业务流程自动化151

 

7.1 规则与流程151

 

7.2 企业规则的开源实现153

 

7.2.1 KIE的架构153

 

7.2.2 Drools的架构155

 

7.3 企业级规则自动化方案157

 

7.3.1 Red Hat Decision Manager

 

   架构157

 

7.3.2 RHDM在OpenShift上的实现

 

   架构158

 

7.4 以抵押贷款应用展示RHDM

 

    功能161

 

7.4.1 在RHDM上导入抵押贷款

 

   应用源码161

 

7.4.2 抵押贷款应用源码分析163

 

7.4.3 探索抵押贷款应用165

 

7.4.4 复杂规则的处理168

 

7.4.5 验证决策模型和表示法(DMN)

 

   格式规则171

 

7.5 Red Hat流程自动化方案174

 

7.5.1 Red Hat Process Automation

 

   Manager架构174

 

7.5.2 RHPAM与微服务的集成案例

 

   环境准备176

 

7.5.3 RHPAM与微服务的集成实验

 

   流程验证185

 

7.6 本章小结194

 

第8章 云原生应用的安全195

 

8.1 云原生应用的认证与授权195

 

8.2 OpenShift的单点登录197

 

8.2.1 OpenShift的认证方式197

 

8.2.2 OpenShift与Keycloak

 

   的集成198

 

8.3 实现Web应用单点登录209

 

8.4 云原生应用出口流量限制219

 

8.4.1 配置出口防火墙219

 

8.4.2 配置出口路由器220

 

8.5 本章小结224

 

第9章 分布式集成与API管理225

 

9.1 分布式集成225

 

9.1.1 分布式集成方案225

 

9.1.2 基于OpenShift 3.11和Camel的

 

    微服务集成227

 

9.1.3 Camel K项目介绍251

 

9.2 API管理方案253

 

9.2.1 Red Hat 3Scale的技术架构与

 

   实现效果253

 

9.2.2 Red Hat 3Scale对容器化应用的

 

   管理255

 

9.3 本章小结262

 

第10章 云原生应用与Serverless

 

      的结合263

 

10.1 无服务器架构Serverless263

 

10.1.1 应用架构的演进263

 

10.1.2 基础架构的演进264

 

10.1.3 Serverless的技术种类265

 

10.1.4 OpenWhisk的核心概念266

 

10.1.5 基于OpenShift集群部署 的

 

     OpenWhisk267

 

10.2 Serverless与IoT的配合270

 

10.2.1 场景描述270

 

10.2.2 创建并验证第一个Action:

 

     formatInput271

 

10.2.3 创建并验证第二个Action:

 

     enricher274

 

10.2.4 将两个Action链接276

 

10.2.5 创建并验证第三个Action:

 

     geofence277

 

10.2.6 验证包含三个Action的

 

     序列279

 

10.3 本章小结282

 

第11章 人工智能在容器云上的

 

      实践283

 

11.1 Caffe2和Jupyter Notebook介绍283

 

11.2 在OpenShift集群中部署

 

     Caffe2284

 

11.3 运行代码分析287

 

11.3.1 整体代码分析287

 

11.3.2 运行代码287

 

11.4 Open Data Hub的简介与展示299

 

11.4.1 Open Data Hub简介299

 

11.4.2 Open Data Hub的安装300

 

11.4.3 Open Data Hub的基本功能

 

     展示306

 

11.5 本章小结307

 

第二部分 OpenShift篇

 

第12章 集群规划与管理310

 

12.1 集群规划310

 

12.1.1 裸金属还是虚拟机311

 

12.1.2 容量评估315

 

12.1.3 网络考量316

 

12.1.4 集群的部署考量319

 

12.1.5 拉伸集群―跨数据中心

 

     部署322

 

12.1.6 联邦集群322

 

12.2 集群管理和增强338

 

12.2.1 多集群管理门户338

 

12.2.2 集群上应用的灾难备份/

 

     恢复策略342

 

12.2.3 启动OpenShift上的硬件

 

     加速351

 

12.3 本章小结363

 

第13章 OpenShift 4集群离线部署

 

      详解与简化364

 

13.1 极简环境规划364

 

13.2 使用Helper节点工具辅助安装

 

   部署365

 

13.3 安装配置确认和解析367

 

13.3.1 DNS手动配置及解析367

 

13.3.2 负载均衡器手动配置及解析369

 

13.3.3 WebServer手动配置及解析371

 

13.3.4 配置离线镜像仓库/还原

 

     镜像371

 

13.3.5 执行安装步骤372

 

13.3.6 完成安装376

 

13.3.7 附加操作:内部镜像库设置

 

     使用emptydir或者NFS376

 

13.4 本章小结377

 

第14章 OpenShift与公有云378

 

14.1 OpenShift结合公有云的收益378

 

14.2 OpenShift公有云部署选择380

 

14.2.1 基于IaaS380

 

14.2.2 基于PaaS385

 

14.3 Azure Red Hat OpenShift385

 

14.3.1 集群部署与伸缩387

 

14.3.2 自动化运维387

 

14.3.3 全球部署387

 

14.3.4 混合云架构388

 

14.3.5 安全与认证389

 

14.3.6 与Azure服务的集成389

 

14.3.7 开发者体验389

 

14.3.8 联合技术支持390

 

14.3.9 付费模式391

 

14.3.10 OpenShift 4391

 

14.4 公有云OpenShift最佳实践391

 

14.4.1 因地制宜地选择架构391

 

14.4.2 最小化基础架构管理工作量392

 

14.4.3 构建高可用的部署架构392

 

14.4.4 Infrastructure as Code393

 

14.4.5 DevOps393

 

14.5 本章小结393

 

......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