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 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精) 王明珂 9787208163898
正版保证_可开发票_极速发货
¥
31.09
3.9折
¥
79
全新
库存17件
作者王明珂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8163898
出版时间2020-06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79元
货号1202083326
上书时间2024-02-19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王明珂
有名历史人类学家,1952年出生于南台湾地区黄埔军校旁的眷村,台湾地区师范大学历史系硕士(1983),美国哈佛大学东亚系博士(1992),台湾地区“中研院”第30届人文社会科学组院士,曾任“中研院”史语所所长。长期从事于结合华夏与华夏边缘,以及结合人类学田野与历史文献的中国民族研究,其多点、移动的田野考察遍及青藏高原东缘羌、藏、彝族地区。主要著作有《华夏边缘》《羌在汉藏之间》《英雄祖先与弟兄民族》《游牧者的抉择》《反思史学与史学反思》,以及《寻羌》《父亲那场永不止息的战争》等田野杂记及随笔集。
目录
代序:如何观看与了解边疆
1997年版序言:什么是中国人
2013年版序言:“什么是中国人”再思考
2013年版增订说明
部分 边缘与内涵
章 当代社会人类学族群理论
第二章 记忆、历史与族群本质
第三章 民族史研究的边缘理论
第二部分 华夏生态边界的形成
第四章 青海河湟地区游牧社会的形成
第五章 鄂尔多斯及其邻近地区游牧社会的形成
第六章 西辽河地区游牧社会的形成
第三部分 华夏族群边缘的形成与扩张
第七章 华夏边缘的形成:周人族源传说
第八章 华夏对西周的记忆与失忆
第九章 边缘人群华夏化历程:吴太伯的故事
第十章 华夏边缘的漂移:谁是羌人
第十一章 汉人的形成:汉代华夏对四方异族的多元意象
第四部分 华夏边缘的延续与变迁
第十二章 近代华夏边缘再造
第十三章 近代华夏边缘再造的微观过程
第十四章 一个华夏边缘的延续与变迁
结语 资源竞争、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
参考书目
内容摘要
《华夏边缘》是具有理论范式意义的经典著作,出版多年畅行不衰。书中部分主要陈述了全书的理论框架和分析方法;第二部分利用考古材料,说明了华夏族群边界形成的人类生态背景;第三部分阐述了华夏族群的重要形成基础,即周人的族源传说与历史记载,并通过荆楚吴等例子,说明了边缘族群华夏化与非华夏化的往复游移;第四部分着眼于近代华夏边缘的再造,通过40年代民族调查过程中的微观事例,分析了个人、族群与社会在认同建立过程中的张力。王明珂运用社会人类学理论、考古发掘报告、历史文献史料等各学科理论与资料,结合个人在羌族的田野考察经历,深入探讨了资源环境与族群边缘关系,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的相互滋长,个体与集体记忆和认同的差异,等等问题,以期为当下的民族与族群认同问题提供更多反思和新知。
主编推荐
有名学者王明珂成名作,从另类视角解读中国与中国人
人文社科推荐阅读经典,畅销二十年
•什么是中国人?华夏认同如何发轫演变?
什么是中国人?黄皮肤、黑头发、讲汉语,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也许我们会从遗传基因或地域归属上这样回答。但这些回答只是描述,“我们是谁”,实质上是一个认同问题,或者说,真正需要回答的是“我们为什么要宣称我们是谁”。在《华夏边缘》中,作者试图以“华夏”或“中国人”为例,建立一种解释族群现象的一般性理论。从古代华夏-蛮夷的族群认知,到近代汉族-少数民族的人为判定,中国的民族概念演变代表性地反映出近代民族国家对历史族群的建构与再造,并与每个个体的“中国人”息息相关。
•以边缘视角理解族群,在历史记忆中反思认同
《华夏边缘》突破性地采取从族群边缘看整体的研究思路,将历史学、考古学、人类学合而为一,创造了族群问题研究的全新范式。身处边缘的模糊性使得他们更需要强调自身的族群特征,因而边缘的收缩和扩张就成为了族群认同变化的灵敏反馈。同时,王明珂提出应从长程历史观察民族问题。以人类生态为基础,通过历史的记忆与失忆,人群建构起集体想象,凝聚情感,确立边界,巩固和扩张群体资源以供内部分享。
•人文社科研究推荐阅读书目,经典再版
《华夏边缘》甫一出版就曾引起两岸三地学界的强烈反响,出版二十余年,至今畅销不衰,仍是理解中国民族形成与认同的关键性著作,也是历史学、人类学、考古学等多个领域的推荐阅读书目。此次再版新增代序《如何观看与了解边疆》一篇,是王明珂近年来对“华夏边缘”问题的研究反思和方法提炼。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