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屋文丛》13册
展示中国当代知识分子公共情怀和批判精神的重要平台
¥
300
6.5折
¥
462
九五品
仅1件
作者《书屋》编辑部 编
出版社湖南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35571496
出版时间2010-11
版次1
印刷时间2010-11
印次1
装帧平装
开本24cm
定价462元
货号T135
上书时间2020-10-22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五品
- 商品描述
-
《书屋文丛》13册,文化界知名刊物《书屋》编辑部出品。这是展示中国当代知识分子公共情怀和批判精神的重要平台,其内容涉及人文领域的各个层面,作者不乏黄永玉、资中筠、韩少功、公刘、柳鸣九、王学泰、雷颐、刘再复、唐浩明、钱文忠、牧惠、易中天、洪丕谟、格桑、傅国涌、冯克利等人,既有资深学者作家,又有中青年学术新锐,名流雅士咸集,卓见奇思纷呈,庄谐并出,堪称学术和文化的多元汇流。
推荐理由:
★ 16开平装,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
★《书屋》杂志,反映中国知识界、文化界思想律动和人文关怀的知名刊物,旨在向社会介绍国内外出版物中的精品力作,每期均不乏直面现实、笔仗雄健之文,因而成为展示中国当代知识分子公共情怀和批判精神的重要平台
★ 13册分别为《书生未敢忘忧国》《叫人奸诈,叫人愁》《又一轮睁眼看世界》《横竖是水可以相通》《传统国学沉思录》《离离原上草》《河畔青芜堤上柳》《姹紫嫣红现民风》《与非凡的心灵共舞》《湘水波澜今犹在》《高宗武隐居华盛顿遗事》《千古艰难惟一死》《另类人生》
★ 每册围绕一个主题,汇编以往《书屋》杂志上的优质文章
★ 互联网的时代,斗狠争胜的欲望有时甚至盖过了对是非曲直的起码尊重,再睿智的思想、再真实的信息也会遭到围攻和质疑,然而,总是有一些知识分子仍然秉承良知和道义,在泥沙俱下的滚滚红尘中,负重前行
编辑推荐:
《书屋》创刊十多年来,发表各类学术美文三千余篇,被读者称为“文化的殿堂,思想的华屋”,记录了中国知识界在世纪之交开拓前行的足迹。2005年起,《书屋》杂志编辑出版“书屋文丛”,进一步展示作者们的学养和才情。其中的每一本书,都是作者勤奋耕耘,精益求精的产物,呈现出鲜明的专题性和个人风格,既有丰富的文化含量,又有强大的思想冲击力。
《书屋》虽是读书类杂志,但有突出的世俗担当意识,每期均不乏直面现实、笔仗雄健之文,因而成为展示中国当代知识分子公共情怀和批判精神的重要平台。与此相对应,“《书屋》文丛”的许多书稿,皆深度介入重大而尖锐的文化和社会政治话题,力求将社会转型期关乎中国民众福祉和民族未来的诸多价值关切推向人们思考的前沿,其中既饱含忧世情结,又渗透着理性思考。
《书生未敢忘忧国》
中国知识分子有一种家国情怀,总是在从事专业之余介入对社会公共话题,如社会公平、人文精神、政治体制改革、教育改革、城乡关系等问题的讨论,本书以此为主题,汇集多篇文章,以理性、严肃的态度,就社会公共话题展开讨论和探索。
《叫人奸诈,叫人愁——中国“四典”批判》
《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被奉为中国古代文学的四大经典。本书汇集有关四大名著的评论探究文章,品读其中的众生相与内涵,漫谈书中人物,探幽内容意蕴,更有各种文化典故与小说趣闻传说,各具风格,自成角度。也希望藉此能让读者对这些作品更多几分了解,也多几分喜爱。
《又一轮睁眼看世界》
近代以来,中国人经历了数轮睁眼看世界,最近的一次便是苏东剧变、冷战结束后中国知识界对世界局势的新观察和新思考。其思考所得,便凝聚成《书屋》今年新推出的《又一轮睁眼看世界》。本书分为“风雨话苏联”、“纵横谈欧洲”、“遥望新大陆”、“冷眼看近邻”、“铭记黑暗面”、“常怀千岁忧”六部分。
尤为值得注意的是,这一轮睁眼看世界并没有大家公认的代表性人物,也未在知识界产生什么惊天动地的事件,一切都似在平静中展开。这表明随着国家开放程度的提升以及互联网技术的普及,知识界普遍具备了观察和研究世界局势的各种条件。睁眼看世界已不再是少些精英们的孤独之举,而成为涵盖广泛社会阶层的自我启蒙和相互启蒙。
《横竖是水可以相通》
本书辑录了《书屋》杂志之前所有评胡的文章,围绕胡适展开讨论。从胡适与梁启超论战中能学点什么?胡适为何屈就东方图书馆馆长?胡适为何屡救陈独秀? “北京政变”中的胡适, “善后会议”中的胡适,郭沫若亲吻胡适前后……本书以鲁迅先生的一句话“横竖是水,可以相通”作为书名,一为“还原”,二为新解、旧注可以“相通”;三为话题的完整性,这样庶几可以真正走近胡适。
《离离原上草》
《离离原上草》为上世纪中国从封建专制走向君主立宪、民主共和的全景图,也是中国宪政草创时期的客观描述,闪烁着国人追求民主之光芒,并闪耀着人性的光辉。
如果说,现代化就是市场化、法制化,那么法制化的基础就该是“更有赖于政府和人民遵行宪法的民主精神”、“更应修养守宪之风度”。归根结蒂,现代化就是要民富国强、使国家和人民都有尊严,且人、自然、国家三者和谐永续。真如此,这样可持续地发展下去,必能实现大家期待的愿景。以古鉴今,用近代以来的宪政改革的经验以裨时下,或当有益。故此,将《书屋》之前这类文章予以辑录,成一册《离离原上草》。
《湘水波澜今犹在》
本书辑录了有关湘人湘论的文章。“吾道南来,原是濂溪一脉;大江东去,无非湘水余波。”王闽运这副对联常被引用,湘人言湘自有一番气概。从蛮楚之地到理学大省,湖湘文化的特质不言自明。近代以来,得时世之运,起人物之兴,挽人杰地灵之势,延儒教之脉,经世致用与礼义廉耻并存,波澜涌动,自成一格;究人天之际,守千年之宗,揽船山之神,复湘学之魂,成沅湘一派,古文与今文之学同兴,不输浙东、江右。
《姹紫嫣红现民风》
本书辑录了《书屋》之前关于民风的旧作。借此复习一下已有的或消失的风尚、习俗之外,更愿意大家由此而起,反躬自省,对天、地、人三者有所觉悟,端正态度,对自己的一言一行负责,谨慎行事,修成正果,从而抵御时间的冲刷和风尚的浸蚀,在浊世之中保持清明的姿态,成就未来。
《河畔青芜堤上柳》
“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南唐著名诗人冯延已的感叹,道出了千百年来读书人内心的困顿和纠结。众生皆苦皆忧,但文人的忧愁则格外悠长。所谓“人生识字忧患始”,讲的便是文人的宿命。人一旦与文字结缘,便不免雕琢心肠,自结愁缘。
《传统国学沉思录》
所谓“国学”就是中国的传统学术文化。与世界历史上任何一种文化形态一样,既蕴含着历史的特征,又有着时代精神。中国正在现代化,但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如何对待本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一直是民众特别是知识界关心的公共话题。《传统国学沉思录》顺应人们的心理需求,汇集了《书屋》十多年来在探讨文化创新与文化守持、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相互关系等方面的思想成果。本书*为引人注目的观点,是认为文化上的创新可能正是文化守持的前提。中国只有在政治文化上实现向公民社会、向民主法制的转型,传统文化中优秀的东西才能得到很好的保存和发扬。否则,守旧便不得要领,守住的可能恰好是亟需变革的内容,而大量优秀的东西反而会被抛弃,如同花果飘零一般。
《与非凡的心灵共舞》
本书汇集各种读后感、观后感、书评等文章。莫伯桑的札记,《呼啸山庄》四题,伦敦餐桌上的王尔德,从《爱经》到《爱的成年》,还有《乌合之众》、《浮士德》、陀斯妥耶夫斯基、从米兰·昆德拉……带领读者一同,与伟大的心灵对话共舞。
《高宗武隐居华盛顿遗事》
高宗武少年得志,不到三十岁成为著名的“日本通”。以经历政治的险恶之后,他毅然退隐美国华盛顿,深研美国工商行情,投资股市获利甚丰。其出道之神奇、退隐之神秘,都不失传奇色彩。本书记录了高宗武隐居华盛顿时期的种种。
《千古艰难惟一死》
本书记述明末清初那个特殊年代里的诸多往事。解读历史现象,从容审视明清之交这个历史时段的知识分子,阮大铖,马士英,洪承畴,张岱,陈子龙,冒辟疆,侯方域,龚贤,石涛……官僚大宦,学人士子,画家僧侣,各色人等在历史的舞蹈上演人间万象。
《另类人生》
本书是《书屋》杂志“另类人生”栏目文章的汇编。一些读者常常疑惑:“两个毫不相干的人物,是怎么把他们扯在一块的?而且衔接得是那么的天衣无缝。”“司马迁与麦克阿瑟”、“秦桧与博尔曼”、“魏忠贤与凡高”、“彭德怀与比尔·盖茨”、“赵丽蓉与布莱尔”等等,一看题目就知道,全挨不着。然而,他们还是在作者的笔下走到了一起。有读者总结的好:“短短的篇幅,妙就妙在写尽了人生事,写尽了天下语,各有其味,只看君作何解。”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