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机器人学:建模、控制与视觉
  • 机器人学:建模、控制与视觉
  • 机器人学:建模、控制与视觉
  • 机器人学:建模、控制与视觉
  • 机器人学:建模、控制与视觉
  • 机器人学:建模、控制与视觉
  • 机器人学:建模、控制与视觉
  • 机器人学:建模、控制与视觉
  • 机器人学:建模、控制与视觉
  • 机器人学:建模、控制与视觉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机器人学:建模、控制与视觉

25 2.8折 88 九品

库存2件

上海杨浦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熊有伦 著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04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b1

上书时间2024-03-06

鸿远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熊有伦 著
  •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8-04
  • 版次 1
  • ISBN 9787568033930
  • 定价 8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54页
  • 字数 66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为适应工业机器人、海陆空机器人和共融机器人快速发展的需要,突出机器人学的综合性、新颖性和前瞻性等特点,《机器人学:建模、控制与视觉》一书分建模、控制与视觉三个部分系统地阐述了机器人学的基础内容。 

 全书包含十七章。第1章为概述,介绍机器人的内涵、应用以及机器人学的研究方向。建模部分包括第2章至第7章,系统介绍机器人机构,刚体位姿描述和齐次变换,刚体速度和静力,操作臂运动学、雅可比矩阵和操作臂动力学。控制部分包括第8章至第13章,介绍轨迹生成、轨迹控制、力的控制、运动规划、协调控制和自适应控制。视觉部分包括第14章至第17章,介绍视觉图像处理、视觉运动控制、轮式移动机器人和飞行机器人。
【作者简介】
熊有伦,华中科技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1966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1980年至1982年为英国Sheffield大学控制工程系访问学者,1988年至1989年担任英国Salford大学航空与机械工程系客座教授。长期从事机器人教学与研究工作,出版著作4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项目、国家973计划项目等多个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曾任机器人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家973制造与工程科学领域顾问专家。 

 李文龙,华中科技大学教授,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获得湖北省杰出青年基金资助。2004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2010年获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博士学位,2012年博士后出站并留校任教。长期从事复杂曲面精密测量、工业机器人应用研究与教学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973计划项目、航空基金等多个项目,发表论文40余篇,申报专利和著作权30余项,研究成果在航空航天、汽车、核电领域大型复杂零件精密制造中成功应用。  

 陈文斌,华中科技大学副教授。2012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2013年至2014年在英国Lincoln大学计算机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现为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机器人分会委员。主要从事人体运动机理认知、人机电一体化机器人系统的建模与运动规划等方面的研究与教学工作,发表学术论文近20篇,申请专利20余项。作为项目负责人和研究骨干,先后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973计划项目等科研项目10余项,并获得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
【目录】
第1章 概述(1) 

1.1 机器人的内涵(1) 

1.2 机器人的应用与发展(4) 

1.3 机器人学的研究展望(7) 

1.4 机器人学:建模、控制与视觉(11) 

第2章 机器人机构(14) 

2.1 运动副(14) 

2.2 串联机器人机构(15) 

2.3 并联机器人机构(20) 

2.4 机器人手爪(24) 

2.5 探测车悬架机构(27) 

2.6 多足步行机器人机构(29) 

2.7 RV减速器和谐波减速器(31) 

习题(34) 

第3章 位姿描述和齐次变换(36) 

3.1 刚体位姿描述(36) 

3.2 齐次坐标和齐次变换(40) 

3.3 运动算子(43) 

3.4 变换矩阵的运算(44) 

3.5 欧拉角与RPY角(49) 

3.6 旋转变换通式(52) 

3.7 位姿的综合(57) 

3.8 计算的复杂性(59) 

习题(60) 

第4章 刚体速度和静力(63) 

4.1 线矢量(63) 

4.2 微分转动与转动速度(66) 

4.3 微分运动与运动旋量(71) 

4.4 刚体变换的线矢量表示(78) 

4.5 螺旋运动(81) 

4.6 力旋量(85) 

4.7 线矢量、旋量与螺旋(88) 

习题(90) 

第5章 操作臂运动学(93) 

5.1 连杆参数和连杆坐标系(93) 

5.2 连杆变换和运动学方程(97) 

5.3 PUMA560机器人运动学反解(102) 

5.4 指数积公式(107) 

5.5 运动学方程的自动生成(112) 

5.6 运动学反解的子问题(114) 

5.7 运动学的封闭解和解的存在性、唯一性(119) 

5.8 驱动空间、关节空间和操作空间(123) 

5.9 并联机构运动学(124) 

习题(130) 

第6章 操作臂的雅可比矩阵(135) 

6.1 引例(135) 

6.2 速度雅可比矩阵(137) 

6.3 逆雅可比矩阵和奇异性(142) 

6.4 操作臂的灵巧性(145) 

6.5 力雅可比矩阵(148) 

6.6 冗余度机器人(153) 

6.7 刚度与柔度(157) 

6.8 误差标定与补偿(159) 

习题(162) 

第7章 操作臂动力学(167) 

7.1 操作臂动力学概述(167) 

7.2 质点系与单刚体动力学(168) 

7.3 拉格朗日动力学(173) 

7.4 操作臂的拉格朗日方程(176) 

7.5 拉格朗日方程的其他形式(180) 

7.6 连杆运动的传递(183) 

7.7 牛顿欧拉递推动力学方程(187) 

7.8 基于指数积的牛顿欧拉方法(191) 

7.9 关节空间和操作空间动力学(193) 

7.10 动力学性能指标(195) 

习题(198) 

第8章 轨迹生成(201) 

8.1 轨迹规划的一般性问题(201) 

8.2 关节轨迹的插值(203) 

8.3 笛卡儿空间轨迹规划方法(211) 

8.4 利用四元数进行直线轨迹规划(217) 

8.5 轨迹的实时生成(222) 

8.6 全覆盖路径规划(224) 

习题(227) 

第9章 操作臂的轨迹控制(229) 

9.1 二阶线性系统控制器的分解(230) 

9.2 单关节的建模和控制(235) 

9.3 操作臂的非线性控制(242) 

9.4 操作臂的多关节控制(245) 

9.5 实际问题(247) 

9.6 工业机器人的集中控制(250) 

9.7 分解运动控制(251) 

9.8 基于直角坐标的控制(257) 

9.9 李雅普诺夫稳定性分析(259) 

习题(262) 

第10章 机器人的力控制(264) 

10.1 概述(264) 

10.2 力-力矩传感器(265) 

10.3 约束运动与约束坐标系(267) 

10.4 力控制规律的分解(270) 

10.5 间接力控制(272) 

10.6 直接力控制(275) 

习题(280) 

第11章 运动规划(282) 

11.1 空间及运动规划(282) 

11.2 广义维罗尼图法(286) 

11.3 单元分解法运动规划(288) 

11.4 基于采样的运动规划(289) 

11.5 人工势力场法(291) 

习题(294) 

第12章 协调控制(295) 

12.1 概述(295) 

12.2 双臂协调运动的约束关系(295) 

12.3 双臂协调的关节力矩计算(300) 

12.4 多指手爪的运动分析(304) 

12.5 抓取的稳定性和可操作性(308) 

12.6 多指抓取规划和协调控制(310) 

习题(315) 

第13章 自适应控制(317) 

13.1 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318) 

13.2 自校正自适应控制(321) 

13.3 自适应扰动控制(323) 

13.4 PD自适应控制(325) 

13.5 自适应鲁棒性联合控制(330) 

13.6 直角坐标空间自适应控制(331) 

13.7 自适应阻抗控制(334) 

13.8 自学习控制(338) 

习题(342) 

第14章 视觉图像处理(343) 

14.1 图像传感器与视觉系统(343) 

14.2 图像几何变换与相机成像模型(348) 

14.3 空间滤波(351) 

14.4 频域滤波(356) 

14.5 图像分割(358) 

14.6 特征提取(362) 

14.7 图像匹配(365) 

14.8 图像拼接(368) 

习题(372) 

第15章 视觉运动控制(373) 

15.1 视觉标定(373) 

15.2 立体视觉(377) 

15.3 视觉检测(383) 

15.4 视觉跟踪(388) 

15.5 视觉伺服控制(392) 

习题(397) 

第16章 轮式移动机器人(398) 

16.1 简介(398) 

16.2 运动学建模(400) 

16.3 机动性(405) 

16.4 动力学建模(408) 

16.5 移动机器人定位(410) 

16.6 SLAM与导航(415) 

习题(419) 

第17章 飞行机器人(420) 

17.1 引言(420) 

17.2 系统构成(421) 

17.3 动力学模型(423) 

17.4 控制系统(427) 

17.5 全球定位系统GPS(429) 

17.6 视觉里程计(431) 

习题(434) 

附录A 符号与术语(435) 

附录B 术语中英文对照(438) 

参考文献(441)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