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雅丛书系列——后现代转向中的美学
  • 博雅丛书系列——后现代转向中的美学
  • 博雅丛书系列——后现代转向中的美学
  • 博雅丛书系列——后现代转向中的美学
  • 博雅丛书系列——后现代转向中的美学
  • 博雅丛书系列——后现代转向中的美学
  • 博雅丛书系列——后现代转向中的美学
  • 博雅丛书系列——后现代转向中的美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博雅丛书系列——后现代转向中的美学

无书衣

11 3.5折 31 八五品

仅1件

上海黄浦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建盛 著

出版社江西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4-05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南3 3-8-8

上书时间2023-04-21

读万书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李建盛 著
  • 出版社 江西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4-05
  • 版次 1
  • ISBN 9787539240824
  • 定价 31.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大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75页
  • 字数 332千字
【内容简介】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期以来,随着现代主义美学和艺术理论的式微,被叫做“后现代主义”的各种思潮开始粉墨登场,构成了近半个世纪文学艺术和美学领域的显赫景观,后现代艺术终结了现代艺术,后现代美学的热潮似乎也替代了传统的和现代的美学。于是我们看到了关于后现代艺术和后现代美学的诸多著述。但我们更想了解的问题似乎不是后现代艺术和美学特征的概念性概括,而是想更多地了解所谓的后现代美学是如何转变的,或者用当前的时髦语汇说是如何“终结”或“转向”,这“如何”意味着对问题的更历史化和更语境化的理解和阐释。北京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李建盛博士的新著《后现代转向中的美学》正是这样一部力图在历史化和语境化的艺术和美学中探讨和论述后现代美学如何“转向”的著作。

  该书不同于纯粹美学理论著作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紧密结合二十世纪的艺术现象和审美现象来探讨后现代转向中的美学问题。作者首先探讨的不是后现代美学的概念问题,而且深入到二十世纪艺术实践中去探讨现代艺术中的后现代起源,后现代转向所出现的反传统艺术的倾向和后现代艺术中的美学特征,继而结合当代文化语境与艺术实践探讨当代美学和艺术理论中的各种“终结”理论。这种把艺术语境与理论转向结合起来的探讨和阐述方式,能让人们更清楚地理解后现代转向中的艺术是如何挑战传统的、现代的美学和艺术哲学的,同时,把后现代转向中的美学置于艺术史语境中进行理解和阐释的做法,也为作者后面章节的美学主题探讨和论述提供了可靠的基础和前提。

  后现代转向中的艺术和美学问题极为宽泛和复杂,想在一本书把所有问题论述清楚是不可能的。《后现代转向中的美学》一书没有采取面面俱到和泛泛而论的方式,而是精心选择了几个富有代表性的美学和艺术哲学主题进行集中探讨,并把这些问题置于二十世纪的艺术美学和哲学美学的历史转变语境中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后现代转向中的艺术本质问题”、“后现代转向的审美经验理论”和“后现代转向中的审美真理诠释”三章,都力图为后现代转向中的美学对这些问题的理解提供一种历史化和语境化的理论阐释,从而可以让我们更清楚地理解在二十世纪的艺术转变过程中,后现代转向中的美学是“如何”回应艺术向当代美学提出的挑战,当代美学又是如何理解和解释不断变化的艺术实践的。也许,作者之所以选择这样几个主题进行集中论述的理由更在于,这些主题不仅因为传统美学和艺术哲学已有,并在后现代转向中持续着但引起了更复杂的理解、更激烈的讨论甚至充满了否定性色彩,而且更因为这些主题也更体现着美学和艺术哲学作为人文科学的价值维度,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更有助于我们理解艺术和审美所具有的人文价值。

  在整个二十世纪世界美学语境中,中国美学与西方美学有着极为密切而复杂的关系,我们如何通过中西方的关联语境来理解西方美学对中国美学的影响,以及通过二者的比较来探讨包括艺术理论在内的二十世纪中国美学的逻辑演变是中国美学学科建设的重要课题。用该书作者的话说就是我们应该有一种“中国美学的问题意识”。该书的“后现代语境中的现代性中国美学”是篇幅最大的一章,作者力图在二十世纪的世界美学语境中对比性地探讨和论述现代性中国美学的逻辑发展,而且对二十世纪中国美学的论述批判性理解多于肯定性的评价,这体现了作者力图在西方美学“他者”和中国美学“自身”的关联语境中来阐释中国美学的理论视界。

  更值得注意的是,该书具有人文科学的理论视野,把美学和艺术哲学定位为人文科学,并阐述了美学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解释方式上的人文科学性质,且能始终站在人文科学的理论中理解和阐释后现代转向中的美学主题和审视二十世纪中国美学的逻辑演变。该书也有值得进一步深化甚至值得商榷的方面,如“后现代语境中的现代性中国美学”这样的称谓,是否值得做进一步推敲和斟酌呢?
【作者简介】
李建盛,生于1964年,瑶族,湖南汝城县人。1996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北京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主要著作有:《理解事件与文本意义——文学诠释学》、《当代设计的艺术化学阐释》、《希望的变异:艺术设计与交流美学》、《心灵的空地——宗教心性与生命情
【目录】
导论

第1章 后现代转向中的艺术和美学

  一 现代艺术中的后现代起源

  二 后现代转向中的反艺术倾向

  三 后现代艺术的反审美特征

  四 艺术“终结”理论与后现代美学转向  

第2章 后现代转向中的艺术本质问题

  一 后现代转向中的艺术对美学的提问  

  二 20世纪中期美学中的反本质主义

  三 后现代转向中的艺术概念问题

  四 当代美学中的艺术“惯例理论”

  五 艺术作为哲学解释的理论

第3章 后现代转向中的审美经验理论

  一 审美经验理论的现代性工程

  二 当代美学对审美经验纯粹性的批判

  三 当代美学对审美经验可能性的探讨

  四 审美经验自律性的超越与深度诠释

第4章 后现代转向中的审美真理诠释

  一 审美真理作为差异性的解释事件

  二 现代主义美学与艺术真理的可能性

  三 后现代诠释学的“反美学”与审美真理立场

  四 后现代解构哲学与艺术真理的消解

第5章 后现代语境中的现代性中国美学

  一 20世纪中国美学中的本质主义

  二 20世纪中国美学中的审美经验理论

  三 20世纪中国美学对艺术的诠释

  四 方法论与加世纪中国美学问题

  五 走向人文科学的美学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