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新正版 农田水利/图说历史丰碑 李默 9787807666738 广东旅游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全新正版 农田水利/图说历史丰碑 李默 9787807666738 广东旅游

本店所售图书,保证正版新书,有个别图片和实书封面不一样,以实书封面为准,最快当天,一般隔天发货。支持7天无理由退换货.开票联系客服

2.56 1.1折 23.8 全新

库存2件

北京西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默

出版社广东旅游

ISBN9787807666738

出版时间2013-10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23.8元

货号2798987

上书时间2024-07-23

剡溪书局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中国开始养蚕
纺织技术出现并迅速发展
新石器时期农牧技术普遍提高
新石器时代渔猎技术提高
三星堆青铜人像代表最早的蜀文化
大汶口文化兴起
西周新型土地制度井田制普及
裘卫家族买卖田地·井田制走向崩溃
青铜工具大量使用
耦耕逐渐消失
鲁围实行初税亩
吴凿邗江
五谷命名定型    
已知最早的辘轳出现
战国青铜工具普及生活各方面
秦初租禾
战国普遍使用铁制农具
鸿沟水利工程动工
中国现存最早的大豆
李冰主持兴修都江堰水利工程
灵渠建成·沟通南北水系
陶仓模型开始出现
汉初休养生息
嫁接技术发源
汉文帝休生养息
汉武帝兴修水利
汉发明井渠施工法
中国发明犁壁
《史记·河渠书》总结水利史
赵过创代田法与耦犁
汉发明畜力播种机耧车
汉代玻璃工艺承前启后
郑吉还屯渠犁
贾让提出治河三策
杜诗发明水排兴利南阳
几种水力机械出现
《养鱼经》出现
长安使用洒水车
田庄经济开始发展
曹操屯田
魏在两淮屯田
魏废民屯
司马炎诏令以官奴婢代兵屯田
水磨大量使用
东晋实行土断政策
江南大地主庄园经济形成
北魏推行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均田制
李崇抗水
梁筑浮山堰以灌魏寿阳城
郦道元撰成《水经注》
隋凿广通渠
隋代开始凿运河·沟通南北交通
隋广置仓窖
初立租庸调
唐农业生产力提高 
莴苣、菠菜、西瓜引进 
开始人工培养食用菌
水稻成为第一作物
第五琦主持江淮经济
筒车发明
它山堰工程完成
唐人重视水利工程
《四时纂要》总结唐代农业技术 
宋农业产量增加
天禧年末宋农田增加
范仲淹等筑海堰
西夏行宋历
修凿灵渠
宋实行方田均税法
宋农学兴盛
犁耕取代锄耕
宋开两浙、江东田
吴拱修山河堰
宋南方土地利用技术突破
宋花卉业兴旺
改土归流运动开展
直隶试行区田法
两湖平原大建垸田

内容摘要
 《农田水利》的主编是李默。
《农田水利》以多元交汇、精耕细作为主要特点的中国古代农业,在古代世界中长期处于领先地位,它所具有的强大生命力,正是中华文明得以持续发展的最深厚的根基。传统农具的创新和演进,兴修农田水利,开挖运河,以及建立排水系统等,揭示了中国传统农业和农业科技的丰富内涵和巨大成就。

精彩内容
 纺纵技术出现并迅速发展纺织历来是人类社会最古老的一个生产部门,所
谓“纺织”即将某种纤维性物质通过纺纱工序然后织成布帛。中国的丝织在世界文明史上具有重要
意义。而中国的纺织技术则大约出现在旧石器时代晚期,与农业相伴发展。
并在人类改造自然的过程中迅速发展,重要成就之一
就是原始织机的发明。
在纺织技术的起始阶段,编结与编织技术给了纺织技术许多启示。例如:出土于山西芮城风陵渡匼河遗址的石球,这种石球是用来作飞石索投掷打击野兽的,飞石索多用皮条或植物纤维编成网兜来系住石球;此外还有大量出土的骨针,用来缝制和编结;《易·系辞下》中说:“……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编织的罗网即称“网罟”。这些实物证
明编结技术与纺织技术密切相关,现在全国各省区的出土情况则说明纺织技
术的发明地呈多元分布。
随着农业的发展和手工编结技术的提高,纺织技
术出现并发展起来。纺,即“谓纺切麻丝之属为□缕也”;织,即“作布帛之总名也”。纺织技术的出现和发展首先表现在纺织纤维的提取,新石器时代有植物性与动物性两种不同类型的纺织纤维,植物性的有葛、大麻、黄莔麻和贮,动物性的主要有蚕丝。
开始时原料多采集,后来变成人工栽培或饲养。
对于葛麻纤维主要有两种提取办法:一是用手或手工具直接提取,这样的纤维多呈片状,如:河姆渡的绳子;二是浸沤脱胶即自然脱胶,利用池水中细菌分解胶质,分离出纤维。而对于蚕丝,则如《说文解字》中说的:“缫。
绎茧为丝也。”即将茧置于热水中,用文火加热并适
时加入冷水,这样得到的纤维表面光滑均匀,如浙江吴兴钱山漾良渚文化遗址出土的织物残片。除此以外还有对葛麻纤维的劈绩技术,即劈分与绩接,前者是将脱胶的纤维撕裂至小,后者就是将劈分的细小纤维束合接续在一处。
纺织纤维的提取为纺织技术的出现与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最早的丝织品是1958年在浙江吴兴钱山漾下层(第四层)良渚文化遗址出土的织物残片。
早期的纺织品还有陕西华县柳子镇遗址出土的麻布片和江苏吴县草鞋山遗址
马家浜文化层出土的织物残片(已碳化)。此时的纺纱技术操作全是手工进行,新石器时代唯一的纺纱工具就是纺坠。纺坠的构造十
分简单,最初只是一根垂
拉纤维的木棍和与之垂直的木杆,具体操作则有吊锭与转锭二法,尽管纺坠的结构非常简单,却具有现代纱锭合股和加捻的基本功能,可纺出多种粗细不同的纱,原因就在于它的组成部分——纺轮的外经大小与重量,外经大纺轮重则成纱粗,反之则细。除纺坠外还有施捻合股合并细线的纺专。
经过提取、绩、纺,纺织纤维成为纱线,于是织造成为可能。开初的织造是一种手工编织,在技法上大约还借鉴过竹器编织术,具体的新石器时代的手工布帛编织术有平铺与吊挂二式,河姆渡出土的骨针、骨梭等就是当时的编织工具。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人们逐渐克服手工编织的速度慢、产品粗的缺点,发明了原始织机。根据考古发掘可推断出原
始织机发明于新石器时代早中期。从河姆渡、钱山漾、草鞋山的考古发掘看,我国在新石器时代使用原始腰机,它由两根横木、一个杼子、一把打纬刀
、一根综杆和一根分经棍组成,综杆可使需要吊起的经纱同时起落,纬纱一
次引入,打纬刀则抽紧纬线,可完成开口、引纬、打纬三项主要操作,使原
始织机具有机械装置的一些特点。
由于原始织机的使用,织物的产量及质量都有提高,草鞋山、钱山漾出土的织物可看出织机的痕迹,由此证明我国纺织技术出现后,人们通过努力不断发展完善纺织技术,进人了纺织品的文明时代。
P3-4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