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学大讲堂---谋略之道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国学大讲堂---谋略之道

本店所售图书,保证正版新书,有个别图片和实书封面不一样,以实书封面为准,最快当天,一般隔天发货。支持7天无理由退换货.开票联系客服

13.48 2.3折 58 全新

库存15件

北京西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申圣云

出版社中国言实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10

版次1

装帧其他

货号3790281

上书时间2023-12-15

剡溪书局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国学大讲堂”系列图书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并总结出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髓,申圣云编著的《谋略之道》是其中一本。
中华民族是一个非常崇尚智谋的民族,对于谋略的研究和运用有着杰出的成就和丰厚的历史遗产,《孙子兵法》《三十六计》等谋略经典。早已风靡海外。本书通过总结古今经典案例中的重点部分,将其分成察势、实践、决策等十章,让读者更好的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谋略的大智慧。

目录
第一章  心胜
  一◎  胜己——志之难在自胜
  二◎  识人——知人者智
  三◎  交心——推心置人腹,安得不投死
  四◎  敢诤——百家之言政者,尚矣
  五◎  理谏——能矫之者难矣
  六◎  宽仁——大其心,容天下之物
  七◎  帮扶——天时、地利不如人和
  八◎  底线——圣达节,次守节,下失节
第二章  察势
  九◎  应时——礼义法度,应时而变
  一〇◎  顺势——得时者昌,失时者亡
  一一◎  造势——借冕播誉
  一二◎  机遇——因时施宜
  一三◎  察情——以民情验天心
  一四◎  解策——策之而知得失之计
  一五◎  预见——见微知著,睹始知终
  一六◎  备需——有备则制人
第三章  实践
  一七◎  执行——知之不难,行之不易
  一八◎  细节——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一九◎  创新——天下之治,有因有革
  二〇◎  同心——万人操弓,共射一招
  二一◎  察觉——不明察,不能烛私
  二二◎  求变——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二三◎  多维——三思而后行
  二四◎  转换——横看成岭侧成峰
第四章  决策
  二五◎  逐源——民为天下国家之根本
  二六◎  符实——闭门造车难合辙
  二七◎  熟虑——远虑者安,无虑者危
  二八◎  顺民——政之所兴,在顺民心
  二九◎  集思——集众思,广忠益
  三〇◎  缜细——河海不择细流
  三一◎  推敲——路漫漫其修远兮
  三二◎  恒用——政贵有恒
第五章  道义
  三三◎  合心——人心齐,泰山移
  三四◎  遵法——守法持正,嶷如秋山
  三五◎  信仰——虽九死其犹未悔
  三六◎  守道——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三七◎  崇义——守正直而佩仁义
  三八◎  端正——心正则笔正
  三九◎  诚挚——以心相交者,成其久远
  四〇◎  敬天——能敬必有德
第六章  慎权
  四一◎  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
  四二◎  施德——无德而禄,殃也
  四三◎  礼治——礼也者,犹体也
  四四◎  威严——公生明,廉生威
  四五◎  知遇——人多知遇独难求
  四六◎  作则——以身教者从
  四七◎  养晦——圣人韬光,贤人遁世
  四八◎  慎权——天下之权,惟民主是主
第七章  借力
  四九◎  假物——君子生非异也
  五〇◎  求本——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五一◎  迂回——屈节者所以有待
  五二◎  勤学——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所学
  五三◎  监督——知止可以不殆
  五四◎  惩戒——无术则弊于上
  五五◎  试点——在常古之可与不可
  五六◎  效仿——人不率,则不从
第八章  柔胜
  五七◎  怀柔——人好刚,吾以柔胜之
  五八◎  待时——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五九◎  相交——相知无远近
  六〇◎  和缓——水深则流缓
  六一◎  亲善——平易近民,民必归之
  六二◎  与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六三◎  动情——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六四◎  藏锋——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第九章  关键
  六五◎  持正——守正不挠
  六六◎  原则——匹夫不可夺志也
  六七◎  针对——针害身之膏肓
  六八◎  果断——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六九◎  慎始——举大事必慎其终始
  七〇◎  慎终——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七一◎  担当——岂因祸福避趋之
  七二◎  务实——学而不能行,谓之病
第十章  戒满
  七三◎  纳谏——受谏而不厌
  七四◎  谦恭——满招损,谦受益
  七五◎  受教——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七六◎  敬业——业广惟勤
  七七◎  善学——学问不厌
  七八◎  患忧——明者防祸于未萌
  七九◎  改革——穷则变,变则通
  八〇◎  深化——凿不休则沟深

内容摘要
 申圣云编著的《谋略之道》分为十章,分别阐述古今中外谋略之道中的察势、实践、决策、道义、慎权、借力、柔胜、关键、戒满等十个方面,注重从《论语》《吕氏春秋》《孟子》《新语》《围炉夜话》等典籍中选取有关谋略之道的经典论述,同时大量引用古今经典案例,使本书既有一定的历史文化底蕴,又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性。

精彩内容
 交心——推心置人腹,安得不投死《后汉书·光武帝本纪》中有一句话:“萧王推赤心置人腹中,安得不投死乎!”意思是说,萧王(刘秀)把自己的赤诚之心都交给了别人,我们怎么能不为他效死呢?这便是成语“推心置腹”的由来。
西汉末年,皇权势弱,王莽夺取了政权建立了新朝。王莽在称帝时期,全凭个人的感觉来下达命令,因而经常会出现朝令夕改的情形,最终导致天下大乱,农民起义。在所有农民军中,以绿林军势力最大,绿林军拥护汉室正统刘玄当皇帝,而刘秀则是偏将军。
王莽数次派人去攻打刘玄,然而始终却无法取胜。再后来,绿林军大破长安城,王莽被杀死,而刘秀
也在攻打昔日赵国都城邯郸的时候杀死了自称天子的王郎,此后刘秀因为多次建立功业被刘玄封为萧王。
公元24年秋,刘秀攻打铜马军,两军对阵超过一
个月,之后铜马军的粮草不足,只能被迫后退。刘秀
看到敌方后退,连忙乘胜追击,最终俘虏了铜马军的将领,铜马军所有将士都投降了。刘秀收编了投降的将士,还给投降的将领封了官。然而投降的人对刘秀
并不放心,害怕刘秀不是真心要招揽他们。
刘秀得知了这个情况,就开始安抚这些将领。刘秀下命令,让所有投降的士兵都回到原有部队之中,而刘秀却轻骑到各个部队巡视,一点都没有戒备的意思,以此来表明自己是信任投降者的。如此一来,投降的人都明白了刘秀的意思,纷纷私下里议论说:“萧王推赤心置人腹中,安得不报死乎!”鲁肃是三国时期东吴有名的谋士,他自小生在士族之家,拥有着丰厚的产业。鲁肃自小就勤于读书和练武,无时无刻不在准备着去建功立业。没过多长时间,鲁肃就名声在外,成为少有的有识之士。在那时,与鲁肃年龄相仿的周瑜已经是袁术手下的居巢长了。周瑜很早就听说鲁肃的不凡,一直很想与他结交。
有一天,周瑜决定去鲁肃家里拜访他。周瑜故意带着数百军士从鲁肃家旁边走过,走到鲁肃家门前时进入拜访鲁肃。经过一番寒暄,周瑜告诉鲁肃:“兄弟我军中缺少粮草,不知道鲁肃兄能不能资助我一些军粮?”鲁肃看着相貌堂堂的周瑜,心里早就生出了几分结交之意。这时听说周瑜想借军粮,心想这就算是给周瑜一个见面礼了,于是鲁肃就满口答应了。
鲁肃带着周瑜来到自家后院的米仓前面对周瑜说:“这里有两困米,每一困里面有三千石米,兄弟你随便拿一困就行。”周瑜听了鲁肃的话,十分感动,对鲁肃的慷慨大方和高洁品格非常赞赏。从此以后周瑜与鲁肃往来密切,成了莫逆之交。
东吴孙策死后,孙策的弟弟掌权。当时孙策临终前告诉孙权,以后内部的事务要请教张昭,外面的军略要请教周瑜。周瑜为了辅佐孙权,特意从外地赶到了吴郡来辅佐孙权。周瑜告诉孙权说:“张昭的确非常有才能,然而我的能力却有所不足,恐怕将来会辜负了你大哥的重托。为了不至于此,我想推荐一个非常有才能的人和我一起来辅佐你。”孙权听了周瑜的话非常高兴,询问周瑜那个人是谁。周瑜说:“我说的这个人叫鲁肃,他是临淮东城人,他的军略才能很强,而且学识十分渊博,有很大的志向。”孙权听了周瑜的话后表示同意,于是就让周瑜请鲁肃过来,从此自己身边增加一个可以出谋划策的高级谋士。此后,周瑜和鲁肃就作为孙权军事上的左膀右臂。孙权建立东吴政权的漫漫长路中,周瑜和鲁肃合力为东吴做了很大的贡献。
对于领导干部而言,怎样才算是谨慎交友,怎样才算是择善而交?首先,要拥有宽广的胸怀,要多交一些诤友。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手里有权,你的周围很多是巴结你、讨好你、拉拢你以及腐蚀你的人,这时候敢于对你说真话的诤友就非常可贵了。如果你身边有很多敢于向你提出不同意见的朋友,有很多敢于违背你意愿的朋友,有很多敢于和你据理力争的朋友,恰好说明了你具有虚怀若谷、兼容并包的特质。相反,如果你身边的朋友对你都是和和气气,从来没有人反驳过你的言论,那么就十分不正常了。对于身边敢于向你直言、敢于善意批评你的人,作为党员干部而言,一定要有足够的肚量,这些人就是你身边最能信赖的朋友。
还有一个关键的地方,就是要结交那些可以让自己“见贤思齐”的朋友。作为党员干部往往都会担负
重任,负责各个方面,然而一个人的能力毕竟有限。
如同唐太宗说的那样,优秀的朋友就像是一面镜子,可以照出你的缺点并让你有所进步。这个时候,也可以通过交友来取长补短,从而提高自己。要常常和见
识广博、有思想的朋友交流,这样一方面可以加深彼
此之间的友谊,另一方面也可以学习更多的知识,增强自己的能力,从而更好地促进党的事业的发展。
P11-14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申圣云
  • 出版社 中国言实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0-10
  • 版次 1
  • ISBN 9787517119654
  • 定价 58.0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内容简介】
党员干部的“谋略”实质上是指工作中的方式、方法,并非所谓的“勾心斗角”。党员干部要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必须具备几个基本要素,首先要有清晰、正确的思路,其次是真抓实干的精神,*后就是科学得当的方法。科学工作方法的本身,要求党员干部提升自己的素质,有上进心,热衷于实践,有创新精神,遵循原则又不能过于程式化,所有工作的*基本目标是解决矛盾,服务人民。
   本书分为十章,分别阐述古代谋略之道中的心胜、道义、借力、权术、柔胜等十个方面,注重从《论语》《孙子兵法》《孟子》《吕氏春秋》《围炉夜话》等典籍中选取有关谋略之道的经典论述,同时大量引用古今经典案例,以期为领导干部提供工作方法方面的镜鉴。
【目录】
第一章心胜 

一◎胜己——志之难在自胜/003 

二◎识人——知人者智/007 

三◎交心——推心置人腹,安得不投死/011 

四◎敢诤——百家之言政者,尚矣/015 

五◎理谏——能矫之者难矣/019 

六◎宽仁——大其心,容天下之物/022 

七◎帮扶——天时、地利不如人和/025 

八◎底线——圣达节,次守节,下失节/028 

第二章察势/031 

九◎应时——礼义法度,应时而变/033 

一〇◎顺势——得时者昌,失时者亡/036 

一一◎造势——借冕播誉/040 

一二◎机遇——因时施宜/044 

一三◎察情——以民情验天心/047 

一四◎解策——策之而知得失之计/050 

一五◎预见——见微知著,睹始知终/053 

一六◎备需——有备则制人/057 

第三章实践/061 

一七◎执行——知之不难,行之不易/063 

一八◎细节——天下大事,必作于细/066 

一九◎创新——天下之治,有因有革/070 

二〇◎同心——万人操弓,共射一招/074 

二一◎察觉——不明察,不能烛私/077 

二二◎求变——兵无常势,水无常形/081 

二三◎多维——三思而后行/084 

二四◎转换——横看成岭侧成峰/088 

第四章决策/091 

二五◎逐源——民为天下国家之根本/093 

二六◎符实——闭门造车难合辙/097 

二七◎熟虑——远虑者安,无虑者危/100 

二八◎顺民——政之所兴,在顺民心/103 

二九◎集思——集众思,广忠益/106 

三〇◎缜细——河海不择细流/109 

三一◎推敲——路漫漫其修远兮/112 

三二◎恒用——政贵有恒/115 

第五章道义/119 

三三◎合心——人心齐,泰山移/121 

三四◎遵法——守法持正,嶷如秋山/125 

三五◎信仰——虽九死其犹未悔/129 

三六◎守道——道不行,乘桴浮于海/133 

三七◎崇义——守正直而佩仁义/137 

三八◎端正——心正则笔正/141 

三九◎诚挚——以心相交者,成其久远/144 

四〇◎敬天——能敬必有德/148 

第六章慎权/151 

四一◎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153 

四二◎施德——无德而禄,殃也/156 

四三◎礼治——礼也者,犹体也/160 

四四◎威严——公生明,廉生威/164 

四五◎知遇——人多知遇独难求/167 

四六◎作则——以身教者从/170 

四七◎养晦——圣人韬光,贤人遁世/173 

四八◎慎权——天下之权,惟民主是主/176 

第七章借力/179 

四九◎假物——君子生非异也/181 

五〇◎求本——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184 

五一◎迂回——屈节者所以有待/188 

五二◎勤学——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所学/192 

五三◎监督——知止可以不殆/196 

五四◎惩戒——无术则弊于上/200 

五五◎试点——在常古之可与不可/203 

五六◎效仿——人不率,则不从/206 

第八章柔胜/209 

五七◎怀柔——人好刚,吾以柔胜之/211 

五八◎待时——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215 

五九◎相交——相知无远近/218 

六〇◎和缓——水深则流缓/221 

六一◎亲善——平易近民,民必归之/224 

六二◎与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227 

六三◎动情——动之以情,晓之以理/231 

六四◎藏锋——木秀于林,风必摧之/234 

第九章关键/237 

六五◎持正——守正不挠/239 

六六◎原则——匹夫不可夺志也/242 

六七◎针对——针害身之膏肓/246 

六八◎果断——当断不断,反受其乱/250 

六九◎慎始——举大事必慎其终始/253 

七〇◎慎终——慎终如始,则无败事/256 

七一◎担当——岂因祸福避趋之/259 

七二◎务实——学而不能行,谓之病/262 

第十章戒满/265 

七三◎纳谏——受谏而不厌/267 

七四◎谦恭——满招损,谦受益/270 

七五◎受教——尺有所短,寸有所长/273 

七六◎敬业——业广惟勤/277 

七七◎善学——学问不厌/280 

七八◎患忧——明者防祸于未萌/283 

七九◎改革——穷则变,变则通/286 

八〇◎深化——凿不休则沟深/289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