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金时代:煤炭、政治与美国的工业化抉择
  • 黑金时代:煤炭、政治与美国的工业化抉择
  • 黑金时代:煤炭、政治与美国的工业化抉择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黑金时代:煤炭、政治与美国的工业化抉择

本店所售图书,保证正版新书,有个别图片和实书封面不一样,以实书封面为准,最快当天,一般隔天发货。支持7天无理由退换货.开票联系客服

27.68 4.0折 69 全新

库存56件

北京西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美]西恩·帕特里克·亚当斯

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06

版次1

装帧精装

货号31775567

上书时间2023-12-15

剡溪书局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西恩·帕特里克·亚当斯,佛罗里达大学历史学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19世纪美国史、工业革命史、能源资本主义史,发表了多篇与之相关的学术著作。

目录
概述 煤炭的政治经济学
第一章:地理与政治的交汇:美国早期的煤炭贸易
第二章:联邦的燃料:宾夕法尼亚州无烟煤的崛起 
第三章:树干与树枝:州内网络改良和煤炭贸易
第四章:“秘密宝藏”和肮脏的政治:南北战争前宾夕法尼亚州和弗吉尼亚州的地质考察
第五章:许可证之争:宾夕法尼亚州和弗吉尼亚州的企业与煤炭
第六章:三条路线:内战的影响
后记 控制与困惑
致谢

内容摘要
18世纪晚期到美国内战前,正是美国工业化发展的关键时期。在美国建国后的半个世纪里,弗吉尼亚州一直主导着美国的煤炭交易;然而到了19世纪,宾夕法尼亚州快速崛起,成为美国矿物燃料的主要供应地,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弗吉尼亚州煤炭产业的迅速衰退。为什么两个拥有类似资源的州会走上不同的发展道路?
本书指出,作为一种资本密集型产业,煤炭产业的发展极其依赖政府的支持,因此不同地区的政治、经济政策会对煤炭产业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弗吉尼亚州的里士满煤田靠近交通便利的沿海地区,生产的煤炭品种也更符合人们的消费习惯,这使得弗吉尼亚州的煤炭产业从一开始就被寄予厚望。然而,弗吉尼亚州的政治制度和政治文化让当地的种植园主成了煤炭产业的主导者,整体政治氛围也更偏保守。随意、短视的采矿计划使得弗吉尼亚州无法满足市场对优质煤炭的需求,反而进一步巩固了以奴隶制为基础的农业经济利益。
与此同时,宾夕法尼亚州政府正在努力维持东部和西部、城市和乡村、农民和工人以及其他利益集团之间的平衡,将企业家、科学家和政客联合起来,为推广当地煤炭提供支持。宾夕法尼亚州拥有丰富的无烟煤,在技术创新、企业家推动和政府的大力推广下,燃烧时间更久、价格更低、火焰更明亮的无烟煤最终获得了消费者的青睐,并逐渐主导美国的工业生产市场。本书将煤炭作为经济变化的晴雨表,讨论了政治、经济政策对美国早期工业化发展的影响。

主编推荐
以煤炭作为经济变化的晴雨表,提供观察19世纪美国政治运作的独特视角:在19世纪美国早期的煤炭贸易中,技艺娴熟的工人、奋发进取的企业和积极投资的资本可能因为糟糕的制度框架而失去动力。同理,一个构架良好的制度可以促进经济快速发展。通过两个州的对比,还原美国政治运作的历史细节:宾夕法尼亚州和弗吉尼亚州都是美国早期煤炭业的领军者,两个州却在19世纪形成了迥然不同的发展路线。选举范围、选区分布、政治交易、奴隶制......这些元素都深远地影响了美国的工业化进程。

精彩内容
第1章双城记:“暗夜之城”和“光明之城”人类喜欢讲故事,也擅长讲故事。其实,几千年来,人类一直在讲故事,先是口耳相传,然后诉诸笔端,最后借助屏幕。心理学家认为,故事遵循了一种可识别的模式,满足了人们在看似无意义的事情中寻找意义的需要。人类学家认为,故事是人类生存本能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可以帮助人类正确认识危险,当机立断作出决定。此外,鉴于人类讲故事的历史如此漫长,人类的大脑已经习惯了寻找故事或模式,哪怕这种故事或模式压根就不存在。故事赋予人类一种掌控感,人类可以与同伴分享自己的世界观以及世界观的形成过程。但是故事还有另外一个功能,故事不仅可以解释过去和现在,而且可以建构人类的行为,并进一步塑造未来。
人类为什么讲故事?这从城市中可窥得一二。人类的城市是独一无二又错综复杂的存在,仅凭浅显的理解和预测根本无法认识城市。因此,人类为了认识城市,一直在讲述与城市有关的故事,这也在意料之中。城市是文明的跳板,是艺术、文学、戏剧和民主的故乡,诸如此类的故事深入人心。此外,有些人把城市比作不公和罪孽的魔窟,有些人把城市形容为专注于贸易和商业的创业之地,有些人则打造出弗里兹·朗(FritzLang)镜头下大都会式的未来城市。尽管人们众说纷纭,但是在过去的约150年里,有两个关于城市的故事占据了主导地位,它们分别是“暗夜之城”和“光明之城”。
“暗夜之城”第一个关于城市的故事与剥削、荒凉以及痛苦息息相关。1929年,戴维·赫伯特·劳伦斯(DavidHerbertLawrence)——一位充满争议的著名英国作家——开始动笔书写英国的城市状况,这是一个他特别钟爱的写作题材。他认为,“英国人一直住在城市里,但是对如何建造城市、如何看待城市以及如何在城市中生活一无所知”。对劳伦斯来说,城市绝不仅仅是外在的建筑,城市的状况也反映了居民的状态:大城市是美丽、高尚以及华丽的代名词。英国人却对大城市的这些美好品质嗤之以鼻,极力反对。英国就像用低劣住宅玩填字游戏,促狭小气,不上台面。英国人管这些低劣住宅叫“家”……这些(低劣住宅)就像红色的捕鼠笼,极为窄小。住在里面的人只会越来越孤立无援,越来越卑躬屈膝,越来越愤懑不平,一如捕鼠笼里的老鼠。
谴责城市,构想一个更美好的未来作为替代,劳伦斯不是第一个这么做的人,但是他的做法却反映了当时的主流观点。19世纪,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这种观点开始萌芽。这一时期,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的黑暗面逐渐浮出水面。1880年,苏格兰诗人詹姆斯·汤姆逊(JamesThomson)出版了诗作《暗夜之城》(theCityoftheDreadfulNight),这位早已被人遗忘的诗人在诗中写的就是这种阴暗面。这首诗因用悲观苍凉的笔调描写维多利亚时代的城市而闻名。但是,他抓住了维多利亚时代城市生活的本质,他笔下的城市到处都是贫民窟,是一个疾病和贫穷司空见惯的地方,大部分人都被迫在城市里讨生活。他把这样一个关于城市的故事传播开来,并强化了这个故事的影响力。对穷人和工人阶级这些普罗大众来说,“暗夜之城”就是他们每天要面对的现实。
暗夜之城的故事并非作家们的凭空想象。自20世纪30年代起,热衷于开发楼盘的开发商和提供贷款的银行利用城乡间的反差,将城市描绘成藏污纳垢、无处立身之地。他们企图说服中产阶级抓住机会,利用易得的资金和普及的汽车,去不断扩大的郊区买房。政府的作为又强化了这种消极的观点:建设新的城镇和城市,努力为技术工人和中产阶级提供“避难所”。
尽管城市存在贫困、疾病和犯罪的隐患,但在整个19世纪和20世纪初,除了推行一些力度不大的措施,如改善卫生条件、为新的开发项目颁布建筑标准之外,城市几乎没有任何改变。城市之所以缺少作为,是因为他们坚信城市贫民要为自己的处境负主要责任。极少数试图改善城市的举措也是出于私利,如政治和经济精英担心社会动荡或激进思想在贫民窟中传播,以及劳动力的健康受损会影响盈利。在19世纪的欧洲和美国有一种流行的消遣方式,富人会在导游的陪同下参观“贫民窟”,手里拿着标注着“最佳景点”的小册子,为贫民的生活惨状惊叹不已,这也让当时所谓的“贫民窟”阶层察觉到了统治阶级对城市的普遍态度。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美]西恩·帕特里克·亚当斯
  • 出版社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3-06
  • 版次 1
  • ISBN 9787523600467
  • 定价 69.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纯质纸
【内容简介】
18世纪晚期到美国内战前,正是美国工业化发展的关键时期。在美国建国后的半个世纪里,弗吉尼亚州一直主导着美国的煤炭交易;然而到了19世纪,宾夕法尼亚州快速崛起,成为美国矿物燃料的主要供应地,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弗吉尼亚州煤炭产业的迅速衰退。为什么两个拥有类似资源的州会走上不同的发展道路?
  本书指出,作为一种资本密集型产业,煤炭产业的发展极其依赖政府的支持,因此不同地区的政治、经济政策会对煤炭产业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弗吉尼亚州的里士满煤田靠近交通便利的沿海地区,生产的煤炭品种也更符合人们的消费习惯,这使得弗吉尼亚州的煤炭产业从一开始就被寄予厚望。然而,弗吉尼亚州的政治制度和政治文化让当地的种植园主成了煤炭产业的主导者,整体政治氛围也更偏保守。随意、短视的采矿计划使得弗吉尼亚州无法满足市场对优质煤炭的需求,反而进一步巩固了以奴隶制为基础的农业经济利益。
  与此同时,宾夕法尼亚州政府正在努力维持东部和西部、城市和乡村、农民和工人以及其他利益集团之间的平衡,将企业家、科学家和政客联合起来,为推广当地煤炭提供支持。宾夕法尼亚州拥有丰富的无烟煤,在技术创新、企业家推动和政府的大力推广下,燃烧时间更久、价格更低、火焰更明亮的无烟煤终获得了消费者的青睐,并逐渐主导美国的工业生产市场。本书将煤炭作为经济变化的晴雨表,讨论了政治、经济政策对美国早期工业化发展的影响。
【作者简介】
西恩·帕特里克·亚当斯,佛罗里达大学历史学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19世纪美国史、工业革命史、能源资本主义史,发表了多篇与之相关的学术著作。
【目录】
概述 煤炭的政治经济学

章:地理与政治的交汇:美国早期的煤炭贸易

第二章:联邦的燃料:宾夕法尼亚州无烟煤的崛起

第三章:树干与树枝:州内网络改良和煤炭贸易

第四章:“秘密宝藏”和肮脏的政治:南北战争前宾夕法尼亚州和弗吉尼亚州的地质考察

第五章:许可证之争:宾夕法尼亚州和弗吉尼亚州的企业与煤炭

第六章:三条路线:内战的影响

后记 控制与困惑

致谢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