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岩土工程化学
  • 岩土工程化学
  • 岩土工程化学
  • 岩土工程化学
  • 岩土工程化学
  • 岩土工程化学
  • 岩土工程化学
  • 岩土工程化学
  • 岩土工程化学
  • 岩土工程化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岩土工程化学

作者签赠本

170 八五品

仅1件

湖南长沙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熊厚金 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06

版次2

装帧平装

货号2830

上书时间2023-11-21

雅居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熊厚金 著
  •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9-06
  • 版次 2
  • ISBN 9787030090669
  • 定价 91.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677页
  • 字数 1005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岩土工程化学(精)》基础资料雄厚,是在国内外和作者本人大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编纂而成。由于历史上关于化学与岩土工程结合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一直被埋没,未从理论上提炼上升为一门科学,因此,作者撰写《岩土工程化学(精)》的宗旨,除了把岩土工程的各行各业、各项分散的、用于岩土工程的化学理论和技术集中整理外,还对岩土工程实践中使用的一些新工艺和新方法进行了总结,尽可能展示岩土工程化学的真正内涵。
  《岩土工程化学(精)》共13章,包括岩土工程化学的理论、岩土的微观试验研究、化学灌浆的理论与技术、膨胀土工程化学、岩土工程环境反应的化学研究、水泥土和水泥稳定土研究、土建功能高分子材料与新技术、与化学有关的特殊岩土工程、数值分析方法在岩土工程化学中的应用以及绿色化学与岩土工程等。
  《岩土工程化学(精)》可供土木建筑部门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及大专院校有关师生阅读。
【作者简介】
  熊厚金,1940年生,男,湖北仙桃人。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研究员。1963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化学系,参加工作后一直从事化学灌浆技术的研发和推广运用。历时40余年,主持并参与了成昆铁路、贵昆铁路、京广复线等铁路建设的化灌工程,国营711矿,6501工程、高州水库及香港、澳门的隧道工程等数百项疑难工程。
  曾获“全国首届优秀科技企业实业家”银奖,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文物保护奖”、“国家新闻出版奖”及中国科学院,省部委的科技进步奖等奖励。自1965年参加大三线建设,就致力于科研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主战场,1981年率先正式成立专业化的化灌公司,同时对组织专业学会、论坛,举办国际和国内有关学术会议,培养化灌人才,起了一定的组织和推动作用,撰写了大量论文和专著,提出了“岩土工程化学”、“原位处理”、“绿色化灌”等新概念。
  林天健(1930一2007),高级工程师,广东怀集人。中共党员。历任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勘测设计研究院岩土研究室副主任,中国岩土工程研究中心广州岩土工程公司、广州芳村岩土工程公司、中国海洋航空公司广州公司总工程师及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灌浆总公司高级顾问等职务,并曾先后担任武汉大学数学系、长江工程大学工程力学系及华南工学院建筑工程系兼职教师。40多年来先后从事过岩土工程、三峡岩基研究、岩溶地下水资源、岩基各向异性力学、软土地基化学灌浆理论与工艺研究等研究工作,并在工民建建筑结构设计及深基础工程设计与施工等领域工作多年。在国内外刊物及国际国内重要学术会议发表论文120多篇,其中有几篇被全国水电学会和广东省评选为优秀学术论文。对岩石三轴应力状态转化理论、岩石力学认识中的若干谬误、非线性分析中的本构关系问题、灌浆施工控制理论与工艺以及岩土工程化学学科框架等做了创造性的阐述。在国内最早提出的工作:翻译引进Talobre的《岩石力学》;设计我国第一台大型岩石三轴试验机等。曾以独特的设计构思完成了珠江口伟波船坞的设计和施工设计;所主持设计的长江一500型大型三轴试验机荣获全国科学大会重大贡献奖。与同行合写的专著有《桩基础设计指南》和《软岩工程设计理论与施工实践》等。
  李宁,1959年11月生于陕西,1992年获奥地利茵斯布鲁克大学博士学位,1993年被破格晋升为教授,1995年聘为博导;1997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人选,1998年西安理工大学岩土工程博士学科带头人。任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2002年至今连任陕西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四、五届理事长,2007年当选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副主编,“岩土工程学报》、《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岩土工程界》、《地下工程》等编委。
  已发表论文241篇,其中SCI收录17篇,EI收录95篇,合著及专著6部;发明专利与软件版权7项,获省部级一等奖二项、二等奖二项:2002年获茅以升科学技术奖——土力学及基础工程青年奖。2005年荣获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
【目录】

再版前言
前言
第1章绪论
1.1引言
1.2岩土工程化学的框架
1.3默默无闻的100年
1.4迎接未来的挑战
参考文献

第2章岩土工程化学的理论基础
2.1引言
2.2岩土工程化学的理论基础
2.2.1岩石力学
2.2.2土力学
2.2.3工程地质学
2.2.4岩土工程学
2.2.5化学
2.3理论总结的重要现实意义
2.4岩土工程化学基本理论概述
2.4.1与岩土工程有关的基本物理作用和化学作用
2.4.2岩土工程化学基本理论与原理
参考文献

第3章岩土工程性质的微观试验研究
3.1简单的历史回顾
3.2软土和软弱夹层的成因与结构性的物理化学研究
3.2.1软土和软弱夹层的成因
3.2.2软土和岩石的微结构及其结构性的物理化学研究
3.3岩土微观试验研究的方法与设备
3.3.1电子显微镜观测和透射电镜复型法研究
3.3.2X射线衍射分析
3.3.3数字图像处理技术
3.3.4差热分析
3.3.5负孔隙水压力量测技术
3.3.6仿真技术
参考文献

第4章化学灌浆通论
4.1岩土灌浆渗流机理
4.1.1二维粗糙裂隙中的浆体流动
4.1.2化学浆液对黏土渗透性能的影响
4.1.3悬浊型浆液在岩土中的渗流
4.1.4浆液在低渗透介质中的渗透规律
4.2高压灌浆力学机理
4.2.1高压喷射灌浆的主要特征
4.2.2高压喷射灌浆加固机理
4.2.3高压喷射灌浆的固化机理
4.3灌浆加固原理
4.3.1渗透灌浆
4.3.2压密灌浆
4.3.3充填灌浆
4.3.4劈裂灌浆
4.3.5强制灌浆
4.3.6电动化学灌浆
4.4灌浆材料的分析与评价
4.4.1灌浆设计中对灌浆材料的考虑
4.4.2水泥类化学灌浆材料
4.4.3有机高分子灌浆材料
4.4.4其他类型浆材
4.4.5填料
4.5灌浆材料的改性
4.5.1水玻璃浆材的改性
4.5.2脲醛树脂浆材的改性
4.5.3丙烯酰胺浆材的改性
4.5.4聚氨酯浆材的改性
4.5.5环氧树脂浆材的改性
4.5.6甲基丙烯酸甲酯浆材的改性
4.5.7丙烯酸盐类浆材的改性
4.5.8木质素类浆材的改性
4.6有机高分子复合化学灌浆材料
4.7灌浆新工艺的研究
4.7.1双管胀圈式灌浆管
4.7.2化学灌浆的定量法和定时法
4.7.3诱导灌浆技术
4.7.4储能复合灌浆技术
4.7.5布袋灌浆技术
4.7.6利用三元灌浆计进行灌浆控制
4.7.7信息监控群孔灌浆法
4.7.8“以水顶浆”法灌浆工艺
4.7.9综合灌浆法
4.7.10高压灌浆技术
4.7.11灌浆新工艺的发展趋向
4.8灌浆添加剂的研究与开发
4.8.1添加剂的选择和使用原则
4.8.2灌浆添加剂的发展和展望
4.9国内外的灌浆新工艺
4.9.1袖阀管灌浆法
4.9.2双重管钻杆法(DDS法、LAG法、MT法)
4.9.3高压喷射灌浆
4.9.4有效灌入法灌浆工艺
4.9.5位差压力灌浆工艺
4.9.6干水泥灌浆法工艺
4.9.7黏土无压灌浆工艺
4.9.8预应力高压灌浆工艺
4.9.9爆破灌浆技术
4.9.10高压旋喷桩的单管分喷施工法
4.9.11无孔灌浆法工艺
4.10化学灌浆主要技术参数的工程计算
4.10.1浆液扩散半径计算和确定
4.10.2关于灌浆压力的分析和确定
4.10.3灌浆量的计算
4.10.4灌浆历时
4.10.5胶凝时间的设计
参考文献

第5章化学灌浆理论综述
5.1非饱和土的灌浆理论
5.1.1灌浆设计中对非饱和土的考虑
5.1.2非饱和土灌浆原理
5.1.3非饱和土灌浆工程实例
5.2用“灌浆强度值”方法设计和控制灌浆工程
5.2.1涉及的理论和预备知识
5.2.2GIN方法的要点
5.2.3应用GIN方法灌浆工程实例
5.3灌浆施工控制理论
5.3.1灌浆施工控制的理论基础
5.4电渗固结及电动化学灌浆加固理论
5.4.1电渗的基本规律
5.4.2软黏土电硅化加固的基本原理
5.4.3软土电渗处理工程实例
5.5灌浆效应理论
5.5.1灌浆效应理论的物理基础
5.5.2灌浆效应的显现
5.6灌浆流变理论
5.6.1灌浆流变理论定理(原理)系统
5.6.2灌浆工程实践中某些典型的流变表现
5.7灌浆的离子交换理论
5.8灌浆的湿面黏接理论
5.9灌浆效果耐久性理论
5.9.1灌浆效果耐久性通论
5.9.2获得浆材(准确地说是灌浆效果)耐久性的原则
5.9.3对几种主要化学浆材耐久性的评述
参考文献

第6章膨胀土工程化学
6.1膨胀土的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
6.2膨胀土中黏土矿物的化学特性
6.3膨胀土中的其他物质
6.4膨胀土中的物理一化学活动
6.5膨胀土化学加固的原理
6.6硫酸盐渍土的盐胀机理
6.7膨胀土物理化学反应的数学表述
6.8有关膨胀土桩基的化学问题
6.8.1设计中的考虑
6.8.2地基胀缩变形对桩基工作状态的影响
参考文献

第7章岩土工程中工程环境反应的化学研究
第8章水泥土和水泥稳定土
第9章土建功能高分子材料与新技术
第10章与化学有关的特殊岩土工程
第11章岩土工程的化学破坏
第12章数值分析方法在岩土工程化学中的应用
第13章绿色化学与岩土工程
作者简介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