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乌金拓】断裂不缺。原装册25折50面《梅华溪居士缩本唐碑》钱泳索绰络·英和,满洲正白旗人。乾隆五十八年癸丑科二甲进士,选庶吉士,官至军机大臣,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加太子太保衔 黄钺字左田,当涂人。清进士,官司至礼部尚书、军机大臣、户部尚书,谥号“勤敏”,以彰其勤政敏学。黄钺曾致力于书院与管理,创建芜湖中江书院,主管徽州紫阳书院、皖西六安书院、安庆敬敷书院,为安徽教育史上重要人物之一。梁同书
¥
2500
九五品
仅1件
作者梅华溪居士,英和,黄钺,唐碑,梁同书
传拓年代清代 (1645-1911)
纸张其他
装帧其他
尺寸26 × 10.8 cm
数量1册
上书时间2022-08-18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五品
-
基本跟新的一样,原装原裱,册页有开裂,但不缺,用浆糊沾一下即可。按图发货售后不退。
- 商品描述
-
索绰络·英和(1771年-1840年),初名石桐,字树琴,一字定圃,号煦斋,索绰络氏,满洲正白旗人。清朝大臣、书法家。礼部尚书德保之子。英和少有俊才,权臣和珅欲召之为婿,德保不准。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癸丑科二甲进士,选庶吉士,散馆后授编修。官至军机大臣,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加太子太保衔。
黄钺(1750年9月5日-—1841年8月16日),字左田,又名左君,号壹斋、左庶子,安徽芜湖人,清朝大臣,历仕乾隆、嘉庆、道光三朝。是著名的教育家、画家、艺术评论家。先祖七世自当涂迁居芜湖,乾隆十五年八月初五未时(即公元1750年9月5日13时至15时),生于芜湖西门外升平桥旧第,幼丧父母,由外祖父母抚养,及长,敏而好学。清乾隆年间,“以廪贡挑录议叙吏目”。乾隆三十三年(1768)四月,黄钺与安徽巡道李世杰在芜湖赭山滴翠轩创建中江书院,招员授业。乾隆五十五年庚戌恩科(1790年),殿试中二甲第六名进士,授户部主事,因与和珅意左,告假回芜,“掌教皖南北书院十载”[2] 。
嘉庆四年(1799),仁宗颙琰亲政,经安徽巡抚朱圭推荐,仁宗召见,问道:“朕在藩邸时知汝名久矣,何以假归不出?”黄钺据实呈奏,得仁宗赏识,加封为“懋勤殿行走”。嘉庆九年(1804),由主事提升为“赞善,入直南书房”,未补缺,待旨出任湖北、山东、顺天等乡试主考官。后兼山西、山东学政,准予密折奏事。嘉庆二十四年(1819),由赞善升为礼部尚书,“赐紫禁城骑马肩舆入直,加封太子少保衔。次年(1820),任会试正考官,仁宗曰:“汝本寒士,因石君(即朱圭)推荐,遂至于此,能法石君先生人品学业,必能永沐朕恩。仁宗驾崩,将举行大葬礼,但无例可循,黄钺特奉旨拟奏丧仪条例。宣宗道光帝即位,封他为军机大臣,不久调任户部尚书,参与大典事宜,从事“京察议叙”。道光三年(1823),“赐宴玉澜堂”,并给功臣绘像,以彰忠义,黄钺是十五位老臣之一。道光四年(1824),为仁宗睿皇帝立“圣德神功碑文”,黄钺“恭代书成”,宣宗赐“蟒服大缎”。嘉庆、道光年间,“赐第内城,三次太医视疾,妻丧朱谕赐慰节哀”。当其70岁、80岁、90岁生日时,皇上亲书福寿匾联赠寿福如意等。其子黄福民由礼部小京升为主事。
黄钺在朝,“矢勤矢慎”,历职27年,忠于职守。道光十一年(1831),捐银千两,“倡兴赈济”。道光十三年(1833)“捐百金助赈”,以拯乡民。次年,芜湖饥荒,黄钺与王泽、许耕余等人发动有田富户及土绅14家,按田交谷600担,办“丰备义仓”四座,并于仓旁建乡塾,招童授教。
梁同书(1723年~1815年),清代书法家。字元颖,号山舟,晚年自署不翁、新吾长翁,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大学士梁诗正之子。
梁同书于乾隆十二年(1747)中举人,十七年特赐进士,官侍讲。著有《频罗庵遗集》。 梁同书家学渊源。他自幼接触书法,12岁时即能书写擘窠大字。初学颜真卿、柳公权,中年以后又取法米芾,70岁以后融汇贯通,纯任自然。他习书60余年,久负盛名,所书碑刻极多。
梁同书工于楷、行书,到晚年犹能写蝇头小楷,其书大字结体紧严,小楷秀逸,尤为精到。与刘墉、翁方纲、王文治并称“清四大家”。年九十余,尚为人书碑文墓志,终日无倦容,并无苍老之气。传世书迹甚富,小楷书作尤多。著有《频罗庵遗集》、《频罗庵论书》等。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