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代新闻评论教程(D5版) 丁法章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当代新闻评论教程(D5版) 丁法章

新华书店全新正版书籍

32.6 6.8折 48 全新

库存97件

天津西青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丁法章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9093377

出版时间2021-11

版次5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页数432页

定价48元

货号1202581626

上书时间2022-06-10

安米图书旗舰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全新正版
商品描述
商品简介
新闻评论是媒体的旗帜和“灵魂”。随着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现代社会的不断进步,它的重要地位和独特功能,正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识,被越来越多的新闻媒体所重视。本书作者于1985年曾出版新中国本《新闻评论学》教学专著,获得广泛**。在此后的27年里,根据评论发展和教学需要,此书经过三次修订,重印30余次,发行近50万册。

这本《当代新闻评论教程》(第五版),作者对原著作丁全面修订,它涵盖了新闻评论学的科学原理、评论写作的基本程序和常用技法,反映了新闻评论在步人新世纪特别是近几年来的发展轨迹和近期新成果。如对社会转型中新闻评论独特功能和发展机遇的论述,对传统新闻评论特别是党报评论如何应对新媒体冲击的阐释,对传统新闻评论与网络新闻评论、微博言论关系的廓清,对各种评论形式如何创新与运用的梳理,对如何加强评论人才培养和评论队伍建设的归纳,以及结合实例对评论写作基本技能的解读,都不乏*见解,从而使本书具有一定的时代*、针对*、科学*、前瞻*和可操作*。

本书作者从事过近50年的新闻评论教学和媒体评论工作,加上担任过20年有名报纸总编辑和报业集团领导工作的经历,使其具备了撰写新闻评论类专著的独特优势。故本书渗透着作者对新闻评论时间与教学的体察与感悟,深入浅出,生动可读。

目录
巧得丁总新“教程”(序一)

突出创新精神 富有时代特征(序二)

新版前言

上编 新闻评论学的一般原理

章 绪论

节 新闻评论学的界说

第二节 学习和研究新闻评论学的意义

第三节 学习评论写作应有的态度

第二章 新闻评论的特点

节 新闻评论的定义

第二节 新闻评论与新闻报道的比较

第三节 新闻评*与理**章的比较

第四节 新闻评论的根本特征

第三章 新闻评论的社会价值

节 新闻评论的功能定位

第二节 新闻评论的具体作用

第四章 新闻评论的嬗变

节 新闻评论的缘起

第二节 我国民主**时期的报刊言论

第三节 欧美等国报刊新闻评论述略

第五章 无产阶级报刊新闻评论的传统

节 **无产阶***导师十分重视报纸言论

第二节 建党后党报评论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和**对新闻评论的重视

第四节 对党报评论工作的贡献

第五节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新闻评论工作

第六章 社会主义新闻评论的党*原则

节 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

第二节 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第三节 贯彻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方针

第七章 党报评论应对新媒体冲击的主要方略

节 化被动为主动

第二节 化说教为说理

第三节 化生硬为生动

第四节 化单向为双向

第五节 化互动为互赢

第八章 评论工作者的基本素养

节 “目光四射,触觉锐敏”——政治家的眼光

第二节 “以其昭昭,使人昭昭”——理论家的头脑

第三节 “上‘天’有路,入‘地’有门”——社会活动家的本领

第四节 “视野开阔,知识渊博”

第五节 “下笔千言,倚马可待”

中编 评论写作的基本程序

第*章 新闻*论的要素及其应用

节 论点

第二节 论据

第三节 论*

第十章 选题

节 到哪里去找选题

第二节 学会从现实生活中找选题

第三节 好的论题应具备的条件

*十*章 立意

节 立意的主攻目标

第二节 立意的思维方法

第十二章 论*

节 论*的含义与作用

第二节 立论和驳论

第三节 几种常见的推理形式

第十三章 谋篇

节 “题好一半文”——精心制作标题

第二节 “万事开头难”——悉心写好引论

第三节 “文似看山不喜平”——苦心经营正论

第四节 “不要蛇尾要豹尾”——用心撰写结论

第十四章 文采

节 叙议结合 议论风生

第二节 通情达理 情理交融

第三节 起承转合 变化有致

第四节 言之有文 辞达理举

第十五章 大忌

节 忌空泛

第二节 忌俗套

第三节 忌跑题

第四节 忌冗长

第十六章 修改

节 动笔前后的两种修改

第二节 新闻评论修改的几个环节

下编 常见评论形式与写作要领

第十七章 新闻评论的分类

节 新闻评论形式的类别

第二节 代表编辑部的主要评论形式

第三节 由作者个人署名发表的主要评论形式

第四节 各种评论形式的创新与运用

第十八章 社*与编辑部*章

节 社论的*质与功能

第二节 社论写作的基本要求

第三节 努力撰写短而精的社论

第十*章 社*、本报评论员与特约评*员*章

节 社评、本报评*员*章的特点及其应用

第二节 本报特约评*员*章的特*

第二十章 短评、编者按与“配”评论

节 短评

第二节 编者按

第三节 “配”评论的好处与要点

第四节 走“进”新闻写评论

第二十一章 新闻述评

节 新闻述评的特点与长处

第二节 新闻述评的渊源与类别

第三节 新闻述评写作的基本要求

第四节 经济评论与**评论

第二十二章 专栏评论

节 专栏评论的兴起及其特点

第二节 新闻时评

第三节 思想评论

第四节 微型评论

第二十三章 广播新闻评论

节 广播新闻评论的主要特点

第二节 广播新闻评论的写作要求

第三节 广播新闻评论节目的发展

第二十四章 电视新闻评论

节 电视新闻评论的兴起与特点

第二节 制作电视新闻评论的“三个结合”

第三节 电视评论*节目的喜与忧

第二十五章 网络新闻评论

节 互联网催生了网络新闻评论

第二节 网络新闻评论的崛起

第三节 网络新闻评论的特点与优势

第四节 网络新闻评论的新拓展

第五节 网络新闻评论的新课题

第六节 传统新闻评论与微博网友言论

第二十六章 文艺*政*——杂*

节 杂文与评论

第二节 杂文的主要特征

第三节 杂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附录 历届中国新闻奖新闻评论获奖作品名录

四版后记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全新正版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