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人类的起源(1964-2001)(书籍左侧挤压褶皱不影响阅读)
¥
10
2.1折
¥
48
八品
仅1件
作者吴洁 著;江波 编
出版社同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03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B4 1-2-2
上书时间2024-07-15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八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吴洁 著;江波 编
-
出版社
同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6-03
-
版次
1
-
ISBN
9787560862309
-
定价
4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24页
-
字数
295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内容简介】
-
1964年,为了辅助飞机驾驶舱的设计,用计算机创造的“人”诞生。此后数字人类的形象越来越“写实”。2001年,第一部由数字演员担任主角的电影《最终幻想》上映。数字人类的“进化”依赖于计算机技术,算法、人工智能的突破,得益于传统视觉艺术,人体解剖学、心理学的积累,也与动画、电影、电子游戏、虚拟现实等行业的发展密不可分。《数字人类的起源(1964-2001)》从计算机图形学和视觉艺术两条线索,详细分析波音人、亚当·派沃斯,多佐、劳拉·克罗馥、戴夫、安琪·罗斯、雷蒙娜等人物形象产生的前因后果,以宏观背景下的微观切片式研究,呈现一部关于数字人类起源的断代史。
- 【作者简介】
-
吴洁,于同济大学和德国不来梅大学,获工学博士。现执教于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先后访问和进修于德国柏林艺术大学、洪堡大学和美国纽约帕森斯设计学院。主攻的研究和方向:计算机图像史、算法美学和数字媒体设计。
- 【目录】
-
序:略论实在性
前言
第一章 导论:算法和图像
数字人类现象
模拟和算法
再现和“写实主义”图像
2001:数字人类历史的转折点
第二章 理想的人体草图:波音人的模型建构
60年代:计算机图形学的萌芽
波音人和维特鲁威人:人体模型的精确比例
可视化:从概念到图像,从数据到线条
第三章 肖像的真实性:亚当的表面明暗和纹理
70年代:三维计算机图形学的基础建设
计算机生成图像的写实算法初探
运动肖像的萌芽
电子世界的洞穴
第四章 表演的艺术:多佐的面部表情和肢体运动
80年代:三维计算机图形学的繁荣
多佐和她的同代人
面部表情的模拟
身体运动的再现
第五章 照相写实主义的幻觉:基里、戴夫和安琪的皮肤、衣服和头发
90年代: “照相写实主义”计算机图形学的兴起
皮肤、衣服和头发的真实模拟和表现
细分曲面算法和基里的服装、皮肤
三维软件Maya和戴夫的困惑
最终幻想和演员安琪
第六章 互动的虚拟世界:劳拉的探险和雷蒙娜的回应
千禧年:实时三维计算机图形学的胜利
电子游戏的真实感:实时和互动
古墓丽影和性感的数字女侠劳拉
智能聊天机器人和雷蒙娜的虚拟世界
附录
附录A 数字人物年表
附录B 参考文献
附录C 索引
致谢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