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业集聚论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产业集聚论

正版书籍 高温消毒 放心购买 17点前订单当天发货 书名于图片不符时以图片为准

1.95 1.0折 20 八五品

仅1件

广东东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梁琦 著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2004-04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3-13

尚雅文愽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梁琦 著
  •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 出版时间 2004-04
  • 版次 1
  • ISBN 9787100039475
  • 定价 20.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其他
  • 页数 331页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产业集聚论》是产业经济学著述,在国际经济背景下对产业集聚理论进行研究,针对从封闭经济走向开放经济的情况下一国产业是否重新布局,产业集聚中心是否迁徙等问题进行讨论。
【作者简介】
  梁琦,南京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一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教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大学长江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世界经济学会理事。曾赴英国Exeter大学学习。自77级本科学士学位论文“一维变换与二维变换的等价性”独立发表于《湖南数学年刊》(No.1,1983)以来,在数学和经济学领域均有论述,其中部分工作被世界著名数学科学网站MathSciNet、美国MathematicalReview、俄罗斯Informatika,以及《中国数学文摘》、《中国经济学》和其它报刊文摘等收录和转载。荣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并获中国国际经贸领域最高学术研究奖——“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第十二届优秀著作奖和第十三届优秀论文奖。
【目录】
序一
序二
内容提要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文献述评
1.“新工业区”研究者们的观点
2.保罗·克鲁格曼的观点
3.其他经济学家的观点
4.国内的研究状况
第三节本书的理论基础——空间经济理论
1.空间经济学的传统与演进
2.保罗·克鲁格曼的贡献
3.空间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第四节本书的研究目标、方法和基本内容
1.研究目标和基本思路
2.研究方法和手段
3.各章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结论

第二章产业集聚的纯理论分析:均衡性与稳定性
第一节中心与外围
第二节积累循环律
第三节历史与预期
第四节实践的检验
附录

第三章产业集聚的基本因素:第一层面的考察
第一节运输成本
第二节收益递增
第三节外在性
第四节经验证据
1.新技术无法轻易改变的规则
2.国内经验
3.国际经验
4.几点启示

第四章产业集聚的市场因素:第二层面的考察
第一节地方市场需求
第二节产品差异性
第三节市场关联
第四节贸易成本
第五节经验证据
1.欧洲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的产业区位
2.要素价格与福利效果
3.结论与启示

第五章产业集聚的知识溢出:第三层面的考察
第一节知识溢出的空间局限性
1.知识溢出是全球的还是地方的?
2.OECD的经验证据
3.结论与启示
第二节公司毗邻的知识溢出
1.R&D溢出特性对公司定位的影响
2.公司水平上的知识溢出形态
3.高科技公司的空间接近效果
第三节知识溢出与高技术产业集聚
1.缄默知识和黏性知识
2.知识生产函数
3.多样性与专业化对创新的影响
4.高新技术园区的理论与实践
第四节产业区位生命周期理论
1.制造业集聚趋势的u型结构
2.产业区位生命轨迹
3.集中与再集中的差别
4.兼论“世界工厂”和工业中心

第六章公司定位、跨国投资与产业集聚
第一节一个选址模型:古诺竞争与空间集聚
1.文献回顾
2.基本模型构造
3.古诺竞争与纳什均衡
4.结论
第二节跨国公司海外投资的区位选择
1.关联效应与垂直跨国公司
2.要素禀赋与水平跨国公司
3.实证一:美国制造业在欧洲的分布
4.实证二:日本制造业在美国的投资
第三节国际经验:贸易自由化背景下产业集聚中心的转移
1.墨西哥案例
2.几点启示
第四节国内经验:开放经济条件下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三大集聚
1.东部沿海地区的制造业集聚
2.出口贸易集聚与FDI集聚
3.三大集聚之间的互补关系
4.基本结论

第七章分工、专业化与产业集聚
第一节一个分工模型:比较优势对集聚优势
1.基本模型
2.集中和专业化的数学描述
3.产业集中度的影响因素
4.比较优势、专业化与集聚
5.结论与启示
第二节经验检验:国际分工与国内分工
1.区域数据与国际数据的检验之比较
2.0ECD的专业化与产业集聚
第三节产业集聚与地方专业化分工
1.几个地方专业化的典型案例
2.产业集聚的专业化特征与优势
第四节中国区域分工指数及其国际比较
1.我国六大行政区划的制造业分工指数
2.渤海湾与长三角制造业的分工与同构
3.有趣的结论
附录

第八章中国制造业集聚与分散的实证研究
第一节中国工业区位基尼系数
1.方法介绍
2.中国工业的区位基尼系数
3.从基尼系数看FDI与制造业集聚水平的关系
4.小结
第二节中国地方专业化水平及各省市地方化优势产业
1.地方专业化指数(区位熵)
2.各省市地方化优势产业
3.两大经济圈内部分工的进一步分析
第三节影响中国地方专业化程度的因素分析
1.研究方法
2.应用指标和数据生成
3.实证分析结果
4.主要结论
第四节从产业关联角度看FDI的区位分布取向
1.研究方法、变量选择及数据来源
2.计量模型与结果
3.结论与启示

附录
附录8.1中国工业地区排行榜
附录8.2中国制造业区位基尼系数表(三位数行业)
附录8.3中国制造业各省市地方化优势产业(两位数行业)
附录8.4中国制造业各省市比较优势及市场占有率(三位数行业)
参考文献
致谢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