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正版 小说家的散文那张脸就是黄土高原 红柯|编者:南宫|责编:王宁 9787555913849 河南文艺
本店所售图书,保证正版新书,有个别图片和实书封面不一样,以实书封面为准,最快当天,一般隔天发货。支持7天无理由退换货.开票联系客服
¥
23.06
5.1折
¥
45
全新
库存2件
作者红柯|编者:南宫|责编:王宁
出版社河南文艺
ISBN9787555913849
出版时间2022-12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45元
货号31676997
上书时间2024-07-24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商品简介
红柯在新疆天山脚下漫游十年,具有只有在边陲才能焕发出的生命素质和从这十年深沉体验提炼出来的人生感悟,这是他的艺术创造之所以别有特点与力度的生活源泉。
从黄土高原走进大漠孤烟,红柯所汲取的智慧乳汁,是“中原文化”与“马背文化”的结合,他的散文中有西部游牧民族所钟情的“生命意识”,有使读者为天山风情回肠荡气的文化气息,有对万物的神性、人的神性的史诗般的书写,有纯净的美学感受。
此书为“小说家的散文”丛书之一。
作者简介
红柯,本名杨宏科,当代知名作家,陕西师范大学教授。1962年生于陕西关中,1985年大学毕业,之后的三十年间沿丝绸古道四次迁居,数十次田野考察,收集了大量的生活素材和草原民族的神话史诗民歌。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西去的骑手》《乌尔禾》《生命树》《喀拉布风暴》《少女萨吾尔登》等,中短篇小说集《美丽奴羊》《太阳发芽》《额尔齐斯河波浪》等,学术随笔集《手指间的大河》《敬畏苍天》等,另有幽默荒诞长篇小说《阿斗》《好人难做》《百鸟朝凤》等。其中长篇《西去的骑手》《乌尔禾》《生命树》《喀拉布风暴》分别入围第六、七、八、九届茅盾文学奖前十名。曾获冯牧文学奖、鲁迅文学奖、庄重文文学奖、中国小说学会奖长篇小说奖、陕西省文艺大奖等。
目录
辑一
奎屯这个地方
天赋神境——天山
乌尔禾及乌尔禾以北
西北之北
汉长安与骆驼神话
丝绸之路
——人类的大地之歌
辑二
从黄土地走向马背
一个陕西人看西域
梦江南
鲁迅西北行
那张脸就是黄土高原
山河形胜白鹿原
辑三
英雄末路情更浓
——读《陈独秀江津晚歌——一个人和一家人》
遥远的故乡
——读散文选《伊犁往事》
昨日重现:非虚构写作的壮丽画卷
——读徐怀中《底色》
从草原歌舞到关中神韵:我和我的主人公
——《少女萨吾尔登》创作谈
最美丽的树
——文学创作谈
无边无际的夏天
——《喀拉布风暴》创作谈
辑四
教师生涯
幸运之神
我爱童话
我爱燕子
岐山臊子面
辑五
文学的社会价值
文学与教育
文学与人的成长
自然·乡土·方言与小说创作
从中国经典出发
——傅庚生与杜甫
契诃夫与小说艺术
李仪祉与张家山
内容摘要
红柯在新疆天山脚下漫游十年,具有只有在边陲才能焕发出的生命素质和从这十年深沉体验提炼出来的人生感悟,这是他的艺术创造之所以别有特点与力度的生活源泉。从黄土高原走进大漠孤烟,红柯所汲取的智慧乳汁,是“中原文化”与“马背文化”的结合,他的散文中有西部游牧民族所钟情的“生命意识”,有使读者为天山风情回肠荡气的文化气息,有对万物的神性、人的神性的史诗般的书写,有纯净
的美学感受。此书为“小说家的散文”丛书之一。
主编推荐
◎书写万物的神性、人的神性
【内容简介】
精彩内容
奎屯位于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东边是石河子,军垦第一犁从那里开
始。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有许多的第一犁,真正的第一犁应该在石河子。奎屯的西边是乌苏古城,北疆人口最多的县,小说《玉娇龙》以及许多史书都写过这个地方,现在已经撤县设市。奎屯就夹在石河子与乌苏之间。内地很少有人知道奎屯,我总是加一句在石河子的西边,或者乌苏的东边,或者克拉玛依的南边,人家似乎是听明白了。我现在居住在陕西宝鸡,也是一个外地人很少知道的地方。外地一个朋友来看我,在电话里说:你在哪个宝鸡,地图上有两个宝鸡。我蒙了半天才明白,宝鸡市的东边有个宝鸡县(现已撤销
,改置宝鸡市陈仓区)。
古老的游牧民族总是在歌曲或史书里给一个地名后面加这个地方。大漠空旷辽远,碰到一块小石头都要捡起来,日积月累堆成敖包,祭奠神灵,也作路标。西北方言里,对每个人的称呼前面都加一个“我儿×××”,那个在亚欧大陆掀起最后一股草原风暴的帖木儿大帝,给西班牙国王的外交信函是这样开头的,“吾儿菲利普三世”,以示重视和亲近。与奎屯相比,宝鸡的典故太多了,“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宝鸡也叫陈仓,唐玄宗逃亡四川途中在宝鸡的无名小庙里住了一宿,庙就叫卧龙寺。最有影响的说法是炎帝故里,一个很响亮的说法。奎屯就没有这么多说法,天山以北至阿勒泰,自古是乌孙人、蒙古人的牧场。
奎屯最早的名字应该是哈拉苏,乌孙是哈萨克人的祖先,哈萨克人给这块土地起了一个美丽的名字叫哈拉苏,翻译成汉语的意思是黑色的泉水。新疆的地理常识,那些源自冰川雪峰的河水都是灰白的,叫阿克苏,白水的意思;源自大地,清澈见底,又是草原黑钙土,就叫布拉克或哈拉苏,芦苇遍地,泉眼密如星辰。
1986年我们一家定居奎屯时,还能看到一大片的泉水,在市区东北角,差不多是一片芦苇荡,当地人叫鸭子坝,显然是汉人的叫法。泉眼汇聚成湖水,长满苇子,大群的鸭子游来游去。长满芦苇的地方肯定有造纸厂,造纸厂
的污水臭味跟湖区是那么不协调。鸭子坝还是很吸引人的,三三两两钓鱼的人散布在水边。
奎屯是蒙古人喊出来的。成吉思汗的大军从阿尔泰山和果子沟分两路西征
,又回兵征讨反复无常的西夏,大军途经奎屯,正值隆冬,领略了欧亚大陆无数寒冷的地方,大军沿着天山北麓过精河,过乌苏,有个蒙古兵就叫了起来,“奎屯,奎屯”,译成汉语就是“寒冷”。处在准噶尔盆地最宽阔的地方,毫无遮拦,南面高大的天山在这里裂开了一道山口,正对着塔里木北缘的古城库车,寒流全聚集在这里冲向塔里木。阿尔泰草原和准噶尔大漠的马背民族总是挥兵南下,一次次征服温暖的塔里木;有三个达坂通道,东疆吐鲁番过铁
门关干沟是一条道,伊犁
喀什河上游冰大坂直插阿克苏是一条道,最险要的山口在奎屯与库车之间,蒙古兵翻越这条山道的次数很少,他们感受到的寒冷是实实在在的。从那时起,蒙古人再没有离开过这里,厄鲁特人、土尔扈特人、准噶尔人都是蒙古人的分支,他们都在这个地方感到了世所罕有的寒冷。1986年我成为奎屯市
民,我也领略了中亚腹地的寒冷,这寒冷在内地是从来没有过的,太阳穴发疼,额头像要裂开了,气都出不来,寒冷是很有力量的。各个民族在不同时期对寒冷的感受沉淀下来就有了奎屯这个地方。
P1-3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