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约1930年代,江苏镇江,金山寺里的慈寿塔。
  • 约1930年代,江苏镇江,金山寺里的慈寿塔。
  • 约1930年代,江苏镇江,金山寺里的慈寿塔。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约1930年代,江苏镇江,金山寺里的慈寿塔。

380 八品

仅1件

上海嘉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拍摄者未知

年代民国 (1912-1948)

尺寸9.5 × 6.5 cm

类别黑白

货号10279

上书时间2020-12-21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品
商品描述
银盐老照片1张。表面泛银明显。
金山寺位于今江苏镇江市区西北的金山上,始建于东晋,高四十四米,周五百二十米,距市中心三公里。
寺里的塔叫慈寿塔,是为纪念慈禧太后生日,于原来塔上重建而成。创建于一千四百余年前的齐梁,塔高三十米,唐宋有双塔,宋朝叫荐慈塔、荐寿塔。1472年,日本画家雪舟游金山,曾绘《大唐扬子江心金山龙游禅寺之图》,上有南北相向的两座宝塔。双塔后毁于火,倒坍后,明代重建一塔,取名慈寿塔。按照古代各国佛教的习惯,一般情况建寺同时建塔,特别是名山大寺,有寺必有塔。到清代咸丰年间,此塔又毁太平军之手。光绪二十年,金山寺住持僧隐儒誓建此塔,往京都向清廷呼吁,慈禧命他自行募捐修建。他奔走南北,沿门托钵,多方募化,并得到两江总督刘坤一的支持,约经五年,募银二万九千六百两建塔,仍名慈寿塔。此塔玲珑、秀丽、挺拔,矗立于金山之巅,和整个金山及金山寺配合得恰到好处,仿佛把金山都拔高了。塔为砖木结构,七级八面,内有旋式梯,供游人登塔远眺。每层四面有门,走廊相连,面面有景,风光各异。游人登临塔顶。凭栏远眺:东望长江中的焦山和形势险固的北固山,南望城市风光行重重叠叠的山峦峻峰,西望波光粼粼的鱼池和浩浩荡荡的大江激流,北望烟波缥缈的古镇瓜州和古城扬州,令人大开眼界,心旷神怡。有宋代着名政治家王安石的《金山》诗为证:   数重楼枕层层石,四壁窗开面面风。   忽见鸟飞平地上,始惊身在半空中。   慈寿塔外花墙上,刻有天地同庚四个大字,这四个大字是清代光绪年间湖南一位八岁儿童李远安所写。传说,当时正是慈禧太后六十寿辰。为了贺寿,两江总督刘坤一特地进京朝见慈禧,献媚道:老佛爷六十大寿,卑官没有什么厚礼,只是在江南镇江金山造了一座宝塔,取名慈寿塔,祝您长寿万岁。慈禧心想,这宝塔标上她的名字,兀立在江南名山之巅,实在非同一般寿礼,不由渐露喜色。便问刘坤一:你祝我长寿,看我能活多大?刘一听却张口结舌,一时无言以对。心想无论说多说少,都会招来杀头之罪。正在左右为难的时候,群臣百官之中,有一小孩从身后很敏捷地递给他一张小纸条,他一看如获至宝,迅速呈上,慈禧一看原来是天地同庚四个大字,便喜笑颜开,大大奖赏了刘坤一。后来这四字便被刻于慈寿塔下。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